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從小廚娘到大司農 > 第204章 體貼

第204章 體貼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衛駿馳:“我明白了。夫人此計甚是周全,不能返鄉的傷兵有了生計,田畝又不會被他人搶奪了去。即便傷兵想要離開,田地依舊有新來的人照管,隻是,果真不需要莊頭?”

姚姜:“莊頭管田地産出,将多出來的田産沽售變為銀兩。但田莊所出都交到大營,沒有沽售,莊頭到此間便無用武之地,反倒會悄悄沽售農莊所得,于大營無益。農莊就由跟着我的兩名苦役來管事,她們身份特别格外謹慎,反倒周全。”

“大營真正得了實惠,菜蔬肉食比去别處采買劃算,還沒有路上的折損,田莊也不必繳田賦。田畝每半年都會有所增加,因此兵部應半年一查,如此一來不會有傷兵離開将田地私下轉給他人的情形。即便我們将來離開此間,農莊亦不會落入外人之手。”

衛駿馳點頭:“田賦本就是為了養國養兵而來,田中出産都給到大營比繳賦稅更好,如此一來采買菜蔬肉食的銀子便可以交到你手中。你再用這份銀子安置貼補在此間操勞的傷兵,他們必定滿意。我先前便想過用這銀子補貼傷兵,隻是總缺一塊沒想分明,如今夫人所說很是周全。我今晚就寫奏報,将夫人的好主意上報朝中,讓兵部與戶部盡快将田莊的地契辦好。隻是此事還是得讓廖管營出頭,我再請傅老将軍也呈上奏報,這事很快就會成。”

停了一停,他看向姚姜:“此舉于傅老将軍和廖管營都有益,他們必定贊同。隻是田地總有開完的時刻,到時不能返鄉的傷兵又該如何安置?”

姚姜微笑:“可開墾的田地甚多,不止無名寺左近。即便我将田地都開完了,也還有别的法子安置傷兵。修繕兵刃、制作箭支等事都要人手,竈間還需要幫手,傷兵都可以用上了。”

“千戶,采買的銀子或許會交到我手中,可我拿了這筆銀子便會給我們帶來煩難。這銀子應當是交到廖管營處分派。傷兵與苦役每月找廖管營去領取便好。”

衛駿馳:“我這便寫了奏疏呈上去。”

姚姜給他磨墨:“我想要查看苦役馮瑜光的公文,千戶可能向管營大人調出她的文書來?”

衛駿馳向她看來:“馮瑜光?是何許人?”

姚姜将白日間馮瑜光的情形說了一回:“義兄為軍中醫官,每日裡救死扶傷也很辛苦,我也希望未來的嫂夫人能體貼照料他。但就因他是軍中醫官,我才要對馮瑜光的情形知曉清楚。”

衛駿馳皺着眉:“此事八字還沒一撇,你就如此操心?”

姚姜正色:“有一撇了,馮瑜光似是心動,我看到了。”

衛駿馳看着她,神情是不可思議:“你居然看得到她心動?”

他将姚姜打量了片刻:“我總覺夫人是怪才,在田地良種培育經營上的心思靈巧到了極緻,無人能出其右,但别的事上心思有限,不會看到他人的情意!”

姚姜想說:我看得出來,錢豆豆對你一見傾心我早便看出來了!

但話到口邊又吞了回去,隻道:“我果真看到了。”

見衛駿馳依舊不信,姚姜忍不住白了他一眼:“義兄的事我不會插手,甚而不會多言。但馮瑜光與高月娥不同,她有謀算,她要為自己謀前程,我才想知曉她來此間的前因後果。”

衛駿馳:“張全走南闖北,經曆的風雨不少,即便馮瑜光對他别有用心,也未必能成事。不過馮瑜光若真能全心體貼照料他,乃是好事。公文我改日幫你要來。”

衛駿馳的奏折次日就用兵部的快馬送回京城。

送出奏折後,衛駿馳便将廖管營請到家中用飯,席間将奏折的内容大緻說了一回:“農莊乃是管營全力支持才建成,與其被人搶了功勞,不如我這裡上奏,為管營争回些許功績。”

廖管營:“農莊是衛夫人辛苦建成,我怎能占衛夫人的功勞?但衛千戶這奏報果真是公忠體國,造福大營,在下佩服,唯千戶的馬首是瞻。”

不過半月,已有兵部與戶部的令使來到。

廖管營帶着他們到農莊丈量田畝,清點傷兵,将地契寫好發放完畢。

朝廷撥往北疆大營采買食糧的部分銀倆劃歸農莊所有,在北疆中勞作的傷兵與苦役每月按交來的菜蔬畜牲數目領取銀兩。

戶部還帶來了塵的度牒,他真正成為無名寺的僧侶,寺外原有的三畝田地及姚姜培育良種的十二畝田地都劃歸為無名寺的田産,寫了地契,交由無方與了塵收藏。

戶部與兵部的令使離開歸雁城時,歸雁城已下了兩場雪。

姚姜詢問蘇季揚将來的打算,蘇季揚:“多承夫人問起,我還不知我能做事,但我願意追随千戶與夫人。也請夫人教我栽種,我能在夫人忙碌時幫手。”

傷兵們拿到地契後越發有了幹勁,每日裡将心血力氣都用在農莊。

姚姜帶着人将無名寺外的田地都架上了木龍骨架,在木龍骨上鋪上油布,與了塵蘇季揚在其中培育良種。

雖是大雪紛飛,但田地都被罩上了,傷兵們也不歇息,按着姚妝指點精心打理各自的田地,畜欄内的牲畜也長得膘肥體壯,毛色光亮。

那四起商客來門面種收取先前訂下的良種時,衛駿馳也來了。

他沒着官服,隻穿着常服帶着蘇季揚與路添财同來,來到門面便問良種的情形,宛如尋常客商。

待得客商清點好良種,帶着良種離去,路添财與蘇季揚便跟随而去。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