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公的整體錄制安排曆時11天,從當前這一周的周四到第二周的周日,并在周日晚上進行正式的公演。
不過畢竟是位置測評,在正式開始分組選歌之前還有一些必要的環節,所以真正留給他們準備的時間還會少一點。
《摘星之路》節目的位置測評環節共分了三個大組,vocal組、舞蹈組和原創組。顧名思義,vocal組的表演基本就是純唱歌配上簡單的走位,舞蹈組則是讓選手提前錄音,在正式表演的時候隻跳不唱。
而原創組是要求同組的選手共同從寫歌開始完成整個舞台表演,包括可能的詞曲、編舞和舞台設計,在進行順利的情況下,節目組的老師最多給一點細枝末節的幫助。
最後能成一個什麼形式的舞台就全由他們自己來決定。
所以他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填大組的分組志願。按照上一季的模式,在填寫好志願之後,會由pd和導師組對人員進行二次的調整——畢竟每個大組都有人數限制,他們第一輪的一志願選擇并不一定能符合人數的要求。
而在二次調整完成後,每組内的成員就将按照一輪投票的排名依次确定自己的選歌。
但今年節目組或許是出于為了增加節目效果的考慮,pd和導師組還是會對大組的選擇進行二次的調整,但具體的分組将不會按照一輪排名的順序。
“在大組劃分确定之後,”陸祈站在講台上,對着下面的練習生們念規則,“各大組内成員将通過現場比賽來決定選歌的順序。”
“不是吧?”有人開始迷惑了,“不按排名來了?”
“比賽什麼啊?”又有人問,“不會又是唱歌跳舞吧,那不如按照主題曲的成績來。”
“應該不是吧,”有人說,“估計是要整點娛樂性的,不然top還是top,就沒意義了。”
“上位圈的粉絲估計又要在節目組微博下面吵了。”還有人背着鏡頭小聲說。
事實上節目組肯定心裡有數,但凡練習生們有某項權利的獲取形式與人氣排名無關,上位圈的粉絲必然就會出來提意見。
或許考慮的出發點正是不能讓高人氣選手永遠擁有更高優先度的選擇權,齊路遙想。
不過原因倒無所謂,畢竟節目組才是真正制定賽程的一方,剩下的無論是選手還是粉絲,都是在這個賽程中去發揮,所以這種微詞對節目組的決策根本不會有實質性的影響。
“很簡單的形式,不要多想哦,”陸祈說,“現在把志願卡發給各位,請各位在下午三點之前填好志願卡交到這裡,沒有及時交的選手會面臨随機分組,所以一定不要忘記。”
這個環節和齊路遙沒什麼關系,畢竟他現在的處境是待定區,所以就變成了舒卓然去哪組他去哪組。
之前就确定過,舒卓然肯定是要選原創組的,畢竟初舞台的歌都是自己寫的,不去原創組完全沒有道理。也同樣是因為這個原因,即使原創組報名人數超标,他被刷下去的可能性也不大。
同樣可以預料的是,靳羽多半也會選原創組——某種意義上他算是整個節目最适合這個組的人之一了。
而現在月河的另一位存活選手葉文帆和他們的室友陳錦行估計都是去vocal組的,本身一公的《Afire》這個舞台設計就略微更偏重于舞蹈一些,所以二公就是個很好的發揮自身優勢的點。
大熱選手估計選原創的不會少——本身原創組發揮好了就是最容易吸粉的,所以很多創作能力不差的都會一選原創。
但這同時也是雙刃劍,經驗來說,實力比較差的選手選原創的可能也是最大的,畢竟唱跳都不夠出彩,不如選自主性更強的組。
所以也不是所有人都會更傾向于原創,尤其是對于對自身創作能力沒有十足把握的選手,或者本身排名比較危險的選手,選擇自己擅長的更穩妥的組,創造一個大概率能表現好的舞台,也不是一件壞事。
全場的練習生大多在沉默地思考,也有早就想好的人絲毫不帶猶豫地交了表。
舒卓然就是最毫不猶豫的那批人之一,齊路遙看了一眼,他填的是“原創-vocal-舞蹈”的順序。
完全不出所料。
陸祈和現場的工作人員一起發完志願表之後,就算是自由活動的環節了。選手們大多交完表後也沒急着離開,畢竟現場有攝像頭拍着,即使交過表之後已經沒有任何話題度了,鏡頭這種事都是能蹭則蹭的。
直到大部分人都交完了,大家才陸陸續續離開。
-
“各位,開始二次分組吧。”下午四點,陸祈打開小研讨間的攝像,再招呼着拿到一輪志願填報的導師組開始他們的這部分工作。
選組表總共58張,塗塗改改看上去萬分猶豫的不少,但倒也沒人真的會放棄這一選擇權。
小組的劃分總共是12個組,根據今年選手的整體狀況,定下來的是舞蹈6組,vocal4組,原創2組。當前的選手加上待定區是64人,劃分到每組就是5人或6人。
幾個人一人一疊,很快就把所有的志願表按照填報的順序分成了六部分——不過還有些選手,估計是鐵了心想去某一組,三個志願都填的同組。
“超标最嚴重的還是原創組,”本身在上一季就擔任pd的陸祈對這個一輪志願填報的結果完全沒有任何意外,“不考慮待定最多留下10人,填過來的有14人,舞蹈組也填了32人,都是需要往外排除選手的。”
“來讨論選人吧,”陸祈說,“先從原創組挑幾個人出去。”
“你們選吧,”賀白澤伸手關掉攝像說,“我就不參加了。”
“不是吧你?”陸祈确認了一下攝像确實沒開,然後就一臉莫名其妙看着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