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嬸:“啊?你怎麼突然想到要學字?再說你一個哥兒,學堂的夫子怎麼會收你?”
大嫂:“就是啊,星哥兒,你早過了年齡了!”
大哥:“大麥和小麥以後也不考科舉,去學什麼字,不是浪費錢嗎?”
二哥和二嫂也表示了對此事的驚訝。
星哥兒在說出口前,已經做好了家人不理解的準備。畢竟對村裡人來說,種地是最要緊的事,孩子從小都會幫着家裡幹活,會送自家孩子讀書的人很少。
“這段時間,我看着言哥忙碌,他既要研究那什麼新品的糕點,還要給店裡記賬。店裡認字的就他一個人,有什麼東西都得讓他看。我有時想幫忙卻幫不上,在一旁隻能幹着急。我想去學字,不用學的很好,隻需要認字就行,這樣我就可以幫他。”
“另外,這段時間,我跟着言哥做生意,也認識到,去讀書不一定是為了考科舉,即使是做生意,能認字也不會被人糊弄。家裡現在也不缺大麥和小麥讀書的錢,他們年紀小,送他們去讀幾年書,要是書讀得好,可以讓他們繼續讀下去。要是讀得不好,讓他們回來種地就行,那時候年紀大了,地裡的活他們也能幫上忙。說不定以後還能幫忙做生意。不管怎麼說,讓他們識字總是好的。”
星哥兒這副樣子,讓一家人都有些陌生。以前跟在他們身邊的小孩,現在已經能說這麼多道理了。
他們一時有些沉默,他們都沒讀過書,隻知道大家一輩子都得種地,大家的孩子也得種地,即使做生意,都沒幾個做的好。
星哥兒說的這些道理他們都不懂,但是莫名的,他們覺得這些話好像說的很對。
就像是魏行和沈言,兩人都識字,就連種地和做生意,他們都能比别人做的好。
一家人想通之後,馬上同意了星哥兒的想法。
星哥兒在他休息的那天,帶着大麥和小麥去了學堂。村裡的學堂很簡陋,隻有零星幾個學生。夫子學問一般,隻能給小孩開蒙。但夫子的學問,對星哥兒和大麥、小麥這樣不識字的已經足夠。
夫子已近五十,靠着束脩在村裡過活。因此能多收兩個學生,他是很高興的。
剛準備帶着兩個學生到學堂中去,聽到眼前的哥兒請求他教他識字,夫子覺得荒謬。自古以來,從來沒有哥兒和女子上學堂的道理。更何況,眼前這哥兒已經到了嫁人的年紀,已經錯過了識字的時機。
隻是夫子沒想到,這哥兒鐵了心要要跟他學識字。每日學堂散學之後,哥兒雷打不動的帶着吧其他人多出許多的束脩來找他。更不用說休息的時間,即使他在教孩童識字,一擡眼也能看到那哥兒站在門外,認真的聽他講習,比那些小孩子認真多了。
夫子被他的态度打動,最後無奈同意他跟着一起學習。
哥兒白日裡要去做生意,學習的時間隻有晚上和休息那日,為此他每晚都會到學堂報到,跟着他識字。
令他欣慰的事,哥兒不止認真,學的也很快,比起那些孩童更快,他也能省去不少力氣。在教學中,也越來越認真。
轉眼一個月過去,天氣慢慢轉涼。
星哥兒的學習有了初步效果,已經能識得《千字文》中前四之一二。沈言和劉富貴研究糕點也取的了突破性的進展。
在有劉富貴加入之後,沈言将他知道的面包制作方法都告知了劉富貴。劉富貴剛開始不相信能制作出那麼柔軟的面包,但是對老闆說的那味道,他倒是很向往。
多一個人,就多一種方法,終于在一個月之後,他們率先制作出了最簡單的雞蛋糕。也就是用雞蛋、面粉、糖、鹽制作出來的最簡單的面包。
店裡所有人吃過之後,都對這雞蛋糕的味道贊不絕口。這雞蛋糕和他們以往吃夠的點心都不同,遠遠聞着就很香甜,吃到嘴裡柔軟、香甜、爽口,多吃幾個也不會膩人。
有了第一款面包,其他種類的面包自然要容易的多,他們陸陸續續研究出了很多種面包。
“夥計們,這是今日做出來的面包,你們分一分帶回去給家人嘗嘗,要是對味道有什麼建議,你們記一下,明天過來告訴我或者富貴。”
沈言指了指劉富貴剛端到桌子上的各式面包,示意他們自己分。
“多謝老闆!”夥計們聲音激動。
從沈言和劉富貴一起在店裡研究面包開始,店裡隔三差五就會把一些做多的面包分發給他們,讓他們帶回去。
他們的家人會在品嘗過後,給一些小建議,作為下次面包改進的方向。
一開始,做出來的面包沒有那麼蓬松,但是味道也很好。經曆過一次次改進,現在每個人都覺得這面包味道已經沒有可改進的了,但是老闆還是精益求精。
分完面包,沈言繼續道:“現在我和富貴已經制作出了面包胚,從明日開始,店裡開始推出漢堡,目前推出香辣雞腿堡、香辣豬排漢堡、巨無霸漢堡三種,我和富貴還要忙着開面包店,星哥兒,你帶領其他幾個夥計一起推出新品。”
店裡最近又招了兩個活計,沈言和劉富貴完全可以抽開身去準備面包店。
交代完一切事宜,沈言和星哥兒帶上面包,去炸貨鋪子找三嬸和大嫂劉秀一起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