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結論而言,“蜂蜜陷阱”一貫是很多特工不管男女都必備的技能之一,這是經過了數次大戰、無數明裡暗裡的交鋒以及無數歲月篩選下來的有效手段。
畢竟走感情路線來獲取情報、達成目的,經常能夠起到出乎意料的效果,一旦成功,性價比奇高無比不說,最重要的是——安全。
有着一對特工父母的赤井秀一,對此并不陌生也并不排斥。
但“蜂蜜陷阱”不能随随便便用。
在大局下,道德問題隻是最微不足道的代價。
更重要的因素是:如果沒能選中合适的目标的話,很可能會竹籃打水一場空,甚至是适得其反,遭到反噬。
感情陷阱,本來就是誰先動感情誰就落入下風。
原本是想走正常交往路線,但卻因為另一方沒有談心的意向,因此在斟酌下,不知不覺和對方形成一種畸形關系的赤井,在單方面被徹底失聯後,才徹底明白自己最初就用錯了手段。
不。
應該說在更早的時候……
在隐約猜測那個自稱“尼昂”的男人并非是完全的同性戀,或者說恰恰相反,那家夥極其矛盾地對同性并沒有過多的好感甚至是耐心時——赤井就隐隐有了這種預感。
……
2009年,年初。
聖誕假期徹底結束,剛剛獲得代号沒多久的組織成員巴羅洛,從英國飛往久違的美國,和他的新上司會面。
同年開春。
赤井秀一正式通過考核與面試,以23歲的年紀正式成為紐約警察的一員。
數月後。
以驚人的速度建立功績和人脈,在站穩根腳後,赤井秀一托人查了紐約公民信息庫。
然後……正式确認他那失蹤一年多的“戀人”,是個徹頭徹尾、冷酷無情的騙子。
雖然不想承認,哪怕在對方失蹤前斷斷續續和對方打了兩年的交道,赤井也仍舊對那家夥——對尼昂,完全一無所知。
對方就如同他那特别的銀眸一樣,整個人都籠罩在迷霧裡。
看似對你溫和包容,實則根本沒把枕邊人放在心底;哪怕是嘴角揚起的笑意,也永遠是居于表面的。
消遣時所展現出來的形象,到底有幾分真實幾分虛假,完全無法分辨。
……尼昂曾經倒是說過他是美國紐約土生土長的本地人。
而赤井也能肯定尼昂的口音的确是十足的紐約本地音,沒有任何破綻的那種。
可他信不了一點。
事實也證明赤井的判斷是正确的:整個紐約公民信息記錄裡,完全沒有尼昂這個人。
名字,身份,出身……
全部都是假的。
或許年齡也是假的——尼昂怎麼看也不像是三十歲。
那隻危險、似乎隻要想就能輕而易舉獲取他人好感的漂亮野獸,嘴裡就沒一句真話。
赤井偶爾懷疑,對方是不是早就看穿了他的暗中調查其身份的行為,隻是因為并不在意,或者遊刃有餘,所以視而不見。
順着這個思路——尼昂最後突然失蹤,是否也是因為失去了耐心,或者他在最後一次見面時無意說了什麼越界的話,因此被對方警覺,從而幹脆利落結束了這段畸形的關系?
赤井秀一不确定。
他隻知道,和對方接觸的越久,他就越發意識到對方身份的神秘複雜。
赤井過去一直試圖和對方建立正當的交往關系。
為了他直覺預感到的對方真實身份所能提供的情報。
為了——阻止他眼中并不算無可救藥的對方。
……尼昂并非反社會人格。
他能完全理解标準善惡觀的情感,有着很正常的同理心。
但絕不是什麼無害的、正規職業的普通人。
因為理解并不代表他會遵循,而尼昂身上,偶爾也會冒出新鮮的、血痂剛剛褪去還未消失的痕迹。
那是槍火灼燒和細碎割傷褪痂後彌留的淺色新肉。
在皮膚上的一小塊異色,總是無比顯眼的。
更别論對方手上的槍繭,也會有不同程度、預兆着近期仍舊在用槍的新變化。
人性是複雜的。
就如混黑的不一定是反社會那般同理,會毫不猶豫救人,如同騎士般将罪惡擊破的存在,也不一定會是純白無瑕的好人。
但會救人的惡徒,總比徹頭徹尾的反社會要有改邪歸正的希望。
……而也隻有改邪歸正的好人,才能和一名警察有所未來。
可惜。
在尼昂人間蒸發前,赤井一直都沒能順利換取對方的聯系方式。
。
同年,十一月。
入職不到一年,因為出色的破案率、反應能力以及神乎其乎的槍法,赤井秀一提前被美國聯邦調查局注意到。
FBI内某行動小組的負責人詹姆斯·布萊克搜查官就率先對其抛出橄榄枝,邀請其成為對某跨國大型犯罪集團的搜查員之一。
赤井的能力優秀、足夠破例是一回事。
但在發出招攬的FBI搜查官詹姆斯·布萊克眼裡,更重要的因素是:赤井秀一能力強卻資曆不深。
這意味着他們極其容易抹除赤井過去的任職痕迹。
對于專門負責調查那個神秘又危險龐大“組織”的他們來說,這是最不容易被敵方情報員調查出身份,适合執行各種隐蔽行動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