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下能種的也就是南瓜,其他兩個還需要再找時間。
南瓜也能做很多,不過這時候的冬瓜也能食用了。北方的冬瓜在夏秋季種植,夏季種植的冬瓜秋季就能收獲,且冬瓜喜溫耐熱,産量也高。冬瓜也有潤肺消腫的功效,秋天幹燥的時候也适合嘗上一口。
冬瓜蒸雞就很美味。這裡的雞肉取雞腿肉,把刀沿着雞腿的底部劃一圈,順着骨頭方向切開,順着刀的方向把肉給剔出來。
剔好的雞腿肉切成大小合适的塊,加入鹽、胡椒、蔥姜水、一小杯精制酒、姜片、蝦粉,攪拌均勻後腌制十多分鐘即可。
冬瓜則切成方塊整齊碼好,上面再撒點鹽。腌好的雞肉平鋪在碼好的冬瓜上。這時候就能上蒸鍋,蒸鍋水開之後再整個十分鐘左右就好了。
冬瓜也能做茶。冬瓜切片去籽洗淨切成塊,起陶釡加水燒開後入姜片和冬瓜,焖煮半小時,熄火後再焖煮半小時就可以了。
喝的時候要過濾,盡量把冬瓜裡的湯汁給壓出來,冬瓜肉也可以食用,不過這個需要密封冷藏儲存,不如儲存曬幹的冬瓜要來得方便。還是适合現做現喝。
這一年的秋天和冬天,劉娞都在忙着怎麼安排壽命、紡織的推進、農具的進一步試驗,沒怎麼折騰美食。
墨家砸了那麼多錢之後,終于對農具有了進一步的想法。直轅犁對漢朝來說也是一個先進的想法,但劉娞還不滿意,她記得曆史書上的曲轅犁,雖然她不知道彎曲的是哪個部位。但确實是在直轅犁上進步而來的,直轅犁有了曲轅犁還遠嗎?
時間有時候過得很快,劉娞再回過神來,她已經十歲了。
這一年,紅薯和南瓜都将迎來豐收,已經儲存了一年作物的武帝終于按捺不住他的雄心,讓衛青和霍去病出兵了。
出兵,對于一個蒸蒸日上的王朝而言,并不是什麼難做的事,向來上層的意志與庶民無關,三六九等的階級不會讓人覺得庶民的重要性。
劉徹之所以按捺住不出兵不是為了百姓,而是為了将軍。
衛青和霍去病出生外戚,被劉徹慧眼識英才發掘。他對李夫人的兄長也曾寄予厚望,可惜能順着皇上寵愛高升的也可能不是賢臣而是佞臣。
前世,太初年間,衛青已經去世,劉徹讓李廣利帶兵進攻大宛。這一年他五十三歲,衛青去世已經兩年,離他頒布《求賢诏》已經一年了。
不過這會兒,衛青還活得好好的,劉徹也還沒接受人生重創。禀性難移的君王沒有年近花甲的頹唐,也還像獅王的首領一樣,威風凜凜的獸爪之下是赫赫威名的王師鐵騎。
郊外,劉徹對着他信重的将軍再次送别,匈奴已經被打怕了,但西域也還沒有認清現實。
軍隊莊嚴肅穆,軍漢也大多堅毅雄壯,出關的長隊也化為一條出門的黑爪龍,目光鎖定,西出大宛。
衛霍出城,劉娞也想去看。送親的百姓圍得滿滿當當,劉娞也知道伯父和舅爺也去了。她坐在馬車上,仗着高處,還能看得見一部人的面孔。
劉娞不懂軍事,但也難免被這氣氛感染。她的心裡也多了些感傷。
“凡日月所照,皆為漢土,江河所至,皆為漢臣。”*
這不僅是強漢的霸氣宣言,還是處于上揚勢頭的華夏文明的聲音。
開疆擴土往往意味着傷亡。
劉娞能做到的就是努力把救荒的良種交給劉徹,對陛下加以影響,能做到讓百姓失去青壯年的人家活下去。
出征的時候已經快秋天,秋天要做的事情還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