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去的路上,蕭母幾次欲言又止,甯凝歎了口氣,直說道:“那個老頭是我大姐的相公。”
蕭母不太習慣背後說人長短,但是那鄭員外看甯凝的目光,實在太露骨了,她隻能含含糊糊地提醒甯凝小心。
雖然出鎮的路上遇到鄭員外讓人掃興,但是三人并沒有太被影響心情。
回到蕭家後,才發現蕭延昭帶着小妹挖了些蚯蚓,将後院的雞崽子喂了,又趁着日頭好,将衆人的床褥都搬到院子裡晾曬。蕭母看見兒子傷還沒好全就在幹活,趕忙催促他去休息。
蕭延昭笑了笑:“我現在的身體,也幫不上什麼忙,在家裡幫忙幹些家務也是應當。”
甯凝聽了倒是暗自點頭,這蕭家二郎倒也懂事,沒有那等大男子主義的毛病,覺得幹家務都該是女人的活兒,男人幹了就丢臉,想到這裡,不由又仔細看了幾眼,越看越覺得這蕭二郎還挺順眼。
蕭延昭似乎感到了甯凝的目光,回望過去,甯凝倒也不羞怯,笑着對他點了點頭,而後趕緊先把早上泡好的三斤豆子磨了,壓成豆腐,又把新買的豆子泡了十斤。
幾人這才坐下來算賬。
甯凝掰着指頭數道:“今兒早上一共賣出了七十五碗豆花,五十二碗豆漿,其中加糖的大約四十碗,我有些記不太清。”
“加糖的是三十八碗。”蕭延朗補充道。
甯凝有些驚喜:“你記性這麼好嗎?”
蕭延朗得意地笑了:“那可不?我從小就過目不忘的!你說是吧?娘。”
蕭母有些慈愛,又有些愧疚地摸了摸蕭延朗的頭:“這孩子确實天資聰穎。”可惜因為家裡遭了難,也沒有機會繼續讀書了。
“每碗豆花三文,每碗豆漿一文,加糖兩文,那這樣一共就是三百一十五文。”甯凝飛速心算道。
這下連蕭延昭都震驚了:“你怎地算的如此快?”
“額......”甯凝有些支吾,總不能說自己一個工科博士,算這種小學數學的口算題輕而易舉吧?
她眼珠子一轉,随口道:“那我也天生對數字敏感,無師自通嘛。”說罷,沖着蕭延昭做了個鬼臉。
“然後今天又花了一百五十文買豆子,另花了四十文買醬油香料和各種吃食,那麼今天剩下的應該是一百二十五文。”甯凝數了數錢袋裡的錢,确實分文不差。
别看辛苦了一大早,就掙了幾十文,但是這其中很多原料也并不是每天都要采購的,而且明日起多做一些,定然賺錢翻倍。
蕭母倒是覺得一百文已經很多了,自己去雜貨鋪搓一整天麻繩才得一文錢。而且這才第一天,後面隻要繼續努力,家中的外債說不定年底前就能還完呢!
甯凝用細麻繩将一百枚大錢串起來,讓蕭母放到木匣子裡藏好,剩下二十五文就帶在身上應急當零花。
其實這朝食生意說到底隻是掙個辛苦錢,甯凝的打算是先做一段時間,攢夠啟動資金,真正能賺大錢的項目,還應該落在她之前設想的制作香皂甚至洗面奶上。
但是這底張村實在太窮太落後了,香皂和護膚品制造的再精美,也沒有市場來消化,因此還是得把商路打開,走出去。
不過這些都是後話了,等先把豆腐攤子正式擺出來再說吧,今天賣的隻是豆花和豆漿,甯凝打算從明天開始,也帶上一點豆腐,試試水。
甯凝和蕭母一大早就馬不停蹄地起來幹活,此刻也确實累了,既然家中雜事蕭延昭已經做完,将豆花壓上後,甯凝和蕭母就回屋補覺。
待到快晌午,估摸着豆腐壓得差不多了,甯凝将石塊搬開,把白花花的鮮豆腐拿出來,試了試彈性和味道,沒什麼問題,就準備做一道黃魚燒豆腐。
甯凝一去草棚,就發現之前買的黃魚竟已處理妥當,去麟去腮,内髒也摘得幹幹淨淨,她望了望東屋,想來也是蕭延昭做的。
她割了一斤豆腐,切成片狀,方便入味兒,然後在沸水中焯了一下後撈出。又用另一口鍋燒油,待油燒到溫熱,就用手拎起黃魚的尾巴,順着鍋沿兒滑入鍋中煎,這樣能最大限度的避免鍋裡的熱油濺出來,并且可以保證整條魚受熱均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