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天龍李建短篇小說集 > 第22章 在此雖好 隻是不了 6 發掘秦始皇陵

第22章 在此雖好 隻是不了 6 發掘秦始皇陵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2125年9月16日 陰

“天龍儀”第6種變身測試開始,我筠連人席中駒,變成一名2049年的考古學家------梅高美。豐姿英偉的“我”和妻子孟中身都是陝西考古工作者。嬌妻18歲,是我的學生,芙蓉臉,儀容秀麗,腰似春前嫩柳條。性格外向,脾氣火辣,興趣愛好彈古筝,優點情商高,缺點是撒謊,大家對她的印象标簽是乖乖女。這是我們在一起的第1年,愛意自濃烈,驟雨沖歪嬌菡萏。我的考古團隊也終于要開始對秦始皇陵進行發掘了......

缥缈白雲飛,我坐在飛機上俯瞰秦始皇陵封土,清楚地看見一個正方形錐體,也有外國人叫它“黃土金字塔”。其實,秦始皇陵不是三層台階式“覆鬥形封土”,而是建造在九層夯土之上的中華土木大金字塔,比埃及胡夫金字塔更大。秦陵地宮也是一個同等規模的“倒金字塔”。封土台九層夯土似乎暗合了“九層妖塔”之說,這在地球上是絕無僅有的。

這項工作需要大量的思考和計劃,我們需要精準地确定挖掘的位置,以及如何處理挖掘出來的古物。我帶着一隊考古隊員進入到秦始皇陵,我們全副武裝進入其中。剛到門口,就感覺皇陵中射出一股寒氣,黑霧迷空,我們非常害怕,躊躇不前。作為隊長的我告訴隊員,如果此行能夠有收獲,那他們一定會在業界出人頭地,隊員們最終被我說服,深入到皇陵中。途中,我告訴隊員,秦始皇陵的地下宮殿非常的輝煌,甚至連盧浮宮裡的宮殿都比不上這裡......

我們繼續往裡走,周圍靜靜的,大家呼吸的聲音也能聽見,忽然,地動山搖,我感覺到大地在不住地顫抖。“地震了!”有隊員大喊,大家趕緊抱頭鼠竄。可是,這震動持續了幾秒就消失了,霎時,地宮中靜得可怕,仿佛什麼事都沒有發生過一樣。

考古隊員們和我都覺得此事非常的邪性,既然已經來了,那就要調查到底。考古隊員們四散開來,記錄着大殿中的一切。大家剛放下心來,沒想到又出現異常。大殿中突然傳出一陣喘着粗氣的聲音,而且聲音越來越近。考古隊員們很害怕,感覺有什麼東西正飛快地向我們靠近。我們趕緊聚攏在一起,背靠背,用太陽能手電四處尋找聲音的來源。孟中身發現了,她尖叫:“媽呀......快看啊!那......那邊!”我和其他隊員順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所有人都驚呆了------在大殿的柱子上,竟盤踞着一個龍首雞身鼠爪猴尾的怪物!那怪物眼睛如燈籠般大小,爪子約有兩尺長,绯紅的尾巴緊緊地纏繞在柱子上,它正在惡狠狠地盯着我們看。隊員們吓得誰也不敢動彈,我與怪物互相對視着,盤算着下一步怎麼辦?

我慢慢、小聲說:“取出包裡的麻醉槍,一起向怪物射去。”隊員們齊刷刷地掏出槍來,對着怪物一通射擊。怪物憤怒地咆哮着,隊員們趁機趕緊朝殿外跑去。怪物在後面窮追不舍,它口中噴出來的熱氣,比火焰的溫度還高,怪物所到之處,周圍的石壁全被燒化。此刻,我的一個隊員被絆倒,重重地摔在地上,怪物一把抓起了他,把他抛向空中,張嘴一接,活生生把人吞下。趁着怪物吃人的功夫,我們飛快地跑出殿外。隻聽到怪物不停地在殿内咆哮,卻始終不出來,我才松了口氣,撿回了一條命......

