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知頭一次感受到編劇APP裡“适配率”的威力。
她站在那裡正在為順利找到三個導演而暗自開心,佩昭一個詢問就讓她回了神。
佩昭說道:“你需要演員的話我也可以推薦,一線演員裡我也有認識的能搭上話,你這個資金額度的制作,會有人争着來,不過我們還是得弄個線下試鏡。你劇本什麼時候能弄好?”
就算不是全本,前六集總是要的。
郁知:“馬上會有一個編劇過來,看她能不能加入,如果可以的話,那麼我們的劇本會很快。”
找導演的時候她就輸入了對編劇的要求,當時APP也給她推薦了七個編劇!
那可是七個!
郁知馬不停蹄,一口氣全聯系了。
佩昭沒想到會收到這樣的回答,這不就意味着郁知連編劇都沒的嗎?
怪不得她隻給自己看了故事梗概還有人物設定,之後就是小說全文了。
佩昭震驚:“你還真的是,單槍匹馬招人進組啊?什麼都沒籌備?”
郁知遲疑:“帶錢了?”
佩昭:“……”
她噎住:“行,這個帶了就行。”
佩昭看神仙一樣地望着郁知:“初生牛犢啊!”
太敢了,什麼都不準備都往裡栽!
唉,可得好好顧一下,不然小郁知被人賣了怎麼辦?
想拍戲,一是錢二是劇本三是人手。
前者靠資方,後者有版權方,第三也有專業人士可以幫忙。
承接影視制作的公司、導演組不少;
劇本版權也可以找圈子裡的編劇、或者自帶、或者某些囤版權的公司;
人手拍攝這方面更是有專門的制作公司。
郁知一有錢二有版權,她真想省事的話,直接搜影視制作公司,立馬能有完整的配置就位。
對于這方面的事,佩昭她們還是知道一些的。
“我在網上咨詢過,”郁知說,“不太好。”
等過合同的那周,郁知不僅整理了小說資料,還搜了關于影視制作的流程。
現在很多影視公司都有對外的官方賬号,微博小紅書抖音或者官網,聯系方式随處可見。
哪怕不主動去找,随便在哪個社交平台上發布“有錢想拍個戲”,評論區和私信都能瞬間爆了。
她還沒說自己要投多少呢,全世界就吻了上來。
郁知看向佩昭:“一個說,我有錢就是資方,我讓拍什麼就是什麼;
一個問我想拍什麼有多少錢,我說古裝帶點權謀,對方回複這很貴,給我說了幾個導演編劇,又聊到了演員帶資進組什麼的。
餘下的就是騙子了。”
那時候還沒解鎖編劇APP的【尋人啟事】,哪怕對方提到的導演名字不一定真能請到,郁知也試着搜了搜。
不太好。
她先看的不是導演的劇,而是其采訪。
從回答裡就可以看出導演是什麼樣的人,思維這種東西極容易袒露出來一個人的真實模樣。
好的一面可以是剪輯,壞的卻隻能說壓根認識不到“這不好我要改”。
郁知避雷的就是後者。
佩昭聞言,冷哼一聲:“那群人,你不用複述我都知道是什麼德行。”
有拍攝過小說ip改編的,出來的成品是一坨漿糊,裡面的劇情和人設都打散了。
采訪裡,導演直接說“這個小說太瑪麗蘇了,不符合常理,我們要講究現實”。
也有把所有問題都推給其他人的。
編劇說“我原創能力比改編好”,導演說“我拍了兩個結局更喜歡沒播出的那一個”,還有說“我拍得特别好你們不識相我對現在的觀衆很失望”實際爛到第一集都讓人絕望。
【尋人啟事】功能出現後,為了佐證自己對他們的讨厭也不全然出于主觀,郁知搜了一下還記得的兩三個名字。
确實,适配率不到20%。
這會兒回想起來,果然啊,佩昭三人适配率就值得這麼高!
郁知尚不清楚适配率的計算模式,然而,從這個對比裡,她也大緻可以猜到少許。
所謂的“基礎偏好”,就仿佛,郁知不可能接受有自己小說網絡劇版權的那個導演,也不能接受有離譜黑曆史的合作者,但這些好像在影視圈稀松平常。
尤其是APP推薦的人,佩昭郎卿文翟铎三人的性格迥異,卻莫名地在各方面都适合與她相處。
人是立體的,并不是非黑即白的存在。
就連郁知血緣關系上的父母,極少頻次裡也有對她好的時候,給件新衣服、買份糖果。
而在她弟弟的世界裡,這對男女怕不是天底下最好的父母。
這都不妨礙在郁知的世界裡,他們被歸類成“爛人”。
隻掏錢給專門的制作公司,還有一個問題在于,對方的班子是完整的體積,太容易做到欺上瞞下刻意給郁知這個外人挖坑了!
等劇組開拍,給她搞一些小動作,那真就是一步一坑防不勝防。
郁知隻是不清楚劇組運行規則,但她不是傻子。
相反,她腦子挺好用的。
“自己組班子麻煩一點,不過前期麻煩了,後面才會順利。”郁知說道。
佩昭深有所感:“确實。”
她點點頭,又看向了翟铎與郎卿文:“你們的美術道具燈光什麼都好,有誰在空?聯系一下看能不能進組。”
翟铎剛才也聽了全程,明白她的意思:“我合作過的那群人毛病也很多,算了,到時候小郁知挑挑吧?你眼光還不錯。”
這話讓佩昭樂出了聲,她道:“怎麼誇人還不忘誇自己的?”
翟铎溫柔地笑笑。
郎卿文慢慢地掏出手機:“我有,先問問。”
佩昭掃視桌邊衆人,突然歎氣:“一清二白的劇組。”
郁知:“???”
不是一窮二白嗎?
佩昭:“你不窮,你隻是沒人。”
郁知:“……”
好的吧。
當務之急真的是要招好多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