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合硯聽見冉拾的話很是疑惑,“我怎麼……”
他怎麼騙他感情?他們都不是女生。
就算自己是女生,他也不會……
思緒忽地一停。
他不會嗎?
江合硯在這一瞬間抓住了一個怪異的點,那個點一直卡在他心底的某處角落,直到現在終于被他抓住了一點影子。
他凝住心神,繼續想了下去。
如果他是女生,他會想要騙冉拾的感情嗎?
他用手掌根部抵住額頭,逼着自己去追那個影子,他想找到答案。
他順着那點零星一點一點地往下捋,不停地反複問自己,最後答案出現的那一刻令他怔愣了好一會兒。
他不會去騙感情,但他會想要得到。
為什麼想得到?
因為他覺得,他要是作為一個女生,一定會喜歡冉拾。
他要是碰上這麼一個男生,一定會去争取,如果能得到回應,他一定會珍惜。
當然,他不止想了這個,他還想了如果冉拾是女生的情況。
答案竟然是一樣的。
性别差異下,他得到了喜歡冉拾的結論。
那麼回歸現實呢?
性别相同的他們,他對冉拾又是一種什麼感情?
從相遇的那一刻起,冉拾就在吸引着他,然後他不受控地、不由自主地會刻意去關注所有跟他相關的東西。
他欣賞他在意他,也想關心他了解他幫助他,即使他對自己是冷漠的疏離的。
冉拾就像是在這個寒冬裡結成的冰,但即使是冰他依然忍不住地想要去靠近,他甚至會想去用自己的溫度去捂化這塊冰,可這塊冰是冰棱的形狀,他不會讓自己融化也不會讓自己的棱角消失,他始終維持着自己的尖銳。
但這樣的他卻更加得令他動容心軟。
這是怎樣的一種感情呢?
不是喜歡嗎?
不對,是喜歡,但好像又比喜歡更重一些。
他想到這裡,突然發現,一開始他糾結的性别問題似乎早已經不重要了。
不管他們是什麼性别,不論他怎麼去假設求證,得出的結論隻有那一個。
隻要是冉拾這個人,那麼他對他就隻會存在一種感情。
在實實在在認知到這一點後,茅塞頓開和慌亂無措兩種情緒在胸腔一起炸開,江合硯隻覺得自己的腦子裡轟鳴一片,他什麼也想不起來,什麼也感知不到,隻知道自己此時此刻,就從這一秒開始,他喜歡上了一個人。
一個比自己小四歲的男生。
“亂說的,跟我打遊戲用變聲器的你不是第一個,沒事。”
冉拾的聲音依舊淡淡的,但是聽在已經明白自己心意的江合硯的耳朵裡,格外讓人心動。
原來喜歡的人說出的話都如同仙樂。
江合硯抿了抿唇,張口想說些什麼,卻驚然發現自己居然緊張得發不出聲音。
他清了清喉嚨,好不容易找回了聲音。
那經過變聲器轉換發出的聲音沒讓冉拾介意,自己先介意上了。
很想用自己的聲音跟他說話,很想用真實的自己面對他。
可現在沒辦法。
他怕自己真的坦白出來,冉拾生氣了會不理他,連這場交易都會作廢。
這個遊戲是現在他們唯一産生聯系的地方。
他不想就這樣斷了。
“我不會騙感情。”他隻能先替自己辯解,“我對待感情會很認真。”
然後等了一會兒才又聽到冉拾的聲音,“是嗎?”
江合硯對着電腦點了點頭,點完後才意識到對方怎麼可能看到。
他深吸了口氣又呼出來,鄭重地肯定道,“是。”
冉拾那邊似乎不以為意,“那挺好。”
說到這兒,兩人的話都終止了,隊伍語音裡隻能聽到對面淺淺的呼吸聲。
江合硯覺得自己大抵是魔怔了,他竟會覺得就算他們兩人都不說話也沒關系,一直聽着冉拾的呼吸聲,他也很知足。
但是一直這樣肯定不現實。
冉拾打破了沉默:“繼續玩嗎?”
江合硯這才回過神去碰電腦,中途還差點不小心把鼠标碰到地上,“玩、玩的。”
他手忙腳亂地點了準備,“我好了。”
冉拾卻突然問他:“你沖排名嗎?想打到多少分,什麼段位?”
“我都行,”江合硯懵了一秒,說,“你要是想打我陪你。”
江合硯聽到耳機裡冉拾像是笑了一聲,搞得他心跳都漏了一拍,“怎麼了?”
“沒,就想很問一下,你還記得你是我老闆嗎?不知道的還以為你是我請的陪玩。“”冉拾語氣中确實帶着若有似無的笑意,“還是說,你其實也在考慮做我這行,拿我當參考練手?”
也不是不行,但是隻想陪你。
江合硯心裡默默念道。
“如果不沖分的話,就先不打這個圖了。”冉拾說。
江合硯問:“不打這個……打哪個?”
“遊樂城。”
“好。”
他們進入遊樂城的地圖後沒過多久,江合硯就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
這裡的玩家雖然不少,但每次有人出現的時候幾乎都是出雙入對,而且毫無戰意。
他再一次發現了敵人,剛舉起槍,就發現準鏡裡的兩個目标正在對面樓頂擺愛心pose。
“……”他又默默把槍收了回來。
冉拾似乎是看到了他的動作,問:“怎麼不打?”
江合硯解釋道:“我現在開槍好像不太好。”
冉拾:“?”
“他們好像……”江合硯猶豫半天還是說出了自己的觀察,“好像都是情侶。”
沒成想冉拾直接印證了他的想法,“嗯,基本都是。”
江合硯聽後整個人怔住。
這裡基本都是情侶在玩,那冉拾帶他過來,是……什麼意思?
還沒等他想太多,他就聽到了答案:“這個圖的刷分沖榜的很少,沒什麼人會要你的人頭,也不會輕易被伏擊,你有足夠的時間去反應嘗試。科技城的節奏對你來說太快,你會不自覺畏手畏腳,被襲擊後會習慣性躲避,很少有機會自己出手,遊戲體驗會差很多,但這裡對你來說就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