我修整三天後,複次帶隊進入秦始皇陵。沿途石壁上錾刻有“六道輪回”------行善的升化仙道,盡忠的超生貴道,行孝的再生福道,公平的還生人道,積德的轉生富道,惡毒的沉淪鬼道。我們摸行到了秦兵馬俑坑,驚奇地發現2000多年前的19把青銅劍,不僅沒有生鏽,而且光亮平滑、鋒口透着殺氣,刃部磨紋細膩,紋理來去無交錯,青銅劍内部構成緻密,究竟是什麼原因導緻青銅劍沒有生鏽,令我浮想聯翩。

我帶着隊員摸行至地宮。《史記》有記載------地宮:穿三泉,下銅而緻椁。意思就是當年挖地宮的時候,挖了三層地下水,然後才修建的墓。那麼穿三泉到底多深呢?我研究過秦始皇陵附近的水文資料,穿三泉大約有四十八米。史書《漢舊儀》記載有------公元前210年,丞相李斯向秦始皇彙報:“......我帶領着72萬人修建陵墓,已經修到地底了......”記載雖有誇張之處,但仍可推斷地宮規模龐大、深不可測。至于地宮到底有多深,這也是我此行想找到的答案。

我下令讓考古隊員利用遙感技術對秦始皇陵進行地下勘測,初步确定地宮深度約30米,足足穿過了三層地下水,地宮相當于現代10層樓高。我還發現了封土堆上存在着嚴重汞異常,我推測汞儲量可能多達上百噸,這也印證了當年司馬遷“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的描述。秦始皇為何要在地宮注入大量水銀?一是殺死入侵盜墓賊,二是防止屍體腐爛。

陵墓的修建工作前後持續39年,貫穿秦始皇執政的全過程,直到秦二世即位一年多後,由于戰亂才匆匆完工,時在公元前208年冬。秦始皇陵規模浩大,整個陵區占地約為56平方公裡,建造精巧,内部埋藏着大量的奇珍異寶,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雖然陵墓的地上建築屢遭破壞,但内部設施基本上保存完好,并且其棺椁方位已經被我探明。但其内部機關重重,水銀遍地。秦始皇陵在修建過程中,已經充分考慮到被盜掘的可能性,為此設置了大量機關,陵墓中滿布暗弩、陷阱,一旦稍有不慎,便會喪命。

除了暗弩與陷阱外,秦始皇陵中還存在着一種更緻命的殺人武器------水銀,而且數量極多,并且在不斷地循環流動,“以水銀為百川江河大海,機相灌輸,上具天文,下具地理。”對于人而言,水銀屬于劇毒物質,在溫度達到8℃時即揮發,而且氣溫越高,揮發得越快越多。

一次偶然,我的隊伍在陵墓地宮入口不遠處的一個亂石堆下,發現了人工建築的痕迹,進一步确認這些建築痕迹是墓穴入口的第一道痕迹。我估計這是秦始皇墳墓下沉式階梯入口的邊緣和台階。我在第一層墓門上打出了一個小洞,以便看到裡面的情形,發現那是一道被碎石和瓦礫填滿的通道,一直通往第二道墓門。我們挖通了約8米的下降通道,來到了第二座墓門前,它和第一道墓門極為相似,同樣有着曾經被打開過并重新封印的痕迹,這道墓門上同樣有嬴政的傳國玉玺印記圖案。

在陵墓中,我發現了大量的珍寶,包括精美的包金戰車、飾有秦始皇浮雕的黃金寶座、真人高的嬴政塑像、飾有鍍金龍、老虎和怪獸的卧榻,榻旁有金蛇銀狗,以及數不清的箱籠和匣子。沿途石壁上的彩繪栩栩如生,畫有一十八層地獄------吊筋獄、幽枉獄、火坑獄、酆都獄、拔舌獄、剝皮獄、磨捱獄、碓搗獄、車崩獄、寒冰獄、脫殼獄、抽腸獄、油鍋獄、黑暗獄、刀山獄、血池獄、阿鼻獄、秤杆獄。

