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言到了盆邊,看到臉上慘不忍睹的樣子,想到就是這樣在魏行懷裡哭了半天,忍不住一陣臉紅。
以前他臉上都糊上黑灰的時候,也沒覺得讓魏行看了丢臉,但是現在,隻是這點灰,沈言就有點受不了。
可能是他越來越在乎魏行,因此越來越在乎自己的形象。
這次失火還比較幸運,鄰居們來的很及時,雖然廚房已經燒的不能看了,但是沒有波及到其他屋子。
廚房這個樣子已經不能用了,東西也燒的差不多。魏行将廚房完好的東西搬到堂屋,便到那裡去做飯。
堂屋有一個火坑,冬天的時候可以在周圍烤火,上方也可以架上鐵鍋做飯。
水溝村大部分人家都是如此,靠這種火坑度過寒冷的冬天。
“言言,過來,我教你生火!”
魏行生火的時候,便想起叫着沈言一起,讓他學一學。魏行抓着沈言的手,讓他感受用火石生活的力度,還教他用多少火絨,放多少柴火。
沈言看着火焰升起,高興的笑了出來。
家裡除了堂屋和他們住的那間屋子,還有四間屋子,一間已經燒了的竈房,一間柴房,一間放糧食的房間。
還有另一間連着堂屋,放滿了雜物,他們沒成親前,魏行住的便是這間屋子。
柴房破舊,放糧食的房間也不能用,重新蓋竈房一時也蓋不好。因此第二日,兩人便将堆滿雜物的房間清理出來,準備将這裡收拾成竈房。
用了一天時間,将雜物清理完畢,又用了一天時間,魏行在這屋子裡壘了兩個竈台。
竈台放上兩日之後,就能用了,以後便将這間屋子當做竈房。
竈房收拾出來之後,魏行和沈言也拿了一些自己做的吃食,感謝那日來幫忙滅火的鄰居。
這幾日,魏行每次生活做飯,都會讓沈言學着生火。剛開始,沈言還需要魏行的幫助,後面幾次,他靠着自己就完美的将火生起來。
做飯的時候,沈言也會在一旁觀察,讓魏行教他。
等學會之後,沈言覺得其實生火也沒有那麼難,隻是他那日用了太多火絨,又恰巧,柴火堆離火絨太近。
竈台建起來之後,魏行又繼續上山砍柴,沈言便在家繼續學習吃飯,研究吃的。
隻是他對許多食材都熟悉,不知道怎麼做好吃,也不知道需要多久才能做熟。
因此沈言去三嬸家,找星哥兒教他做飯。
星哥兒廚藝不錯,簡單的食材做出的東西也很好吃。
沈言學習了做飯之後,才發現做飯不難,而對做飯這事,他還是有點天賦的。
沒幾日,他就學會了各種食材的做法,甚至有時候,沈言還能根據這些東西做出一些星哥兒都不知道的菜色。
其實沈言學這麼快,也是因為村裡沒幾樣菜色。而星哥兒也不知道,沈言不是這個時代的人,他以前吃過的東西太多了。
學會了做飯之後,很多東西都是通的,舉一反三,沈言做的自然比他們好。
這日,沈言又跟着星哥兒做柿子面饅頭,是用成熟的軟柿子汁發面,等面發好後切成一個個大小均勻的饅頭,然後上鍋蒸。
因為沈言發的面太多,将一籠饅頭蒸好之後,還剩下一些面沒有蒸完,星哥兒便建議沈言再蒸一籠。
“星哥兒,你幫我将炒菜鍋的火生起來吧,我把這些剩下的面做成油餅。”沈言揉着面說道。
等火升起來,沈言便将之前熬的菜籽油倒了一些到油鍋裡。
星哥兒見沈言拿的油和平時吃的豬油不一樣,便問道:“言哥,你這是什麼油?”
沈言:“這是菜籽油。”
星哥兒驚訝:“菜籽油?那麼大一股味道,怎麼吃?不是用來點燈的嗎?”
沈言招手:“你聞聞,這菜籽油處理後很香,等會兒柿子油餅炸出來你嘗嘗,很好吃的。”
星哥兒湊近問了問,果然隻有油香,沒有菜籽油的那股奇怪的青氣味。
“對了,你們下次去縣裡,可以打點菜籽油,我教你們處理,這比吃豬油便宜多了,而且冬天用這油炒菜,油也不會涼了就凝固。”沈言繼續道。
說完,沈言将剩下發面切成小團,擀成一張圓圓的餅。
油熱之後,餅也全部做好了,沈言拿了幾塊下入油鍋中炸,沒一會兒,面餅就飄了起來。
本來柿子面就是淡黃色的,加上用菜籽油炸,炸出的柿子面餅黃燦燦的,十分誘人。
沈言拿了兩個,遞給星哥兒一個,讓他嘗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