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說起韓娥的落霞式七弦黃楊琴,着實精美。此琴用料極為難尋。所謂“千年難長黃楊木。”就此可以知道黃楊木十分的珍貴,而韓娥的七弦黃楊琴據說是她的師父當時為了給韓娥慶祝生辰,所特意打造的。這用黃楊木所做的琴,成色方面比起其他用一般木料所做的琴,會随着時間的推移,顔色會越變越深;同時,這曲調也會随着時間的變化,從而變得越發動聽起來。
七弦黃楊琴,可謂是韓娥的師父留給韓娥最珍貴的禮物,當世隻此一件。一般的場合,韓娥從來不輕易把此琴拿出,隻有在韓娥十分重視的場合上,韓娥才會勉為其難将此琴拿出。
此番面對沈谷之的挑戰,如果說韓娥一點也沒有感受到緊張,那這是不可能。看着沈谷之滿面春光,膚色紅潤的樣子,感受到他那氣勢恢宏的狀态,韓娥忽然感受到了一絲絲壓力。于是她才會對沈谷之說自己需要準備的時間,才能正式開始此次比試。旁人隻知韓娥有着令人極為羨慕的歌喉,卻從來沒有人知道實際上韓娥最強的本事,卻是演奏七弦琴。
作為傳道受業者,韓娥視季禮為自己的得意門生,是以她把自己的絕技交給了季禮。季禮靠着韓娥所教的本事,得以很快在諸侯國之間展露頭角,得以在國家之内留下響當當的名号。
----------------------------------------------------------------------------------
----------------------------------------------------------------------------------
準備就緒之後,韓娥穿着淡紫色的外衣,抱着七弦琴,走到了沈谷之的面前。她朝着沈谷之行了一禮說道:“今日還望沈大師能不吝賜教。”
“韓娥大師,您多禮了,應當是鄙人向您多多請教才是。既然您已經準備好了,那咱們就開始吧。”
兩人互相朝着對方行完禮之後,便開始了正式的較量。
為了公平起見,當沈谷之知曉韓娥要拿出落霞式七弦黃楊琴七弦琴的時候,他也讓門生将自己的蕉葉式七弦琴拿了出來。隻是這蕉葉式七弦琴木料的取材十分一般,同韓娥的落霞式七弦黃楊琴比起來,實在是大巫見小巫,不值一提。而且這音色也比如韓娥的七弦琴,真正彈起來的時候,這音色略顯低沉。
可能會有人覺得沈谷之是不是太實在了,與人較量,居然不使出自己最為擅長的技能,反而反其道而行之。實際上,這是沈谷之對韓娥的尊重,也是他重禮的一種表現。
觀看兩人的表演,是一種美妙的體驗。他們在琴技上的能力,不相上下。雖然韓娥和沈谷之并沒有像其他琴家一樣常年練習琴技,但是他們對待琴的态度是極其認真的。在他們的心中,琴承載了美樂,給予了人聽覺上的享受。他們作為禮樂文化的傳承者,必須尊重琴,把琴視作一位長者來對待。
琴聲在他們的演奏下,變得十分美妙。隻見他們彈指間,便撥奏出了空靈的美樂。他們所演奏的蕩氣回腸般的曲調,就像是譜寫一曲禮樂頌歌,傳揚了禮的高尚,歌頌了樂的雅緻。所以才說隻有興趣到了極緻的人,才會如此專注于做一件事。
禮樂文化正是有了像韓娥和沈谷之這樣的人存在,才能在波蕩不安的亂世之中留存了下來,而不是像一些先人的哲言被後人棄之,從此失去了傳承下去的意義。
經過了幾個回合的較量之後,最終還是韓娥赢了沈谷之。
----------------------------------------------------------------------------------
----------------------------------------------------------------------------------
當她奏完一曲之後,對沈谷之說道:“此番是您承讓了,娥多謝沈大師您的指教。”韓娥從來都對自己的要求是極高的,她在彈奏的過程中,不甚将琴弦弄斷,按照規則來說,她本不應該繼續演奏。然而沈谷之卻對她說道:“無妨,請您繼續。”沈谷之看到韓娥停了下來,于是自己也停下了手上的動作,不再演奏。而韓娥被沈谷之弄得沒有辦法,隻得繼續演奏。
最終演奏完,韓娥覺得自己勝之不武,顧對沈谷之說了方才那句話。然而沈谷之雖然輸了,卻一點也沒有生氣,反而面帶微笑,對韓娥說道:“您真是太客氣了。你我同為禮樂領域的佼佼者,能有機會同你比試,是我之福。今年,既然我又敗了,那我便認輸。來年,我會來找你比試的,隻盼你能繼續接下我的拜貼哦。”
“這有何妨,娥定當相陪。”
“沈大師,天色漸晚,您還未用膳吧請跟娥一起用膳,如何?”
“甚為有幸。”一場巅峰者的較量,一場禮樂争鋒,就這樣落下了帷幕,同時他們彼此之間的聯系也随着一次次的較量變得越發緊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