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你們是在放春假吧,幾号開學?”
“4月8号報道,正式上課是10号。開學後我們就是高二生了,今天已經3号……不,可以說是4号了。”工藤新一望着警局牆上走過「12」的挂鐘,無奈道。
“小蘭要為空手道的招新做準備,她說冢本學姐找她幫忙,所以她要提早去學校做宣傳海報什麼的。”
“不是吧,那新醬不是很快就要回去了!”
“恩,明天就要走了。”
“不要嘛,再多留幾天嘛!”有希子雙手合十的請求着,“我還想帶新醬和小蘭去華盛頓、好萊塢、夏威夷玩的!”
“沒可能了。東京比紐約快13個小時,飛行時間也要十幾個小時,本來我們4月5号回去就很趕了——小蘭要提前一天去學校,在那之前還要倒時差……”
就算是4月5日早上(紐約時間)出發,他們到日本也要4月6日上午(東京時間)了。小蘭4月7日就要去學校社團,行程真是滿滿的。
有希子開啟碎碎念模式,異想天開道:“那就今天上午去好萊塢,下午去夏威夷,晚上去華盛頓……”
“……去紐約的中央公園、時代廣場、博物館看看就可以了,這兩天晚上都遇到了事件,明天就輕松點的随便逛逛吧。”工藤新一打了個哈欠,“反正假期那麼多,我和小蘭随時都可以來啊。”
高中生就是無憂無慮,一年三個長假。
“Are all Japanese so annoying?”坐在連接椅另一旁的勞倫突然說。
“呃?”正在講話的少年一愣。
有希子以為兒子沒聽懂,替他翻譯了下:“她說‘日本人都這麼讨厭嗎?’”
工藤新一:“……”讨、讨厭?
“比起形式般的拍照打卡,還不如找幾個餐館好好吃一頓,比如Shake Shack漢堡薯條,Strip House的牛排……”作為本地人,勞倫十分看不慣抱着相機在無聊場所“咔擦咔擦”的外國人。
有希子在洛杉矶定居了兩年,英文沒有日本人特有的口音。雖然勞倫聽不懂他們的對話,但當有希子講到美國地名的時候,勞倫就聽出有希子的打算了。
“咯吱——嗒。”
光熙推開筆錄室的門走出時,勞倫還在滔滔不絕:“對了,說到三明治……紐約有名的Katz\'s Deli,每塊三明治夾有整整一斤牛肉,Eisenberg Sandwich Shop 的金槍魚三明治也很不錯,Fatty \'Cue的煙熏牛肉很好吃,去他們家一定要點 smoked brisket sandwich……格林威治村有一家Peanut Butter & Co,那裡的花生醬三明治才稱得上PB&J,别吃宴會場上隻是擺着好看的三明治了!”
“當然,如果你還吃得下花生醬三明治的話。”勞倫喝了一口警局提供的免費水,潤了潤喉。
有希子還勉強跟得上勞倫的思路:勞倫小姐是在推薦美食。
工藤新一的兩隻眼睛快要冒圈圈了。
日常用語他能聽懂大部分,但這段話有很多生詞(店名),加上兩個晚上沒睡好,少年的精神沒在最佳狀态,勞倫這段語速極快的話,他隻聽出了蒼蠅般的嗡鳴。
光熙:“……”
她出來的晚,前面幾句光熙也懶得動用腦細胞去翻譯。她隻當自己聽到了最後一句。
吃得下花生醬三明治……
警方把房卡還給了她,但是、
“我的三明治被沒收了。”光熙很遺憾。
勞倫:“……”别惦記着那劣質三明治了!
有希子:“……”看來光熙很喜歡三明治啊。
工藤新一:“……”古井小姐的生活,真的很…簡樸。
警局走了一趟,光熙沒了三明治,勞倫沒了高跟鞋,德萊拉是整個人都進去了。
回酒店的車上,光熙坐在了副駕駛,工藤新一和有希子坐在了後排。
奔波了半天,大家都很累了。
有希子沒有打擾警員司機,她和同國人找着話題,用日語問道:“光熙看起來很年輕呢,今年多大了?”
其實從遇見光熙的時候,她就想和這位出色的同國少女聊聊了,之前她的重點在案件上,也沒有兩人獨處的機會。
現在終于可以聊上了!
光熙回憶着古井的年齡:“17歲。”
工藤新一發現盲點:“警局登記的信息上,古井小姐是18歲哎?”剛好是他老媽年齡的一半。
“我是兩年前、15歲的時候來到美國發展的。在有收入的情況下,要年滿16周歲,法院才會判定你‘成年’,可以自己簽署合同,所以為了避免麻煩,我那時把年齡多報了一歲。”
工藤新一分析着這句話流露出來的信息。
——「可以自己簽署合同」
古井小姐的家庭,有什麼難處嗎……
“那回到日本的時候會有什麼麻煩嗎?”有希子的疑問就比較現實了。
“沒事的,我在日本的信息和護照都是17歲。隻是我15歲在美國考了駕照——美國要年滿16歲才能考駕照。我找了人幫忙,讓15歲的我持有了16歲才能考出來的駕照,當然,美國駕照上我的生日提早了一年。而有了這本駕照,美國人就理所當然的認為我已經16歲了。”
有希子豆豆眼:“……”還、還有這種操作啊。
工藤新一沉吟:“……确實,日本大多數時候也是隻看駕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