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曾言之:“《韶》盡美矣,又盡善也;《武》盡美矣,未盡善也。”
《韶》樂相傳為舜帝在位時的樂舞,據說可以使鳳凰來儀,百獸率舞。此樂歌頌了和平的功德,盡善盡美,代表了殿堂級雅樂的标準。在這一領域代表性的人物,以蒼海、如玥、韓娥為主。而《武》樂,贊頌了武王伐纣的功德,雖然也是禮樂文化的一種,卻有炫耀武力的成分在,是故孔子評價雖盡美卻非盡善也。在這一領域代表性的人物,則以沈古之為主。
自沈谷之出師以來,因其樂曲的獨特,被世人以鬼音稱之。多年以來,禮樂流派私底下也在暗自較量着。
沈谷之除了他的樂曲獨特之外,他的性格也有些固執。他固執地覺得韓娥大師是當世他最為強勁的對手,是以多年以來,他多番來到稷下學宮找韓娥大師挑戰。隻不過每每他要勝過韓娥的那一刻,卻總是棋差一招,遺憾地離開稷下學宮。
----------------------------------------------------------------------------------
----------------------------------------------------------------------------------
這一年,又到了稷下學宮開放禮樂講堂的時刻。常年待在山谷之中的沈谷之,從門生當中得知消息之後,他當即便決定給韓娥大師遞交了拜帖。
常年向韓娥調戰的沈谷之,說話的态度也慢慢地從剛開始的傲慢無禮,漸漸變得柔和平緩了起來。在沈谷之的心中,他十分重視韓娥這個對手。在如今大環境逐漸沒落的情況下,能有同韓娥對決的機會,對于沈谷之來說,就像是一個精神支柱,鼓勵着他不斷進步,堅持自我,不忘初心。
沈谷之在今年的拜帖上這樣寫道:“吾深謝娥常受我之戰,數年以來若非有同娥之戰,予謂禮樂可早去。今我将此拜帖獻上,願韓娥能複受吾之挑戰。武樂沈谷之敬啟。”
他将拜帖寫完之後,便命人迅速将拜帖送至稷下學宮。
韓娥将拜帖看完之後,淡然一笑,對身旁的宮人說道:“吩咐下去,很快,有貴客将來,我們稷下學宮需得好好相迎。”
同樣的,在韓娥的心中,她也相當重視沈谷之這個對手。
起初,當韓娥剛剛來到稷下學宮的時候,接到沈谷之的拜帖,她覺得有些不耐煩。原本她來到稷下學宮的原因,為的并不是逞一時之快,與旁人較量禮樂,是以那時沈谷之的執着,在韓娥看來,不過是一個無聊至極之人的一個霸道要求罷了。為了不傷到沈谷之的自尊心,有損禮樂流派之間的感情,韓娥隻得無奈接下沈谷之的拜帖。而就在一次又一次與沈谷之的較量中,韓娥漸漸發現沈谷之的出彩之處,也明白弘揚禮樂文化,不應該僅僅隻局限于關起門來自己傳道受業解惑,更應該學會汲取别的流派的長處。讓自己的流派能夠博采衆長,展現出屬于自己的魅力。
----------------------------------------------------------------------------------
----------------------------------------------------------------------------------
幾日後,沈谷之來到了稷下學宮。在看到稷下學宮外那多年不變的常青樹之後,他感歎道:“想不到最有生命力的還是這大樹呀。這樹如此頑強生長着,相信禮樂文化定能入這蒼天大樹一般,能夠不斷發展,恢複到最頂峰的樣子。”為了表達自己内心對禮樂文化的敬畏,以及對韓娥大師的尊重,沈谷之在稷下學宮宮外行了叩拜禮之後,方才走進了稷下學宮。
當沈谷之走進稷下學宮之後,韓娥看到他時候的眼神,就像是碰到了許久未見的親人那般,語氣十分溫柔,動作上也顯得十分親昵。她關切地對沈谷之說道:“沈大師您旅途多有勞累,我早已命宮人為您準備好了熱水,您要不沐浴之後,好好歇息一番呢?”
“多謝韓娥大師您細緻入微的關照,您也知道,我此番起來,乃是為了同您切磋禮樂。為了避免節外生枝,咱們倒不如先比試一番,之後再叙叙舊倒也不遲。”
韓娥一聽沈谷之的話,有些無奈地說道:“也罷,既然沈大師還是如此直來直去的話,那請容我準備一下,咱們稍後正式開始,如何?”
“甚好,那多謝韓娥大師您了。”
“沈大師您總是那麼客氣,就連拜帖也寫得那麼謙虛,到叫我有些不好意思了。”
“勞煩您在此稍等片刻,我馬上回來。”
沈谷之對着韓娥禮貌性地微笑之後,韓娥便迅速趕到了内殿洗漱打扮。同時韓娥也命宮人将她所珍藏的七弦白玉琴拿了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