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直接跟着許月白去了錄制基地的會議室。
進去之前,許月白說,說話的時候,請務必保持态度強硬,陰陽怪氣都行,千萬不要妥協。
雖然和預想的叮囑不太一樣,但也能理解,所以兩人當即就點點頭,答應了。
隻不過,坐下來聽了幾分鐘,齊路遙就意識到,他們還真沒什麼能說的。
主要是聽其他人講。
倒也不是兩人的話術真的差到無法參與交談的程度,隻是場内的每一句話都是實際的利益交換時,他們唯一能給出來的籌碼隻有“可能性”三個字。
夠熱血,但也顯得太虛無缥缈了一些。現在總歸是沒到需要的時候。
小會議室裡總共就六人。
一個節目組的,兩個未來出道團運營公司的,加上月城三人。
因為每家公司都會不止一次談條件,自然也沒必要擺出多大的陣仗,有人對接就行。
未來會運營出道團的公司名叫Fanctar,俗稱閃星,和風河視頻保持着長期合作關系。從風河的各類節目中出道的藝人,不少都簽到了閃星名下。
也有直接簽到風河本體的,主要是為了彰顯重視程度,他們的rap導師蘇界就是一個例子。但風河畢竟主營不在藝人運營上,蘇界也是靠的挂在風河名下的獨立工作室。
——所以才會被網友嘲是風河視頻的親兒子,哦不是,是親爹。
總之,順理成章地,閃星也會介入出道位的談判中。
畢竟決賽結束後,風河就可以直接當甩手掌櫃了,未來的團資源都是靠閃星,所以後續資源置換的對象也主要是他們。
當然,這句話隻是對要争出道位的齊路遙而言。
葉文帆人氣還夠不上前7,月城自然也沒能力去争。但畢竟是大爆綜藝的決賽圈選手,借勢從風河手上要點後續資源,理所應當。
交談也主要是圍繞這些進行的。
雖然前幾次談話齊路遙都不在場,但也能聽明白。
如同許月白所說,他是有所謂“家産”的。
月城這公司一直糊,原因是多方面的。許月白自己是正統練習生出道,轉戰創業道路後,自然還是想按正統路子發展,讓員工先練習幾年,等實力足夠再推出道。
齊路遙自己之所以會簽月城,一方面是因為R市重教育輕娛樂相關産業不發達,但他又得留在R市上高中,另一方面就是許月白的所給出的态度。
在15歲的齊路遙看來,急功近利遠遠比缺少資本更可怕。确實有公司承諾很快就能推出道,但短平快的模式,總讓他覺得自己像是大規模投放的試驗品中的一員。
還是零成本的那種。
不得不承認,随着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短期的營銷和資本發力,确實推火了越來越多能力本質不足的藝人。
但這背後的失敗者更多——幸存者效應下,很多人會産生我上我也行的錯覺,等真上了才發現,那确實隻是錯覺。
因此,比起運氣,彼時的齊路遙甯願相信自己的真實潛力,甯願相信自己真的能積累到可以立足的實力。
不過,這種從一開始就試圖平穩發展的公司,其實大部分也失敗得無聲無息,大多因為長期的入不敷出外加内部矛盾。成功的反而是少數,星世紀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從12年成立到16年叉團出道,中間四年可以說是悄無聲息。
許月白的原團dreaming雖然又糊又塌,但在那個偶像行業還不發達的時候也搶占了一些市場。在解散後,倒是給許月白本人的創業之路帶來了一定的前期資本和人脈,讓月城不至于垮掉。
至于内部矛盾……這類有理有據搞理想主義的公司裡,想一夜成名的人都呆不久,最後運氣好,留下了一群願意試試的。
後來許月白感覺時機成熟,準備在去年初把他們組團推出來。當時月城的少年們,論實力可能說不上頂尖,但也足夠面對市場的第一輪考驗,擁有去尋求進一步快速成長的機會——畢竟,真實的舞台和觀衆才是蛻變最好的催化劑。
沒想到風河引進了國外101系選秀模式,辦了摘星之路這檔節目。于是兩相比較外加連續若幹天内部會議後,計劃暫時擱淺。直到他們來了星2。
齊路遙偶爾也覺得人生的道路充滿着各種陰差陽錯。
如果月城真準備在去年年初推團,他反而可能會猶豫。那時是他本科的第一學期,剛處在内心迷茫和不确定性最爆炸的階段。
——他其實并不是一個瞻前顧後的人,畢竟從小面對的是自由的環境,想學文就學文想轉系就轉系,人生道路抉擇也都不是靠的反複猶豫考察。
但當偶像不一樣。這不是他一個人的事,也就注定了是一條越往前就越無法回頭的路,當前的自由選擇,造成的結果可能是需要抛棄未來的自由。
于是,重新想清楚的現在,對于他來說,或許才是最好的時機。
說回家産。
許月白家裡人是經商的,領域和娛樂行業無關,但至少有錢。隻不過他年少叛逆,想一個人出來獨自發展,便自顧自切斷了家裡的經濟支持,并且拒絕了後續的不少幫助。
而此時此刻,不知道是出于什麼想法,那些長久以來和他沒有聯系的資本,居然也成了他用來談判的工具之一——直白地說,就是許大老闆轉頭求助了家裡。
畢竟風河的母公司很出名,什麼領域都涉及一點。
“齊路遙,你有什麼想說的,”齊路遙本人的思緒被突如其來的點名打斷,說話的是閃星兩人中的一個,“你覺得你有什麼和Fanctar簽約的價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