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說甯凝和蕭延昭回到蕭家小院時,蕭母已經将院内打掃的井井有條,見她二人回來,忙詢問今日出攤的情況。
甯凝簡單将鄭記雜貨鋪同樣推出洗衣粉的事兒說了,見蕭母面帶憂色,又忙道:“那就是用澡豆磨成的粉,完全是在騙人呢!咱的東西好,不怕競争。”
蕭母是見識過甯凝搗鼓的洗衣粉的效力的,聽她這麼一說,心中稍定。
時候尚早,甯凝打算今天就把豆芽大批量地發起來。今日豆芽兒在食客中同樣反響火爆,經過這段時間的潛移默化,他們已經完全接受了這種“發芽的豆子”。
過幾天趁勢推向市場,反響應當會不錯。
她将木架子在廚房的角落裡支好,又拿出豆子用溫水泡上。
蕭母在一旁看得仔細,發豆芽這活兒不難,隻要控制好水溫和澆水的時間,就能十拿九穩了。蕭母不忍心見甯凝整日裡忙上忙下,豆腐她點不了,可是這做豆芽和做洗衣粉,她還是有信心的。
甯凝也明白蕭母的想法,于是,這一次泡的時候,每一個步驟都仔細講解,直到蕭母完全掌握了這發豆芽的方法。
兩人合力,趕在晌午前,就将六大筐豆芽泡好了。
午飯是涼拌冬筍,配蘿蔔炖排骨,還有一道海帶蛋花湯。一家人圍桌而坐,美美吃完了一頓家常飯。
飯後,蕭延昭趁着今日天晴,去後山溜達,雖然他口中說是去散步,但甯凝知道,恐怕又是想去探探地形,順便在山裡“尋寶”。
馬上就要進入寒冬,能多囤一些物資,總是好的。
臨走前,甯凝專門囑咐他:“二哥在後山閑逛時,記得撿些幹柴回來,過幾天若是變天了,那枯木也會變潮,不太好燒。咱家盤的土炕,也可以用起來了。”
送走了蕭延昭,甯凝在家中還是坐不住,和蕭母打了聲招呼,就又奔赴李記雜貨鋪,想去看看下午的抽獎活動。
******
鄭記雜貨鋪
張二麻子依然趾高氣揚地坐在櫃台後面,店裡的夥計大多敢怒不敢言。
“最近桃李鎮新興的那個叫做洗衣粉的物什,是這家店裡在賣的嗎?”
張二麻子翻了個白眼,聽聽這說話的口吻?竟然連敬稱都沒有?他正準備反駁,卻見眼前的人頭戴錦帽,身着褐色狐皮襖子,看衣着就知道是富貴人家出身。
張二麻子的臉上立即堆滿笑容,點頭哈腰地将這位顧客迎了進去:“這位客官裡面請!您是想問洗衣粉對嗎?那您還真是問對了!誰不知道桃李鎮最好的洗衣粉就是我們鄭記出品的啊!”
他唾沫星子四濺,将鄭記的洗衣粉吹得那叫一個天花亂墜。
錦衣男子皺了皺眉頭,将鄭記的洗衣粉盒子拿到手中端詳了片刻:“包裝還是有些粗糙,不過在這種小鎮子,也算馬馬虎虎吧。”
張二麻子一聽來人的口吻,心跳都加速了,這麼精美的錦盒包裝竟然還覺得粗糙?這得見過多少好東西啊?
确定了來的是個大主顧,他更加賣力地推銷起來。
錦衣男子似乎有些厭煩張二麻子的熱情推介,直接打斷了他的話頭:“我要訂二十瓶,什麼時候可以取貨?”
“現在就有十瓶現貨,剩下的明日一早就能取!”
十瓶全價加上十瓶的定金,一共四十五兩白銀,錦衣男子眼睛都不眨,一次結清,再次确認明早辰時就能取貨後,這才拿着十瓶現貨離開了鄭記雜貨鋪。
摸着手中的巨額訂單,張二麻子笑的好不嘚瑟,轉而對着幾個頻頻往這邊探頭的夥計,則又是一陣劈頭蓋臉的呵斥,将掌櫃的譜擺的十成十,店内其他夥計隻能暗自吐槽。
******
錦衣男子出了鄭記雜貨鋪,就有小厮迎了上來:“賀管事,小的剛剛将您要的東西都采買完畢,可以随時裝車出發。”
錦衣男子擺了擺手,将手中的匣子遞給小厮:“不急,我剛剛去訂了幾瓶這桃李鎮傳的神乎其神的洗衣粉,還有一批貨需要明早來取,我們暫且在鎮子上過夜,明早取了貨物即刻回府。”
小厮忙望着手中的木匣:“這就是鎮上好幾家鋪面都在議論的那個什麼,洗衣粉嗎?”
錦衣男子正待回答,卻見路邊的百姓忽然急匆匆地朝一個方向湧去,還有人呼朋喚友,直呼去晚了就沒位置了。
小厮察言觀色,拉住一個中年男子,塞給對方五枚大錢:“這位老哥,你們這急匆匆的,是要去何處啊?”
中年男子沒想到還有如此意外之财,也不着急向前趕路了,喜滋滋地将銅闆揣進兜裡:“是西街尾的李記雜貨鋪,要搞什麼抽獎活動,免費領白面大米呢!大家都趕着去看熱鬧。”
小厮拱手謝過中年男子後,來到賀管事身邊,低聲相告。
賀管事沉吟片刻,下午本也無事,不如去看看熱鬧,于是擡腿跟着人流,向前走去。
******
另一邊,等甯凝趕到鎮上時,發現街上到處都能聽到路邊百姓三五成群地在議論李記的活動。畢竟還是普通百姓居多,家常都不一定能頓頓吃上粳米白面,聽到可以免費獲取,怎麼可能不好奇?
看到這樣的場景,甯凝暗自點頭,看來這前期推廣是做到位了。
待到臨近未時,鎮上的百姓都湧向李記雜貨鋪看熱鬧,甯凝混在人流中,也來到了李記門口。
就如同甯凝上午安排的那般,李記的門口擺放着一張長桌,上面放着兩個水盆,一個木箱,以及三個小匣子。
未時,李掌櫃準時出現在門口,店内小厮敲響鑼鼓,讓周遭百姓保持安靜,也宣布活動即将開始。
李掌櫃面帶微笑,沖着大夥拱了拱手:“這些年,我們李記能夠在咱們桃李鎮立足,也多虧了各位鄉裡鄉親的支持,李某在這裡,先跟大家道一聲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