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
明天就要請客,今天晚上相熟的村民們都會來幫忙,這會兒她家的院子裡放着不少桌椅,農村辦席就是這樣子的,桌椅闆凳不夠都是管鄰居們借一借,大家都習慣了。
“二丫姐,廚房裡有要幫忙的嗎?”梅花懂事的開口,農村人在家裡辦席,要準備的東西都不少。
“謝謝梅花,都準備的差不多了,你們兩去玩吧。”這兩天她和趙建國天天往鎮上跑,也在村子裡到處和别人家置換,終于把辦席要用的材料準備齊全。
今天将各種食材進行細緻的加工,明天到點了直接制作就行,就不必忙的手忙腳亂。
第二天中午十二點,韓明熙家的院子門口準時響起陣陣邊跑噼裡啪啦的聲音,暗紅的鞭炮紙碎了一地,配合着大門和窗戶上的紅色“喜”字,映襯的非常喜慶。
到點吃飯,衆人舉筷相望,村裡人能吃上的肉的日子畢竟還少,男女老少都盼着這一口。
熱氣騰騰的菜品菜品陸陸續續端上桌子,引得衆人口中不斷分泌唾液。
這次的菜品由韓明熙一手制定,再和李明秀和趙建國反複商量後敲定下來,當然也沒忘記三丫的意見,一共八道葷菜,四道素菜,裡面兩道炒菜兩道涼菜,再加上兩道湯品和瓜子糖果。
在農村的宴席上,已經算是頂頂好的席面了。
最先上場的菜分别是梅菜扣肉、雙椒雞塊、紅燒肉、松鼠桂魚和一盤子賽螃蟹,梅菜扣肉香氣四溢,顫顫巍巍的豐腴肉塊夾着鹹香适口的梅菜幹,看着就好吃,這時候的人肚子裡都缺油水,沒人會嫌棄肉肥,反而是瘦肉更便宜。
但韓明熙家席面上的梅菜扣肉又不像傳統做法,而是先将肉中的肉耗一些出去,将肉稍微炸過片刻,再加上梅菜幹上蒸籠,做出來的梅菜扣肉香嫩豐腴,又恰到好處,多吃幾塊也不覺得肥膩。
她們本地氣候濕熱,所以大家都喜食辣椒,韓明熙采用兩種辣椒,一種辣度偏高辣椒籽多皮厚,另一種辣椒肉厚但辣度一般,将蒜瓣,花椒和家裡自制的辣椒醬煸香,放入滑嫩易熟的雞塊,最後加入大量辣椒爆炒,廚房頓時一股逼人的嗆意。
這道菜别提多下飯,滿滿的鍋氣,一口入味鮮嫩的雞肉,一口米飯讓人忍不住吃兩大碗,不知不覺中涕泗橫流,又大呼過瘾。
紅燒肉和松鼠桂魚不是他們當地的菜色,這兩樣是韓明熙結合後世的做法,顧及到小孩子舌頭嬌嫩,特意做的。
濃油醬赤的紅燒肉,瘦肉已經炖化用筷子輕輕一扒拉,便變成絲狀,肥肉更是入口即化,滿嘴留香,很快盤子就一掃而空,會吃的人用勺子舀起湯汁拌在米飯裡,當真是給金也不換,
酸甜可口的松鼠桂魚不僅孩子們喜歡,年紀大老頭老太太也吃的見牙不見眼,她們這裡臨海不缺魚,不過這次用的魚确實冷水河魚,肉質更緊實,配上酸甜的番茄醬,讓從沒見過這道菜的孩子們當成了新奇寶貝。
至于賽螃蟹,更加簡單好吃,農村最不缺的就是土雞蛋,李明秀提前腌制的鹹鴨蛋正是流黃出油的最佳使用時機,油溫三成農家土雞蛋的蛋清放進去慢火推開,然後撈出放入鹹蛋黃,直到鹹蛋黃冒出細膩甜蜜的泡沫時,加入雞蛋黃,最後加入醬油、米酒,醋和生粉姜末,炒熟後蓋在蛋白上。
一道鮮美,酷似蟹肉的家庭版賽螃蟹就做好了,原本還有人嘀咕,簡單的炒雞蛋放在席面上是不是太敷衍,一口賽螃蟹下去,險些鮮掉眉毛,再也沒有人質疑韓明熙家的席面。
廚房裡忙的熱火朝天。兩個竈台就發揮了很好的作用,不至于忙不過來。三丫和梅花也沒有落桌忙着端菜。
“二姐,桌子上的菜吃的差不多了。”三丫時時刻刻盯着桌面,她們家請客是大事情,可不能讓人等着沒菜吃。
“行,這三道菜可以上了,你去問問你建國哥,他那的菜能不能出鍋了。”
用料紮實的醬香蹄髈一上桌,霸道的香氣和誘人的賣相,瞬間吸引全桌人的目光,韓明熙特意選用後世吃到過的特别口味——虎皮,來制作這道美味,經曆三炸後鹵。
每炸一次就放入冷水中降溫,重複三次醬香蹄髈的表面浮起大小不一緻的泡泡,最後倒入鍋裡,加入蔥姜八角香葉,白芷豆蔻,幹辣椒和黃豆醬以及冰糖進行鹵,口味比傳統的鹵肉吃起來更添加特别的風味,看着有些怪,吃到嘴裡卻是讓人停不下的口味。
接下來是普普通通的農家炸小魚,韓明熙搭配做了幹鍋,沒有後世的鍋也不要緊,做熟放在盤子裡是一樣的,酥脆彈牙的油炸小魚,配上炸的幹幹的土豆條,洋蔥,紅薯片等配菜,也一道下飯利器。
這麼多道好吃沒見過的菜色後,下一道菜更是重量級,三丫剛端出來,孩子們高興的拍起手掌,比過年還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