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村正拈着胡須想了片刻:“你說得無錯,且讓我仔細想上一想。”
隔日,胡村正便帶領村民在自家的兩座山邊修建茅屋。
胡村正将流民來幫助種莊稼說得天花亂墜,又說了流民無衣食會生事,自己願意将家中的山交出來讓他們栽種,以此讓流民在災年也能活下去雲雲。
這時村中鄉鄰種的都是耐旱莊稼,都不難于衣食,聽了胡村正的話都覺他思慮周到,大多支持。也有鄉鄰小聲議論胡村正算盤打得精到,胡村正隻當不曾聽見,趕着修建茅屋,清點各家的糧食。
這日,楊氏與黃氏來到姚姜家中。
與姚姜為鄰的張家的屋舍已建起大半,兩家相連的院門開着,雲娘子乃至譚家兄妹都在姚姜院内。
因院中人多,楊氏與黃氏沒敢進來,隻将姚姜喚出來:“你二位叔父有要緊話同你說。這便随我們去說話吧。”
楊氏:“良辰和翠蘭也去。”
姚姜喚了杜家姐弟來到二叔父杜富田家中,三叔杜富家已在座。
杜富田看姚姜和杜翠蘭姐弟來了,咳了一聲:“今回胡村正說各家的米糧都要統一調配,帶着大家度過災年。我想了想,很有道理。現下不比從前,咱們家中也該攜起手來,才不會餓肚皮。”
自姚姜嫁過來,這是也第一次踏入叔父家中。
這場合本沒有姚姜坐下說話的份,但如今她是杜家長房的當家人,被黃氏按在了下首坐位上,她看了看二叔父,沒有出聲。
杜富家點頭:“二哥說的是。今回災年難過,因此我們得将家中之力合在一起,不可再似從前幫各顧各家。”
杜富田看了看姚姜,轉而對着杜富家:“各家都将家中的情形說一回,将銀子食糧彙集到一處量入為出吧。我家中去年得銀八十兩,收米糧七百六十斤。”
杜富家:“咱們家中如今年紀最長的便是二哥,這家中之事,理當由二哥做主。去年我家得銀一百二十兩,收米糧七百八十斤。家中這些錢糧明日便到二哥處由二哥分配。”
他們一同向姚姜看來。
姚姜沒出聲,杜翠蘭與杜良辰也一聲不出站在門邊。
杜富田等了一陣,始終不聽他們出聲,隻得問:“良辰,你家中如何?”
杜良辰比去年長高了些,但還是個八歲的童子。
他的大眼睛将場中衆人看了一回,轉頭看向姚姜。
杜富家微笑:“二哥,良辰尚小,尚不能理家事,我們身為叔父理所應當照料他們,因此,”
“不必了。”姚姜淡淡一笑:“二位叔父想是記性不好,去年我們在胡村正面前便已說過,杜家早已分家,各家的事各家自擔。”
黃氏微笑:“姜姜,今年災年,先前良辰又遭遇歹人,你的銀子應當已經花了。不過好在良辰回來了,我們必定不會看着你們為難的。”
“二位叔父,二位嬸嬸,你們家中去年收入都不錯,”姚姜搖頭:“即便米糧不夠,搭上些土豆蜜薯也不至于餓肚皮。再不濟采買點米糧也能對付過去。”
杜富家:“我們是想到先前你家銀子都用在了良辰身上,我們為長輩,該和你們一起把日子過好些。”
姚姜淡淡一笑:“今年這情形下隻要認真按胡伯伯的囑咐過日子,就必定不會餓肚皮。我家僅剩的糧米已清點完報給胡伯伯了,我和良辰翠蘭聽他的分派便好,就不勞二位叔父再為我們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