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瑞王的信印……”秋玹章接過一看,頓時挑了眉頭,“你從哪弄到的?”
紀宇将事情的經過複述了一遍,滿臉期待地看着自家老闆:“怎麼樣,是不是很機智~”
“幹得不錯。知道放長線釣魚,不愧是本宮的侍讀,就是聰慧伶俐。”秋玹章毫不吝啬誇獎,說完還順手掐了掐小孩的臉蛋。
紀宇無端被襲,掙紮地把自己的肉肉搶救回來,“殿下,乃幹啥啊!”
“哈哈哈,還是太瘦了。”秋玹章逗完小家夥,繼續說起拓印的事情,“有了此物,無疑是掌握了瑞王的一個軟肋,用到恰當的時候,會有意想不到的威力。”
“對殿下有用就好。”
“一直以來都是小鲫魚你助我良多。”秋玹章笑着看向紀宇,“以後的路,估計也要多辛苦你了。”
“這才是屬下的價值所在啊。”紀宇對自己的定位十分清晰,996的打工人,和老闆各取所需而已,找刺激嘛,又不寒碜。
秋玹章一直都知道這個小孩對自己是滿心赤誠,隻是每次直面這樣的情誼,都覺得有些愧疚。他竟然利用這樣一份純摯的感情……哎,隻能在以後的日子裡照顧的再周全一些了。
宣州赈災,因為沒有了上面的桎梏,所以各項計劃得以飛速的在全境鋪展開來。
經過一個月的努力,不但瘟疫得到了有效的扼制,甚至還新修水利,讓農人們能趕茬栽種一批糧食,大大減小了冬季可能缺糧的窘境。
這一番變化是誰造成的,百姓們看在眼裡,也記在心上。在秋玹章一行準備離開的時候,成千上萬的百姓自發來到官道兩旁,專門來為他們送行。
這個村出幾筐粟米、那個村拎來幾隻山雞,不論多少,不論貴賤,一點一滴中都是人們最真實的謝意。
秋玹章看着面前那一張張質樸的笑臉,眼眶不由有些酸澀。
天下百姓,所求不過是個安樂祥和的日子。可這樣美好的願望,卻總是難以實現。天災、人禍、苛政、重稅,豐的是上位者的錢袋,苦的卻是這芸芸衆生。
“諸位父老鄉親的心意,玹章心領了。隻是大難剛過,這些東西諸位還是帶回去吧。待玹章回去上書皇帝,定會給宣州百姓留足修生養息的時間。隻盼來年風調雨順,我大亞百姓都有一個好的年景。”秋玹章深揖一禮,揚聲說道:“玹章就此别過,諸位鄉親莫要遠送了!”
随着羅江揮動缰繩,馬車的車輪徐徐轉動起來。和來時的陣型不同,這次隊伍由秋玹章的馬車打頭,其餘将士則都排列在後,看起來格外肅整,又分外莊嚴。
列隊的士兵步伐齊整,踏地之聲如地龍震吼。待隊伍遠去,被震懾住的百姓才回過神來,跟在後面相送十裡,才将将止住腳步。
隐在附近保衛安全的陳鶴看到這一幕,不由和手下感歎:“沈将軍的這個兒子不簡單。若是最後能夠得位成功,這大亞,怕是要有一位中興之主了。”
*
車隊一路北行,與去時相比,回來就要快得多。不到十天,便已經能隐隐看到玉峰山的山頂。
紀宇百無聊賴地躺在車頂上吹風,正好有一片落葉飄到眼前,他看着樣子好看,就拿給自家老闆。
“殿下,你看這葉片長得像不像蝴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