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并不精通管家理雜事,但我都知道這樣一來,可藏掖的多了,于朝廷、在此間安頓的兵士和農莊都無益。夫人花費了無數心血才将農莊建成建好,我也知曉農莊得要人精心照管。但我們離去後,此間的事便管不到了。夫人的心血落入他們的手中最終緻逼得兵士棄田離開,我心中忍不得。”
姚姜沒出聲,隻是看着衛駿馳。
衛駿馳對着姚姜一笑:“但夫人先前所言說得很是分明,改換了栽種的莊稼後,農莊不僅能自行養活,還能給朝廷繳納不少銀子,因此農莊不能落入他人囊中。我今日便寫奏疏,将夫人所言都上奏。農莊将來改種賺銀子的莊稼,賺來的銀子還能充盈國庫。這情形下農莊依舊歸兵部執掌,兵士才能真正在此間安家。”
他看着姚姜:“實則北疆需要兵士在此間的長駐,夫人聰慧才會想到用農莊來安頓兵士,他們在此間安頓後,上馬成軍下馬為民。北疆才能安定。”
“我擔心我們離開後,朝廷照管不周到,以至于農莊被有心之人奪在手中。三處農莊都有了莊頭後,導緻兵士立身不穩離開。莊頭再找農人來種植。農人種植必定不會太差,但農人不能鎮守北疆,不能與外敵周旋。現下我知曉如何寫這奏疏了。”
姚姜看着衛駿馳:“夫君不想留在北疆?”
衛駿馳:“我們不能留在此間。夫人手握着北疆的農莊,便是掌控着北疆的平安,我又是骠騎營千戶,掌握着歸雁城騎兵,留在此間我們不會有平安。還是歸去的好。我在和談簽定後就該離開。再者我的性命是夫人救回來的,我将來的日子是要與夫人攜手去看天下美景的,可不能留在此間。”
下第一場雪時,歸雁城傳來消息:查幹巴拉彙聚了各部首領,帶着他們去往歸雁城外大營,真正和談了!
傳來消息的是歸雁城大營派來的傳信兵,他一下馬便将這消息送到了雷邁遠處,這消息立刻便傳開了。
兵士們都奔走相告,城中的商賈百姓也歡喜之極。
傳令兵來見姚姜,姚姜意外:“千戶在軍營内,你有軍務應當到大營去見。”
傳令兵對着姚姜行了個禮:“我是專來請見衛夫人的。傅将軍讓我帶了口信來給夫人。”
姚姜越發意外:“傅将軍有口信要給我?”
傳令兵點頭:“我來前,傅将軍對我言道:遊牧各部的首領都到歸雁城外來和談,衛千戶必定也得前去。一來防備遊牧騎兵突然出擊;二來朝廷派出的和談武官中有衛千戶,衛千戶若不去,隻怕過後要被降罪。”
姚姜看了他片刻:“千戶已告訴你不去?”
傳令兵輕輕點頭:“上回傅将軍已來書信請千戶回去,千戶回書說夫人現今身子沉重,獨自留在此間他心中不安,便不去和談了。因此将軍在我來此間前便讓我來向衛夫人說明:千戶真不去和談,和談也不會有誤。但千戶與一衆武官都在朝廷與遊牧部落和談的名冊内。和談後,武官們都要在和談書上簽上姓名。到時,和談書上沒有千戶的簽名,隻怕于千戶不利。”
姚姜看着傳令兵,傅歸思讓傳令兵單獨來給她傳話,可見這事要緊。
朝廷要和談,指定了和談的文官武官,衛駿馳也在其中,他卻沒去!
便是沒有傅歸思的傳話,知曉衛駿馳該去和談,姚姜也會勸他前去。
一來是各遊牧部落首領齊聚歸雁城外大營,可見和談已到了最要緊的時刻,這時節大周不能輸人,大營武官都該出現;再來便是朝廷的文書上點了名,衛駿馳卻不去,便是抗旨,過後必定要受罰。
在姚姜看來,骠騎營武官不少,沒有衛駿馳還有譚青山、劉秉淵等武官,真在和談中與遊牧騎兵動手,他們也不會輸,更不會任由遊牧騎兵胡作非為。
但真到那一步,衛駿馳必定會被扣上抗旨渎職的罪名,對身處邊境的武官,渎職抗旨不是小過失,或許連丹書鐵券也保不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