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翠蘭好不容易止住悲傷,抽咽着:“嫂嫂,你是父母一樣的親人。沒有你,我和良辰會面對凄風苦雨,隻怕早便不在了。”
姚姜給她拭去淚痕:“我不會輕易抛下你們,但我不能永遠将你們留在身邊。再過幾年你要嫁人,良辰難免要去科考,你們會有各自的生涯。就因為人各有路,我才要讓你習書字,讓你這樣辛苦。我希望将來你有本事,能看清世事能賺銀子,那也等于嫂嫂跟在了你身邊。何況嫂嫂還在家中,還會是你的定心丸!”
後兩句話,是看杜翠蘭太傷心,姚姜才加上。
杜翠蘭被撫慰後心緒漸漸平複,她拉着姚姜:“我和良辰會一輩子都跟随嫂嫂。将來有了我們自己的店,我會幫嫂嫂做許多事,良辰也會認真念書,我們會認真孝敬嫂嫂。我們不要跟嫂嫂分開。”
姚姜不由得笑了:“難道你将來嫁了人,嫂嫂也跟着你?”
杜翠蘭:“我不要嫁人!”
看到姚姜不贊同的目光,她改了口:“嫂嫂跟着我一起嫁。不對,以後我嫁的人也要能對嫂嫂好聽嫂嫂的話,願意幫嫂嫂做事才行!不然,我便不嫁!”
沒等姚姜說話,她歎了口氣:“其實,先生也不錯。先生心儀嫂嫂,對我和良辰也不錯,嫂嫂就不覺得先生好嗎?”
姚姜禁不住搖頭:“既然你說到這個,嫂嫂有幾句話得囑咐你。”
她語調溫和,沒有責怪,杜翠蘭擡起頭來:“嫂嫂請說,我一定記在心中。”
姚姜仔細想了片刻:“這世間的喜愛與心儀都會随時光而消逝,别人的好最靠不住。尤其是男子對女子的好,可以随時收回,最是虛無缥缈不能依憑。”
杜翠蘭歎了口氣,姚姜知曉杜翠蘭幼年失恃,對世情冷暖知曉得有限。但她能為自己打算将來,可見心地善良對自己真心實意,很是難得。
她輕拍杜翠蘭的手臂:“因此女子更應當自己有本事,能賺銀子養活自身,不過多指望他人。”
“女子的世間路比男子難上許多倍,生兒育女,操持家務隻有苦勞沒有功勞。女子要貞潔守禮,男子卻可以拈花惹草,這種不公我也無力改變,因此我希望你有本事有銀子,能在這個世間能活得自在些。”
“你自身厲害,遇上自己心儀、能讓你的日子錦上添花的男子,成親是美事。所謂錦上添花,便是他能讓你的日子過得更加開心順意,他也認為你是萬中無一足以與他比肩的女子,你們能相互扶持但不太依賴,這情形下成親才能幸福和美。女子的前程不一定是嫁人,但有本事傍身卻會為自己掙來份好前程。你還記得孫嬷嬷麼?”
“孫嬷嬷沒有夫君的關愛,但她也不必忍受夫君的折磨!僅憑她曾是宮中的掌事嬷嬷這一點,會有許多有功名的男子求娶。但她卻堅決不把自己的前程交與男子,而是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逍遙自在。”
見杜翠蘭似有所悟,姚姜接上:“侯先生知書識禮,雖沒有功名,但人極好,可我依舊不會嫁他。我不心儀他,再者,他配不上我。”
“我不欽佩也不心儀他,勉強在一起,他會覺得我脾氣太硬難振夫綱,而我會厭惡他沒本事。先生家中貧窮,沒有能與我們的銀子匹配的物件,将來說不定還要靠我養他去幫他彌補,這情形便是吃軟飯,隻會讓我心緒不快。吃軟飯男子,氣勢上就軟弱,又兼用了妻子的錢财,虧欠太多心中不自在,遲早變為怨怼,兩人最終都會成為怨偶。”
“即便侯先生将來中了秀才還要考舉人,中了舉人才是科舉之始,這過程辛苦不說,花的銀子不可勝數。良辰讀書的花銷你也心中數,便得知曉,我若嫁侯先生,難免要用自己賺來的銀子去補貼幫助他謀算将來,用自己的銀子為男子鋪路,得到好結果的少之又少。”
姚姜:“世人都愛銀子,我帶着銀子出嫁人人歡迎,但卻未必會容忍我帶着你們一同過門。侯先生家中還有父母,還有那許多長輩,我真嫁過去,他們必定對你們跟在我身邊不滿,又怎會允可我把銀子花在你們身上,遲早容不下你們!”
“當日侯老秀才來提親,還讓他跟着我們去往他鄉,這是打算好了讓侯先生吃軟飯,我正言回絕了。我先前給先生銀子是束脩與謝儀,除此之外,我不會再在先生身上花銀子,我們的将來亦不會有他。我賺的銀子隻能為我們的将來鋪路。”
姚姜知曉杜翠蘭才十四歲,心智還未熟,易受蠱惑,索性将處境都分說明白。
杜翠蘭先是震驚而後默然,最終歎了口氣:“多謝嫂嫂解惑。我想着先生對我和良辰都好,對嫂嫂也有心,若能兩好并一好,嫂嫂和我們都有了依靠。聽了嫂嫂的話,我才知曉我想得太淺。将來我不會再提了。”
姚姜微笑:“你遇上不明白的事都能對嫂嫂細說,是信任嫂嫂,嫂嫂很開心。知曉了你為何事困惑,我才能為你解惑。”
停了一停,她問:“今日這事,可是先生讓你來提的?”
杜翠蘭看着姚姜嘴唇微動,卻沒敢出聲。
姚姜:“先生沒同你明說,卻對你提過?”
杜翠蘭輕輕點了點頭,姚姜:“何時提的?怎生提的?”
杜翠蘭:“流民還在時,有一日我遇與先生一同算賬,先生說嫂嫂太辛苦,說若有人能照料嫂嫂會好些。而後又我和良辰多加關照,我知曉先生的意思,因此,”
姚姜:“你該早些告訴我。我知曉這情形會早早同你說明,免得你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