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5月11日,許太太26歲生日的前一個星期五,許縣長在陽明鎮縣政府所在地與十幾個下屬召開“鹽和直通車第一次預備會議”。
會開到一半,剛強接到消息,說嶺南竹林小苑的一對老年遊客對度假村提供的食物表示不滿,要求退款,并派專車将他們送回家去。
“二老是哪裡人,知道嗎?”剛強提早散會,跟着秘書小雷去樓下坐車時,問。
自打剛強搬來陽明鎮做縣長,小雷也離開上陵鎮,繼續做他的助手和跟班。這是剛強赴任時的唯一要求,因為小雷了解他的行事作風。就拿遊客投訴這件事來說,換成其他部下不會認為這種小事值得第一時間去打擾正在開會的縣長。
“老人家不怎麼講粵語,”小雷答道,“據懂客家話的服務員介紹,姓羅,從興甯來的。”
興甯?那剛強就更不敢怠慢了。興甯隸屬廣東省梅州市,一個客家人居住的小小縣級市,曆史上卻出過一百個将軍、六十名大學校長和五位院士,可以說遍地都是人才。至于官員,當前的廣東省省長就是興甯人。四年後的廣東副省長、十幾年後的浙江副省長與□□副總理也都會是興甯人。
興甯與和平縣之間隻隔着個龍川縣,離度假村所在地也就兩三個鐘頭,真要派車送遊客回家并非難事。然而度假村開張不到一年,剛強必須弄清楚是哪裡出了問題。況且由縣長親自出面,也更容易平息遊客的怒火。
若問剛強這個縣長是怎麼當上的?原因有二,兩樣都離不開企業家太太的幫助。
其一,是邵艾利用公司資源,幫原劉縣長在陽明鎮成功建立起電商銷售渠道。這對接下來将要引進的“鹽和直通車”項目也很關鍵。隻是鑒于當前的物流系統尚未完善,商品郵寄時間長,僅能出售香菇、柿餅、茶葉、臘鴨等保質期長的和平縣特産。
但無論如何,劉縣長以貧困縣為基地,在全國範圍内領先發展互聯網經濟,拔了個頭籌。剛好趕上縣委書記退休,他就順理成章地升任一把手。而剛強來上陵鎮任職的兩年半時間裡,也已成為劉縣長的心腹。
“太給力了,”劉縣長曾這麼對人評價剛強,“無論你想幹點兒什麼,他都能幫上忙。”所以剛強接替他的位子沒人感到意外。
其二,與這個出事的度假村有關。由太太牽線搭橋,上陵鎮同新加坡富商蔡冬輝合作的農旅項目“嶺南竹林小苑與蔬菜夢工廠”于去年秋天正式啟動。借鑒了新加坡的農業科技園技術,在耕種面積稀少的山區,選向陽面進行大棚内“空中管道式”無土栽倍。這些管道内部有不斷循環的充氧營養液,再将蔬菜根部固定在管道上。乍一走進妝點着幾千株綠色植物的立體空間裡,參觀者的視網膜都能被塗染成綠色。
“優點是生長周期短,也不用打農藥、除草,”剛強請太太前來參觀時,如是介紹道。“大家都說,蔬菜的味道比土裡種出來的還好。前來度假村的遊客可以免費品嘗,并購買喜歡的蔬菜帶回家去。”
“我看還可以再大膽些,”邵艾參觀完大棚後,提建議,“能帶回家的那點兒蔬菜幾天就吃完了。你這種管道設備,技術含量看着并不高。如果開發一套微型管道培植設備,能在住家戶陽台上複制的,需要多少錢?”
“嗯,幾百塊吧,”剛強估摸着說,“許太太認為會有人願意買這玩意兒?”
