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丞相之女綿駒,粉腮紅潤,秀眸惺忪。
嫣然一笑之間,顧盼生輝,撩人心懷。
她是一個極富愛心的人,年幼時,還為了一個仆人的去留,向自己的父親癡纏了許久,方才為那個仆人争取到一個好的歸宿。
像是一個下凡的仙女一樣,她不但有令人稱羨的面容,而且也是一個相當富有才華的女孩子,或者說她是一個天分相當高的女子。在她還未滿四歲之時,她就已經對各種樂聲有了比較顯著的反應。
在她垂髫之年的時候,她的父親曾國丞相綿平,就為她設想好了今後的道路。于是綿駒便憑借着“丞相之女”這個身份,拜了曾國中最有才華的禮樂之師宗箬為師。
這個宗箬雖然不像韓娥一般在禮樂方面十分有造詣,但是單憑自己在編鐘方面的才能,他還是讓自己在曾國這樣的小國安定了下來。而且此人并不像蒼海大師那般厭世而避世,也并不像韓娥大師那般真心想要培養下一代的人才。在宗箬的心裡,掌握禮樂方面的技能并不是最重要的,學會如何在這樣的亂世下擁有自己的權利和屬于自己的位置,才是安身立命之法。是以綿駒在這樣心口不一之人的培養下,原本天真可愛,内心也變得越發陰暗了。
曾經綿駒對自己的父親綿平懷着深深的感激之情。因為綿駒的生母難産而死,獨留綿駒一個女兒和綿駒的哥哥綿憶留存到世上。
照理來說,作為喪妻的中年男子,綿平絕對是有資格來娶另一個妻子為填房。可是綿平為了自己兒子女兒日後的幸福,最終放棄了迎娶下任妻子,選擇一個人将綿憶和綿駒平安拉扯長大。
基于父親的關愛和哥哥的寵愛,在拜師宗箬之前,綿駒絕對是曾國最可愛的女孩子。
那吹彈可破的皮膚,那巧笑嫣然的模樣,任誰看了都會感到十分心動。
然而當綿駒經過幾年與宗箬的相處以後 ,她就慢慢變成了一個清冷的女子。
她的臉上幾乎都是面無表情,平常人哪怕沒和她打招呼,僅僅隻是從她身邊路過,都能感受到陣陣寒意。
沒有人能想象到綿駒究竟經曆了什麼才變成這樣,沒有人能夠真正做到理解綿駒。
就連一向自诩很懂自己女兒的曾國丞相綿平,一時之間也失了辦法。所以為了讓女兒找回從前天真活潑的樣子,綿平在一日早朝之後,特地跪在曾王面前,朝着曾王行了一禮之後,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啟禀大王,微臣有要事相告。”在綿平的心裡,自己的女兒,始終是當初那個會為了一個小進步而開心不已的小姑娘。因而他覺得若是綿駒能在禮樂大典得到名次,或許曾經這個愛笑的姑娘會重新回來,所以他隻得來曾王這找尋辦法。
當曾王見到平日裡威嚴的丞相,此刻居然如此卑微跪在自己的面前,内心不由得發了慌。“愛卿請起。”
不過為了不顯得太過失态,曾王對綿平繼續說道:“愛卿有何要事,請速速道來。”
“微臣謝過大王沒有怪罪臣無禮,冒犯了您。此番微臣來此,乃是為了給小女向大王您求一個恩典。”
“是什麼恩典?”
“求大王能讓小女去稷下學宮學習禮樂。微臣知道小女技不如人,去了齊國,恐怕也隻是充數。但是微臣覺得既然小女喜歡編鐘,那麼作為父親,定要竭盡全力,實現她的夢想。”
“愛卿你當真是多慮了。我還以為是什麼天大的事。不過就是派綿駒去齊國而已,這有何難?再說綿駒的實力,大家都是有目共睹。派她前去,一來替曾國打敗那些瞧不起我們的大國,二來,有她的存在,料想那些嚣張之人也不敢再随意诋毀曾國。”
“丞相您無須太過擔心,孤馬上下令,讓人護送綿駒去齊國。倘若綿駒能夠獲得名次的話 ,孤定幫綿駒找到夫婿,解決綿駒的終身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