“你們幾個,先随我回去。放心,該有你們的獎賞一樣都不會少。”
“是。”小吏們對晏臻倒是十分信任,見他都這麼說了,也不疑有他,便跟着晏臻離開了大廳,回到薄廳。
“對了,去官庫把……算了,把官庫的鑰匙給我拿來。”晏臻吩咐道。
有個疑問在他心裡很久了,隻不過之前一直忙于安置流民一事,每天忙得團團轉,根本就不得閑。
好不容易有了空,大家也是抓緊一切時間休息、睡覺。
如今回到縣衙,晏臻打算調查調查。
拿到鑰匙後,晏臻便又起身前往官庫。
“大人,您不休息一下嗎?”侍奉筆墨的小吏驚訝地問道。
“不了,我忙完再休息。”晏臻匆匆拿了塊糕點塞進嘴裡,便要出門。“你們不用管我,都去歇着吧,今天沒差事交代你們!”
從薄廳到官庫隻需要幾十步的距離,拐個彎就到了。
晏臻打開門鎖,走了進去。
所謂官庫,就是縣衙裡用于存放各類文書、檔案、官籍、财務報告的庫房。
作為縣衙的主簿,晏臻有随意出入官庫的權力。
晏臻熟門熟路地在官庫裡左拐右拐,來到一個幾乎要頂到房梁那麼高的櫃子面前。
櫃子上擺放着滿滿當當的官籍。
這些是整個武揚縣每家每戶的官籍存放之處。
如果沒記錯的話,賀聽瀾說過,他和燕十三是從西邊來的。
可是具體是哪座城、哪個村,或者是哪個山頭,好像并沒有提起過。
真是的,怎麼就忘了問問呢?!晏臻此刻懊惱不已。
整個武揚縣那麼多人,這要從何查起?
其實晏臻早就對賀聽瀾和燕十三的身份有所懷疑了。
二人說他們是普通的獵戶,可是觀二人的身手,根本就不是普通獵戶能及。
獵戶隻是擅長打獵而已,頂多是箭術超群,身段比常人更加靈活一些。
可是他們在運送糧食回來的路上,遇到黑風寨土匪那次,對方的羽箭射過來的速度那麼快,其他人還沒看清呢,賀聽瀾就一劍擊落了羽箭。
正常人來不及反應的時間,賀聽瀾卻能快準狠地完成拔劍、定位、揮劍擊落這一系列動作,顯然是經過長年的訓練才能做到的。
晏臻曾有幸觀看過一場比武。
一舉奪魁那人可是整個西北最負盛名的少俠,三歲拜師嶽無塵大俠,十五歲便在劍客榜上排進了前二十。
就連他,在挑戰蒙眼給抛上空中的三顆蘋果削皮的時候,也隻完成了其中兩顆蘋果。
晏臻記得,賀聽瀾當時的動作之快,饒是全神貫注的自己也沒能看清他是如何拔劍收劍的。
如此看來,賀聽瀾與那位少俠可以說是旗鼓相當。
此人絕非隻是一個普通獵戶那麼簡單!
隻不過現在他有的信息實在太少,就這麼毫無頭緒地找起來肯定要大費周章。
這可怎麼辦?
晏臻頗為犯愁地靠着櫃子席地而坐,試圖想出一個快捷的辦法。
如果賀聽瀾身份不簡單,那麼他出門在外,很可能用的也不是自己的真實姓名。
或許可以從他身邊的那個燕十三入手。
晏臻努力回憶着燕十三和賀聽瀾之間的相處模式。
說來也是奇怪,這個燕十三看着也是相貌不凡,不僅識字,看得出來也是個練家子。
可就是這樣一個文武雙全的人,對賀聽瀾這個少年卻是處處保護,還帶着一絲尊敬和不願違抗。
這就有意思了。
據晏臻的經驗來看,燕十三十有八//九是賀聽瀾父母的什麼下屬,或者是受過賀聽瀾父母的恩惠的人。
既然這樣,那就好調查了。
晏臻一骨碌從地上爬起來,開始仔細浏覽櫃子上的官籍。
首先,這二人身份不一般,顯然不會是農戶。
排除掉了農戶,就相當于排除了整個武揚縣八成的人。
工匠和奴籍也可以排除掉。
如此一來,就隻剩下商人和士人了。
說幹就幹!
晏臻撸胳膊挽袖子,開始一冊一冊地翻查商人和士人的官籍。
就不信查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