“會的,你等着瞧。既能美化陽台,還能足不出戶吃上新鮮蔬菜,在咱們這些七零、八零後中會有市場的。”
“沒錯,隻要把菜葉洗幹淨,就能加入到泡面中,”剛強說完這句後快速閃開,怕被太太打。
在過去的兩年中,這對新婚夫婦一直分居兩地,平均每月見一到兩次面。多數是剛強周末開車四五個鐘頭去珠海翠湖香山的家——車是太太給買的一輛君威。周五下午早點下班,晚上到珠海,周日下午再開回和平縣。君威是那個年代廣東地區比較常見的中高檔汽車,不算太招搖。
而邵艾公司不忙的那些日子,就讓家裡的司機載着自己與一大堆零食去和平縣,一連住上十天半個月的,美其名曰“照顧老公”。用剛強的話來說,“來了也不做任何家務,餓了隻會泡面就皮蛋,等我下班回家做飯或者從食堂帶菜。我說,要不然我烙張大餅,中間挖個洞給你挂脖子上?吃完胸前那部分,記得要轉圈。”
“哎,誰說我不做家務?”邵艾喝着速溶燕窩杯,反問道,“家裡那麼多髒衣服都是誰洗的?”
“海爾兄弟。大哥叫琴島,弟弟叫海爾。”
******
其實剛強心裡琢磨的是,這種無土培植真能發展起來的話,蔬菜就不用再和糧食争地,這對耕地稀缺的山區是重大利好。卻不料這麼快就被客戶投訴了?
“你問我這些菜有什麼問題?”羅老爺子指着面前桌上的幾盤早已涼透的青菜,用客家話回答剛強,因為剛強也是用類似的話問他的。客家話與普通話、粵語都各自成體系,原本無法交流。好在剛強曾在海陸豐工作過大半年,那邊的福佬話與梅州人說的客家話雖有一定差異,互相理解起來并無困難。
“昨晚上吃飯,就感覺怪怪的,”老爺子接着說,“跟平常吃的蔬菜味道不同。今天去你們那個什麼‘做夢工廠’參觀,哦呦!原來菜不是種在土裡,是泡在藥水中的!我說你們這些年輕人,不要掌握了一點點科技就自以為是、無法無天。食物要想有營養就得接地氣,人類進化的這幾百萬年都是靠了土地的滋養。有道是‘春耕綠野農家業,歲計年豐樂有餘’。一旦離開土地,人的身體是要出毛病的,曉嗯曉?”
哇,果然是遍地秀才、出口成章,剛強在心裡贊道。這對幹瘦黝黑的老夫婦看着就像廣東鄉下随處可見的務農者,此生大部分的時間腳踩在家鄉的土地上,用皮膚承受着1.5億公裡之外那個天體射來的紫外光。質樸、硬氣,有他們自己不可動搖的價值體系。
“羅叔的話極有道理哦,”剛強在餐桌邊坐下,“我們家祖輩務農。羅叔家裡是不是也有地?”
“那當然喽,自己種的吃着才放心。”
剛強這就納悶了,按說這對老夫婦不在他們度假村的服務對象群體中啊。鄉旅的客戶基本都是那些大城市裡工作繁忙的白領或工薪階層,這些人喜歡在放假期間出來找人少的地方“透透氣”。二老既然家裡有地,為何還會跑到離家160多公裡的另一個鄉村,花錢來度假?
當下對站在一旁的小雷說:“是咱們考慮不周到,應當給客人多種選擇才對。小雷,你去飯店訂幾個菜過來,我陪二老在這裡吃。”
換成其他人,怎麼着也得先嘗試着為無土栽培辯解一番,想辦法勸說老爺子接受新概念。而剛強心知,要改變一個人幾十年的成見可沒那麼容易,化解敵意最快的方式就是全盤承認對方的觀點,然後翻篇。你哪怕搬出一大堆科學道理将對方駁斥得無言以對,人家心裡不服還是不服,毫無意義。
小雷離開後,剛強問老夫婦:“羅叔羅嬸,喜歡吃皮蛋嗎?我自己做的,兩年來沒收到過差評。這要是還不合你們口味,我認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