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年前,姜齊在般若台上自毀神骨,為幽都山的魔族百姓鑄造了一條永不幹涸的靈泉。
之後他便仙軀散盡,重新做回了最初那團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混沌之氣,恣意的飄蕩于凡塵俗世。
雖然往日種種有悲有喜,有厭有戀,确實是叫人難以忘懷。
但既然決定了要離開,姜齊便沒打算再糾結于那些虛無缥缈的前塵往事。
可他不知道的是,早在佛祖點化他之前,他的命數其實就已經和萬年前的一樁舊事捆綁到了一起。
他早就被卷入了一場曠世因果之中。
所以在人間飄蕩了沒多久,原本對自己的找尋一直避而不見的佛祖,卻反而是找上門來。
在佛祖的口中,姜齊知曉了一段不為人知的往事……
萬年前,第一次神魔大戰伊始,魔族意欲擴張領土,所以率領衆魔将打上神界。
但神族向來求和,本意是并不願意與魔族産生沖突的。
所以在兩軍陣前,和談的書信被捆綁在箭矢上,由領軍的神将射往魔族陣前。
可誰知道,那時候一團不知從哪兒飄過來的混沌之氣蒙住了神将的眼睛,以至于神将在射出箭矢的時候,一時眼花找錯了方向。
再加之當時魔族将領并無防備,等發現了的時候,神族的這一箭,已經硬生生的刺進了魔主胞弟的胸膛裡。
他死了。
這陰差陽錯的一箭,緻使神魔兩界的和談再無回旋的可能,所以一場大戰也由此一觸即發。
那場大戰足足打了三百多年,神魔兩界皆是傷亡慘重。
如此兩敗俱傷之下,最後還是由雲霖的的父親舉上古玄鳳全族之力,請下無邊神火,并以自身神力為封印,将魔族餘孽全都囚困于幽都山,才了結了這場戰事。
而那抹所謂陰差陽錯路過,然後緻使大戰爆發的混沌之氣,據佛祖講述,便是姜齊未被點化前的真身。
“雖為無意,但因果早已天定,帶你回神界,原是望你潛心修煉褪盡一身罪業。可有道是緣起緣滅,因既由你起,果亦由你收,生生滅滅,天意難違,故此,你注定還是要卷入這場神魔之間的糾紛裡來。”
在佛祖訴說的那段往事裡,姜齊知曉了戰事雖不是自己的原因而挑起的,但自己在其中也算是不可缺少的一個因素。
魔族有錯,神族亦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然塵事已往,戰事已消,唯留下幽都山的一衆魔徒萬年囚困不得善終。
這是前塵因,要想救他們出苦海,必然得找出這後世果。
而姜齊就是這其中最為關鍵的一環。
這是他的劫難。
所以這場宿世因果,他沒有撒手不管的理由與立場。
神界他不願再踏足,于是在佛祖的幫助下,姜齊去到了仙界。
仙界是處寶地,這裡的仙人們多數都是下界飛升而來,頗具趣味。偶有一些吸納天地精華在仙界孕育而生的仙子,也是格外随和。
姜齊喜歡這裡。
他成日便飄忽成一團在天界閑逛,昨日遊了百花園,今日又到觀星台,明日還要到天池邊賞睡蓮。
而這一來二去的,他也慢慢和天界的一些仙人們熟識了起來。
那日,他照舊去天池邊閑逛,忽然聽得蓮花叢中傳來一陣輕喚。
“你是哪來的小孩呀?”
姜齊張望了一圈,才見最高聳的那朵蓮花花芯裡跳出來個仙女。
“我是凡間來的。”
那仙女初見拇指大小,朝着姜齊飛來的時候,體型逐漸變大,行至姜齊跟前,已然是一個容貌清麗的鄰家姐姐摸樣。
她繞着還是一團灰蒙蒙氣體的姜齊轉了一圈,“雖有仙形,但連身體都沒有幻化出來,這也能登上仙界嗎?”
姜齊說道:“仙子有所不知,我本體乃是混沌真氣,若不借由旁物,除非得大道成神,否則是不能靠自身幻化人形的。”
“還有如此奇哉怪事。”
蓮花仙子啧啧稱奇。
據她講述,她是這天宮之中靈氣涵養而生的蓮花仙,天宮初建之時便已經存在,這天池裡所有的蓮花都是她的真身所在。
所以身軀于她而言簡直不要太多。
她與姜齊聊得投機,知曉姜齊不能化形的原委後,便主動借了半蒂助姜齊化形。
自那以後,蓮花仙子便多了一個孩子,天界也添了一位小蓮仙……
……
用過晚飯後,姜齊躺在了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