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曾這樣說過:“餘音繞梁,三日不絕于耳。”說的便是編鐘音色的美妙。所謂“八音之中,金石為先。”在禮樂文化中,編鐘由于清脆的音色,深受君王們的喜愛,成為廟堂之中的雅樂。百家禮樂先儒皆言:“萬事需得海納百川,方才能領悟禮樂中的尚品。”于是随着時間的發展,編鐘奏樂發展出了屬于自己的特色。
此刻綿駒演奏出來的編鐘聲音,讓芊菀和樂姜覺得十分悅耳,不一會二人便沉浸在其中。編鐘的音色不但清脆,且穿透力極強,給人的感覺就像是一根離弦之箭一般,不一會就闖進了你的心裡。
悠揚天籁的聲音,不僅打動了芊菀和樂姜,同樣還吸引了剛剛進入稷下學宮的子連。
三日前,子連經過一路的打聽,終于來到了稷下學宮。
同芊菀一樣,他也不想表明自己的真實身份,是以也胡謅了一個身份進入了稷下學宮。不過同芊菀不同的是,子連是用綿駒父親綿平義子的名義才能進入了稷下學宮。
至于子連為何會和綿平扯上關系,則是同十五年前的楚國舊事有關。
還記得那時綿平還不是曾國丞相,而隻是楚國的太傅。當時,綿平雖未在官場上留有自己的勢力,但卻十分有責任。太傅這個職位,是為了楚國王子的功課所設立的職位,因此品階上并不高。不過在綿平擔任太傅一職之後,他啟蒙了子連的功課,從而讓日後的子連擁有現在的成就。可是正當綿平可以有機會擔任楚國丞相的時候,他卻被人所誣陷,而锒铛入獄,處境一度十分危險。
就在綿平即将被問斬的時候,曾國派來的暗衛救走了他。令綿平意外的是,在楚國長久得不到重用的他,居然在曾國成為丞相,這讓綿平對曾王十分忠心且佩服。而綿平被人救走之後,便托人給子連帶去消息,表明自己安然無恙。子連在收到消息之後,終于放心了。無奈的是,兩國畢竟相隔太遠,況且若同他國之人,恐落人口實。是以這兩師徒,自那以後便再無聯系。
如今子連假冒綿平義子,着實是無奈之舉。
若非他急于解決越國公主逃婚一事,也不會千裡迢迢來到稷下學宮。同時他也不想碰到熟悉的人,從而引出不必要的争端,所以當他一進入稷下學宮之後,便也帶上了特制的面具。
在子連看來,現下最重要的事情,便是找到藏在稷下學宮的芊菀。然而,芊菀的行蹤先前實在太過神秘。是以子連手頭沒有一點有關芊菀的消息,他隻能憑借旁人的評價,根據腦海中對芊菀身影的模糊想象,就這樣大海挑針一般茫然地找着。
與此同時,子連也從其他夥伴中知曉韓娥大師幾日後要舉行選拔比賽。所有參加之人,若是禮樂技能不過關的話,則會被直接送回母國。為了不影響自己的目的,子連也抓緊時間排練着。
這一日,子連苦練技能許久,覺得身子有些乏累,便在宮中閑庭信步。忽然當他走到一房門外,被房門内的編鐘聲深深吸引。不想打斷編鐘的演奏,于是子連靜靜的在門外聽着這美妙的編鐘聲。當編鐘聲音停止之後,子連情不自禁推開門,鼓掌道:“妙極了,妙極了。不知是哪位高手所奏,在下佩服極了,想要讨教一二。”
屋子内的三位姑娘,被這突如其來的聲音吓了一跳,都不由自主的站了起來,有些防備地,不約而同的都把雙手放在了背後。
子連看到面前的景象,知曉自己十分失禮,便說:“吾乃曾國綿平義子綿幽。适才失禮了,還望三位姑娘原諒。”
綿駒一聽子連說的話,内心覺得有些好奇,就對子連問道:“你剛才說什麼?”
“吾方才失禮了,望姑娘們海涵。”
“非也,上一句是什麼?”
“吾乃曾國綿平義子綿幽呀。”
“你是綿幽?”
“是,在下正是。敢問有什麼不妥之處嗎?”
子連被綿駒弄得,忽然覺得緊張不已。這麼多天以來,他都很好的隐藏了自己的身份。此刻他心想,難道自己會被眼前這個女子所揭露身份嗎?
不過事實倒也沒有子連想的那麼嚴重。綿駒這時,并不是像他所想的那樣,要拆穿他的身份。她隻是想到了自己的父親,時常對自己提起的一位門生。許是楚國傷透了她父親的心,所以這麼多年來綿平隻對綿駒提到自己有這麼一位門生,還讓綿駒要是遇上這個男子,定要好好護着他。于是當子連說出這一番話後,綿駒隻發呆了一會以後,便迅速地對子連說道:“原來是綿幽哥哥呀。”
“實不相瞞,綿平乃是家父。今日得見綿幽哥哥,當真是我的一大快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