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排到小葉子,姜南神色為難,甚是不好意思,道:“實在是沒想到第一日能有這麼多客人,狼牙土豆和涼皮都售空了。”
小葉子當然瞧見剛才的情況。
能在清江書院念書的,家中多少是有存銀的,不乏也有學識淵博,家中清貧的,但這小攤所售賣的吃食,算不得昂貴。
小葉子神色沮喪,他可是跟公子說一定能買到的。
“這位小哥兒,你真是來遲了,小娘子的攤子,好得不行。”
“是啊,清江書院的李大儒都誇這好吃呢。”
姜南聞言,也露出笑容。
她适才估摸着時辰,開始炸土豆,學子下學,不少人都往這邊走,初時停留的人寥寥無幾。
書院這邊的攤很多,突然多出一個,往來匆匆,心中隻有學識的學子,卻不将這些放在心上。
好在姜南的攤子,油一熱,一炸,味道一出,再加上幾聲吆喝,就能吸引了來往的目光。
随着吆喝聲,有人上前詢問。
不過眨眼,姜南攤前出現一位身着交領袍衫,束發以帶,須眉堂堂,氣質儒雅。
“不知小娘子這炸的是何物,作何賣?”
姜南瞧着這人的氣質,很明顯的儒生,說話也是文質彬彬的,禮貌溫和。
“這位儒生,我這炸的是狼牙土豆,小份三文,大份五文,香辣軟糯,可要來一份?”
姜南手上動作未停,把炸得金黃的土豆翻面,另一面翻過來,一下就看見被炸得焦黃焦黃的土豆鍋巴。
大儒從未見過有人會把土豆用來這般油炸,他倒是好奇這味道。
“還請小娘子給我來一份三文小份。”
“好嘞,您稍等。”
姜南手腳麻利,鏟起三文的份量,快速又娴熟地放調料。
大儒目不轉睛地看着姜南的動作,心道,這小娘子心思倒巧。
他看着大碗裡金黃的炸物,三兩下變得紅豔豔的。
姜南把做好的狼牙土豆遞給客人。
好在姜南這裡有多餘的木竹碗。
大儒倒也不講究,端着姜南給的,當即就嘗起來。
軟糯辣爽,鹹香入嘴,野蔥的香味順其而上,不顯油膩。
炸得焦黃的地方,一咬酥脆響,焦香混着辣味,别有一番風味。
不多時,大儒後頭聚集了不少青衣書生,神色蠢蠢欲動,但都壓抑着。
“這味道當真是極好。”
“您吃着好就行。”
姜南又下了新鮮的土豆進去炸。
“不知這又是何物?”
那位大儒指着敞開的涼皮問。
“這是涼皮,還是與狼牙土豆一樣賣的。”
“那這個涼皮也給我來一份三文的。”
“好。”
等大儒誇贊散去,姜南滿意地把六文錢放進竹筒,還沒等她繼續吆喝,忽然,一窩蜂的人擠上來。
這可把姜南和沈安吓不輕。
姜南趕緊出聲:“各位學子不要着急,小攤簡陋,油熱傷人,切莫要小心些。”
話音一落,正往前湧的學子,果然停下來。
動作是停下來了,可嘴是得了空閑。
七嘴八舌地開始問:“小娘子,方才李大儒買了什麼?”
“方才李大儒買的吃食能來一份嗎?”
“李大儒······”
姜南一時間都被問懵住,什麼李大儒,哪裡來的大儒,難不成是方才來的那位儒生。
她定定神,趕緊出聲,隻道不清楚李大儒是誰,不過适才确實來了一位氣質了得的儒生,說完又介紹自己攤上的狼牙土豆和涼皮。
一直到她備的土豆和涼皮賣完,姜南才停手。
聽着滿意買到吃食的學子,開心地離開,沒買到個個都喊她明日多備些。
姜南也算是體驗了一把“名人效應”。
“明日小娘子可還要出攤?”
攤上已經沒有東西可賣,小葉子隻能詢問姜南下一次出攤時辰。
“要的要的,明日辰時末一定能出攤子的。”
姜南把攤子收拾好,又去添了貨,買了些冰糖塊,去肉鋪買排骨。
姜南路過藥堂買了八角、桂皮這些香料。
兩人收拾好東西,推着闆車往家走。
等兩人回到家,已經是申時末了。
村路上,人少,這時候大多在地裡或是河邊打水洗衣。
“阿娘,我和小安回來了。”
周氏正好把涼粉做好,她正洗紫蘇葉呢。
“小南,小安。”
周氏去碼頭賣桑葉涼粉,未時就歸家了。
她還擔心姜南和沈安,她回家先上山采桑葉,把明日的涼粉做好,又采了紫蘇葉,準備晚食用來炒雞蛋吃。
姜南招呼着家裡人關門進堂屋。
周氏曉得她的意思。
她一坐下,臉上的笑意收都收不住。
“小南,我今日賣涼粉得了一百五十文呢。”
“真的?阿娘真了不得。”
姜南兩日沒去碼頭,她還怕别人已經做出來,沒什麼賺頭,沒想到還能賺百來文。
“娘哪有什麼了不得,還不是你做的涼粉好吃。”
“阿娘,不說這個,您猜猜我和小安今日在縣上出攤得了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