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駿馳搖着扇子走近來。
姚姜隻道孟懷一看到自己厭煩呂桂花母親的糾纏,找了借口幫自己解圍,沒想到衛駿馳果真在此,對他行了個禮:“見過公子。那是一位轉折親,看中了我妹妹因此糾纏。”
衛駿馳對着巷外看了看:“你不帶随從?有随從能幫你将這些人擋住,讓你不被糾纏。”
他服飾麗都,折扇飛金,乃是一風度翩翩佳公子,有随從跟随無可厚非。姚姜為農婦,帶個随從實在滑稽。
但她感激他讓孟懷一為自己攔住了呂桂花的母親,又對他行了個禮:“多謝公子指點。”
衛駿馳又探出頭去張了一眼:“再過片刻她無趣了便會離去。你沒有随從?要不我做你的随從吧?”
姚姜吓了一跳:“公子做随從?我擔不起。”
衛駿馳搖頭晃腦:“我不需要酬勞,隻要跟你同桌吃飯就好!”
姚姜沒想到他說出這話來,正絞盡腦汁,衛駿馳又已一笑:“我同你說笑,我吃喝玩樂都忙不過來,哪能做人随從?”
他合起折扇指着小巷的另一頭:“你打那邊離去。”
兩日後,姚姜帶着劉昭山與陳泉在自家田地準備冬植,有鄉鄰跑來:“姚小娘子,你家親戚來了,正在村口。”
這時村中的收割已完畢,但鄉鄰的菜地已按姚姜的指點搭起了竹支架,将要挂油布。
姚姜為了冬季種菜蔬讓鄉鄰搭竹架時,不少鄉鄰都不贊同:“農時有忙有閑。天寒了就該是農閑。”
姚姜隻淡淡地:“架了竹支架,挂上油布後,菜地在寒冬也能種植,同樣能生銀子。想冬天也賺銀子就搭竹架挂上油布,在内裡接着種菜,若想歇息便不要搭。”
銀子是最為有力的說客,幾日後,各家都搭好了支架,種着送往食肆的各色菜蔬,因此村中依舊有鄉鄰巡視。
姚姜問鄉鄰:“可是我母親?”
那鄉鄰搖頭:“來了兩位老婦人,但不是你的娘家母親。其中一位看着有些面熟,從前應當來過。”
董氏來了幾回,巡視的鄉鄰也都識得了。
姚姜心道:這有些面熟的必定是呂桂花的母親,随她同來的或許就是她的表弟家的親眷。
從當街糾纏到登門,呂桂花的母親已經鐵了心要把杜翠蘭嫁給她的侄兒!
那日她在衛駿馳的相助下才得脫身,已決定不再讓呂桂花和她的母親到自己家中來!
想了一想,姚姜微笑:“煩勞你告訴她們我不在家中,不要讓她們到我家去。她們為轉折親,一位從前沒來往,上回才來我家認了門,但說不上話;另一位我從沒見過,不知是誰。我們将要種冬植,外村人不宜來此。因此這兩位便請鄉鄰們幫我認準了,以後再來不必讓他們進村。”
鄉鄰也不多問返回去,不多時回來告訴姚姜:“我告知她你一早就出門了不在家,你家也沒人,要過兩日才回來,我不便帶她去你家,她便折返回去了。”
那鄉鄰離去後,陳泉:“姚小娘子,現下想冬植的鄉鄰不少。家家都來找我們探聽,你做何打算?”
姚姜黛眉輕皺:“冬日播種開春收獲從前未曾有過,我們也是摸索進行,就不必帶着鄉鄰們一同摸索了,這回冬植就隻種我家的田地。今年的冬植成功了,明年便帶上鄉鄰們。”
劉昭山想了想:“姚小娘子說得有理。但我不怕失敗,我跟随你一同冬植。”
陳泉也點頭:“我也不怕失敗。反正冬季農閑,田地也空着,成了固然好,失敗了咱們也好一同找緣故。”
回家一進門,雞腿和阿旺一同圍到姚姜腳邊,杜翠蘭來到面前:“嫂嫂,二位叔父與二嬸嬸來了。”
姚姜一怔,往常二位叔父絕不登門,來家中的都是楊氏與黃氏,這時他們忽然來到,令她立時就提振了精神。
沒等她問,杜翠蘭已小聲提醒:“我隻給叔父與嬸嬸上了茶,他們說的話我一字都未答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