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淩晨三點多,甯凝就和蕭母起身開始準備。
這幾天天氣大好,如銀盤般的滿月挂在半空中,月輝灑滿院子,不用點燈就能看的清楚,甯凝心下慶幸,直接将泡豆子的桶提到院中,和蕭母合力磨豆子。
等到天光微亮,各項準備工作已經就緒。蕭延朗也爬了起來,昨晚甯凝鄭重邀請蕭家小子來豆腐檔幫工,這小子非常興奮,一大早根本不用人叫,早早就穿好衣服候着了。
甯凝用早已準備好的,白紗布縫制的棉褥把放豆花和豆漿的桶都包起來,這兩樣就是冒着熱氣的時候吃着才香呢,沒有儲藏設施,就用最簡單的方法盡量保溫。
她又另備了一個筐子,将昨晚熬好的鹵汁、家裡的幾副碗筷和各種配菜裝起來,收拾妥當後,就準備帶着蕭母和蕭延朗去鎮上擺攤了。
“等等。”蕭延昭拿着一副面巾走了出來,默默将面巾遞給了甯凝,“還是帶上這個吧。”
目前孫恩還在為禍鄉裡,他的爪牙在各處暗訪,替他物色美人,甯凝容貌明豔,就這麼直接在鎮上晃蕩,實在太危險了。
甯凝則想到了那天在鎮上遇到的鄭員外,那色眯眯、不懷好意的眼神,她隻要回想起來就汗毛倒豎,此時自是連忙接過蕭延昭遞過來的面巾,略帶感激地點了點頭:“還是你想的周到。”
囑咐蕭延昭看顧好小妹後,甯凝一行三人就挑着扁擔向鎮上走去。
今日隻磨了五斤豆子,出了大概十五斤豆花和五斤豆漿,不算很重,因此三人幹脆步行去鎮上。
等到了桃李鎮的西市,甯凝才發現賣早點的攤子還不少呢,多以各種餅子為主,甚至還有賣粥的,她忙招呼蕭母來幫忙,在西市口占了個地方擺攤。
這西市就一個入口,出入都要經過這裡,人流量最大,要不是今天來的夠早,這位子也輪不到她們。
将東西擺好後,甯凝戴好面巾,就動手先調了一碗豆花,将今早特意加熱過的鹵汁澆了上去,為了“先聲奪人”,她甚至不惜重金買了點香油,此時和鹵汁一起,滴了幾滴到碗中,又撒了一小撮蔥花和炸好的黃豆提味兒。
香油的香味和鹵汁的香醇,配合着豆花中特有的清香,飄出老遠。很快就有人來攤子前圍觀。
甯凝忙示意蕭延朗開始叫賣,自己也跟着吆喝起來:“豆花,豆花,新鮮的豆花,營養又美味,保準吃了還想吃!”
蕭母一開始還有些扭捏,但是想起家中的外債,又看到甯凝活力滿滿的樣子,也跟着叫賣了起來。
蕭延朗叫的特别起勁兒,小男孩清脆的嗓音在市場中穿透力極強,漸漸地,圍觀的人越來越多。
這豆花是個新鮮玩意兒,圍觀的衆人壓根沒見過,有個四十多歲的大叔就開口問道:“這白花花的,是啥呀?真的可以吃?”
甯凝忙接口:“是豆花,我家祖傳秘方制作而成的,新鮮美味又營養。”
“豆子做的?怎麼完全不像呢?”
甯凝笑着點頭:“是豆子做的,要不您嘗嘗?”
那大叔看起來家境頗為殷實,也沒問多少錢一碗,直接叫來一碗,說是嘗嘗鮮。
甯凝忙重新在桶中刮了一碗熱騰騰的豆花,将那醬料加的足足的,撒上蔥花和豆子,遞給了他:“三文錢一碗,您嘗嘗看。”
那人試探着吃了一口後,就連聲誇贊:“好吃!”
鹵汁的香醇被豆花本身完全吸收了,白嫩可口的豆花再配上炸的酥脆的豆子,确實讓人垂涎欲滴。
那大叔說了一句後就再也顧不上說話,呼噜噜地就在攤位邊上吃完了一整碗豆花。
甯凝忙又把豆漿端出來,推銷道:“這是豆漿,熱乎乎的,香醇又有營養,原味兒一文錢一碗,若是要加糖,則是兩文錢。”
這也不能怪她價格翻倍,要知道這時候的人們還沒徹底掌握制糖的工藝,白糖可是頂貴的東西了。
那大叔吃完了豆花,甚至連鹵汁都喝得幹幹淨淨,此時正是心滿意足,幹脆地又掏了兩文錢要了一碗甜豆漿。
熱乎乎的現磨豆漿下肚,他隻覺得周身都暖和多了,通體舒暢,大呼一聲:“舒服!”
很快,圍觀的人群中有了第二個、第三個要吃豆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