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以前,以後就未必夠了。”閻嬌嬌笑了笑,稍微給宋江透個底,“現階段的流水,你順手就能做了,反正咱們店裡一個月也就是兩百石的營業額,但如果擴大十倍呢?”
宋江愣住。
閻嬌嬌卻是伸手摸了摸他剛刮得手感極好的胡茬,笑嘻嘻的說,“這還隻是個開始,若咱們家能夠賣整個山東省的糧,那你說還有多少個賬房先生?”
“所以這請人,勢在必行了。”
宋江被這野心震撼的說不出話來,而閻嬌嬌跟他說的,并不是玩笑。
因為她粗略的算了下,梁山這個市場的容量有多大。
梁山如今有大約3000左右的人,為了計算方便,暫時以2400個人算。因為目前一鬥是後世的12斤,一人一天一斤的口糧算,2400人一天就是2400斤糧食,合計200鬥,20石,一年下來就是7200石糧食。
但從銀子來看,這個生意賺頭并不多,因為按照30文每鬥的平均價格來說,一天是6000文錢,合計3兩銀子,一個月就是90兩銀子,一年就是1080兩銀子……也就是蔡京的一幅畫價格。
但這個時代,大部分的工錢也就十幾文啊!
況且,這地裡的莊稼,可不是後世那般的高産,一畝地也就2-3石。
按照最高的3石計算,7200石糧食就需要2400畝地,而這隻是要買走的糧食,實際上畝産的糧食,有大半是需要交稅的。
閻嬌嬌取一個比較寬松的中位數,也就是六成交官府,四成私留,那她需要的是大約就是6750畝土地的産量。
然而這個還沒有算種地的地主以及農民自己本身要吃的以及儲藏的糧食呢。
按照慣例,保守點的地主其實隻願意賣出自己用剩下的十分之一的糧食,最大度的也不會賣超過半數的存糧,但閻嬌嬌覺得這個計算方式太麻煩了,她按照最樂觀的估算,假設每個地主在四成裡自己需要消耗的是一半,剩下的一半中的一半他願意賣掉,那她其實能買到的數量是一畝地的四成裡的一半中的一半,那其實就是一成。
這麼算下來,她需要買的糧食,其實是24000畝地的産量。
那她得跑多少個縣?
而這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實際上梁山的人在不斷的膨脹,對糧食的需求也在不斷的上漲,一旦有戰争,那糧食需求還會暴增。
同樣的,随着抛荒人數的增加,那田地的畝産也會下降的…況且,沒有人能保證風調雨順!
糧食是一種商品,但它又不是其它的商品——植物的生長自有其天然規律,它是沒辦法像遊戲中那樣,縮短生長時間的。
多少土地産多少糧食,那是固定的。
增多很難,每一步都是先民的智慧和汗水,但是降低卻很容易。
天災,人禍……
梁山當然可以自己拓荒,但是一來,未必有合适的擴荒地點,不是每一塊兒地都是畝産三石的肥田,要不然農人分田時也不會因為搶田而打破頭。二來……養田也好,自給自足也好,隻要種地,就需要時間。
綜上所述,為了把梁山那夥人喂飽,她需要買糧,需要去很多地方,以及源源不斷的買糧。
而既然要買糧,那收糧需要人,運輸需要人,而這些人的運輸,吃飯,住店,運糧的騾馬,車子,裝量的口袋,繩子等工具,量糧的器具,鬥、斛、石、稱,以及臨時儲存糧食的倉庫,客棧等等……每一個環節都充滿了進入的流水。
這些計算堆起來,宋江就是肝死也算不完。
招人,必須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