通過對秦始皇陵進行核磁掃描,我率領的考古隊不但清楚地掌握了墓穴結構,還發現在地宮中埋藏了大量錢币,錢币一部分是圓形方孔、正面鑄有“半兩”二字的銅币,一部分是數镒黃金。

據《三輔故事》記載------楚霸王項羽入關後,曾以三十萬人盜掘秦陵。在他們挖掘過程中,突然有一隻金雁從墓中飛出,一直朝南飛去。鬥轉星移過了幾百年,有一位三國時期的太守張善還見到了這隻金雁。之前浏覽史書,我發現司馬遷和班固都留下“黃金為凫雁”之說。至于說金雁制作精巧,而且還能飛,這也是有可能的。因為在春秋時期,魯班已經能制造出木雁,能飛上天,一直飛到宋國城牆上。

我心想,假設秦代有能力制作會飛的金雁,那麼,金雁進入地宮之後将會不停地自動飛翔,一直在地宮内飛行了近一千個日日夜夜。當項羽打開地宮墓道時,這個自動飛翔的金雁又沿着墓道飛出地面,然後又越過秦陵南側數千米高的山峰飛往遙遠的南方。如果這個奇聞是真實的,那麼金雁的控制與指揮系統恐怕連今天的AI也要翹起大拇指、為之點贊......

在陝西旬陽縣有一座水銀山,之前,我在這裡發現了古代采礦留下的700多處古礦洞,約幾十米深,大洞套小洞,小洞與支洞相連,附近還出土過秦漢時的鐵镢遺物、秦磚漢瓦。從這些文物和遺迹顯示,秦時旬陽就已經是一個采汞重鎮,運輸水銀可以沿古道經鎮安、過柞水到達關中。雖然說這還是我的推測,需要進一步證實,但從種種因素分析,秦始皇陵大量水銀來自旬陽的可能性很大。

在兵馬俑挖掘過程中,除了出土大量青銅器外,我還發現了大量白骨。通過與部分現代人線粒體DNA數據參照,研究樣品單倍群歸屬進行了初步确定,在秦始皇兵馬俑坑埋葬着一具2000多年前具備“歐亞西部特征”的人類遺骸,死者生前是修建秦始皇陵的勞工,是比較典型的波斯人。“洋勞工”在2000多年前已來到中國腹地,其意義猶如在埃及金字塔修建者中發現了東方人一般。

我發現,秦陵地宮能保存下來,主要是有一道“防水大壩”,也就是地下那道規模宏大的阻排水渠。阻排水渠其實是堵牆,底部由厚達18米的防水性強的清膏泥夯成,上部由81米寬的黃土夯成,正好擋住了地下水由高向低滲透,有效保護了墓室不遭水浸。這一套阻排水渠與都江堰有得一比。

地宮的建成本身就說明了排水系統的成功,而阻水系統更是經曆了2000多年檢驗。我的考古隊通過自然電場法和核磁共振法測出,在所推斷的墓室和地宮範圍内為不含水區,而阻排水渠外測的相同深度為含水區,從而證實這個地下阻排水工程迄今仍然在發揮着作用。這就應證了當年班固在《漢書》中所言的“下锢三泉”。

大家都知道,秦始皇陵地宮中設有防盜機關。但要問有哪些防盜機關?卻沒人能說清楚。其實,秦始皇陵地宮的周邊填了一層很厚的沙子,形成沙海。這沙海就是秦陵地宮的第一道防線,使盜墓者無法透過挖洞進入墓室。

秦始皇陵中還設有暗弩,在墓門内、通道口等處都安置了這種觸發性武器。當盜賊進入秦陵觸動機關時,就會被強弩射死。與暗弩配合的機關還有九宮八卦陷阱,盜墓者即使不被射死,也會墜落陷阱摔死。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