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姜:“千戶昨晚是去追尋此事?”
衛駿馳點頭:“此事不宜讓他人知曉,小孤城内沒有六皇子的親信,南去三百裡外的秦家村有人能送信給六皇子。我将此間的情形都與他說分明,此時他應當已在去往京城的路上,很快便會将消息送到。”
姚姜在心中算計,衛駿馳已将竹筷與粥碗遞在她手中:“聽聞夫人前晚一夜沒好生歇息,是我疏忽了,忙着趕路沒與夫人說分明,讓夫人擔憂。下回決不會如此了!”
姚姜:“千戶平安回來便好。我以為千戶帶兵迎敵了,難免擔憂。”
衛駿馳看了她片刻,微笑:“小孤城少有敵情。此間因地勢高,敵軍極少到來,早先博來部離得近些,如今這部落跟着水草遷徙去了草原深處,且博來部自首領至牧人不過一百多人,他們的如今的首領年幼,遇事都退避,小孤城的兵士才格外清閑。”
姚姜:“有位我識得的牲畜商人去了博來部。他對我說過博來部的老首領前年因病過世,如今的首領才十五歲,是個小兒郎,在遊牧部落中不起眼,别的首領也不将他放在眼中。他小小年紀不會前來攻打吧?”
衛駿馳:“部落中首領更替是常情。遊牧部落本就弱肉強食,搶奪牧草搶奪河流,搶别部落牧人來當奴仆的情形也不少,搶首領之位的情形更多,每一任老首領最防備的便是兒孫與格外強大的奴仆,他們常是殺掉前首領的人,會成為部落的新首領。到此間的遊牧奴仆,夫人也要格外小心。至于博來部,部落太小,新任首領要先以查幹巴拉馬首是瞻,因此他的騎兵是跟随查幹巴拉,不會獨自前來。”
停得一停,他囑咐:“夫人與南北行、販賣牲畜的客商時有往來,他們或許會帶得有遊牧部落的奴仆,這些奴仆說的話,夫人可以聽一聽,但不要全信。”
姚姜看着他:“他們不可信?”
衛駿馳搖頭:“不可信!遊牧各部落的牧人隻對自己的首領和同部落的牧人真誠,對别部落的牧人說的話都真假各半,對我們更甚。這固然有他們與我們争鬥多年的緣故,但更因我們戍邊,他們不能随時越過北疆南來擄掠之故。”
“各部落之間從來都争來搶去,各部落的牧人自小耳濡目染,都不認為這是大事,反正他搶了你,你又搶回來,誰也不要怨誰。他們搶敵人,搶鄰裡,搶朋友,有時連親戚都搶,這與大周百姓所受的教化大異。再加上他們總想随心所欲到大周來擄掠,我們就是敵人!對敵人自然不能全信!”
衛駿馳帶着的骠騎士兵小孤城隻停留三月,姚姜得趕着将農莊建好。
小孤城兵士也知三月後骠騎營撥營離開,姚姜便會随之離去,不當值的兵士都來田間相助,沒讓她缺過人手,但她也格外忙碌。
轉眼已近三月,農莊建好了七成,骠騎營兵士已準備拔營返回歸雁城,姚姜也帶着再招收拾随身物事。
這日用過晚飯,汪娘子抱着小山尋到姚姜:“衛夫人,我能與你說幾句話麼?”
來到汪娘子居住的廂房,汪娘子看着姚姜:“衛夫人,我與小山便不跟随你與千戶返回歸雁城了。”
姚姜一愣,這才想起來汪娘子并沒有收拾行裝。
她提醒過兩回,汪娘子答應着但沒見收拾。
汪娘子:“我想留在此間。把總葬在北疆,我哪能抛下他回去?我與小山都走了,将來誰給他上墳燒紙?再者,此間荒地多,我開幾塊田好生栽種就能養活我和兒子,不必出買田地的銀子,省了不少。等過些年小山大些了,我每年都能帶他去歸雁城外給他的父親磕頭。”
汪娘子輕拍着懷中的小山,小山已眼睛半阖小嘴輕嚅,睡意濃重。
姚姜看了她片刻,想了一想:“汪娘子,你若決定留在此間,那我将農莊交與你來管。此間的良種培育你更要用心些。”
汪娘子愣了,片刻後連連搖頭:“我,我,我不會,不行。我,我哪能管農莊?良種,我,我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