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見識
“别忘了給家裡報個平安。”陳茵小聲提醒他。
“可不,你要不說差點忘了。”
燕九如腳步一頓,他真一點兒沒想起來。
肯定是媳婦一直在身邊的緣故,燕九如在心裡給自己小小辯解了一下。
兩人找了一個招待所的工作人員打聽郵電局在哪兒。
“您瞧見那個天橋了沒?走天橋過馬路,下去就是咱郵電局大樓了。”
那位工作人員是位三十來歲的大哥,人挺客氣的,一口一個‘您’的。
他還特地到門外面指給倆人看:“您跟地面走也成,就是斑馬線稍微有點遠,您得走兩百多米兒吧,再走斑馬線過對面兒去。”
然後,工作人員想到了什麼,略略打量兩人一眼,遲疑道:“對了,斑馬線,您倆位知兒道吧?”
他倒是沒有瞧不起人的意思,純粹是怕這倆外地來的不知道。
燕九如笑着謝過對方,“謝謝大哥,看着不遠,我們去給家裡打個電報,報個平安。您忙着,我們這就走天橋過去。”
“那可好,省得家裡頭惦記。您兩位慢走~”
***
兩人走到路上相視一笑:燕城的大哥、大姐都挺能聊的,先頭吃飯、洗澡的時候就見識過了。
“這邊兒還真不怎麼冷,我感覺跟咱們那邊十一月份差不多。”
兩個人到招待所這一路就發現了,絕大多數的人還是穿得藍的、灰的、軍綠的衣裳,補丁倒是少了許多,也有少數人穿呢子大衣、皮鞋啥的。
他倆都沒換新買的衣裳,那樣太打眼了。
半路上,他們正好發現一個書店。
“同志,請問有燕城地圖嗎?”燕九如跟售貨員打聽道。
“四毛五一份。”
陳茵數了五毛錢給售貨員。
“找零五分,發票拿好,要蓋章嗎?”
燕九如和陳茵忙一問,這才知道,原來書店還提供免費蓋章服務,主要是很多外地來的人覺得這樣有紀念意義。
這個當然不能錯過了。
倆人看着售貨員拿着木柄的戳子‘啪啪’在印泥上蘸了兩下,然後‘砰’地一聲砸在他們買的地圖空白處。
手法幹淨利落,熟練極了。
啧啧,真長見識了。
可惜,兩人沒等細看,就被别的顧客擠走了,老多人排着隊等着蓋紀念戳了。
****
燕九如拉着陳茵找了個角落打開地圖。
他神識一掃,就在東城區的一個地方發現了他老丈人給的那個地址的大緻位置。
他手指輕輕點了點,收起地圖,“走吧,拍完電報,正好給劉長義打個電話。”
等到走上天橋的時候,燕九如駐足張望了一下,從這裡能看出他們住的招待所離燕城最寬大的長安大街隻一個小拐彎的距離,算得上是中心城區了。
從橋上看到斜對面的郵電大樓上有個碩大的鐘表,指針正指向下午四點二十分。
這裡是五點半下班,他們得抓緊時間了。
***
在擁擠的郵電大樓裡好不容易拍完電報,來不及心疼七分錢一個字,兩人又趕緊找到打市内電話的櫃台。
現在除了單位,個人家很少有裝電話的,打電話也得通過總機轉接,要是長途,不知道要轉幾個中轉站呢,可費勁了。
郵電大樓這裡算是最方便的地方了,統共也就11部電話機,前面都有人排隊等着。
燕九如也去排号。
他前面有兩個人,光聽着就覺得還挺麻煩的。
十幾分鐘後終于輪到他。
在電話機的圓盤上,‘的啦啦、的啦啦’一圈圈撥下去,等了一會兒,聽筒裡終于傳來聲音:“喂!這裡是XX鋼鐵廠傳達室。請問您找哪位?”
燕九如忙跟着喂喂兩聲,道:“您好,我找下第五車間技術組的劉長義。”
“劉長義。。。您稍等一下。”
等了有三四分鐘或者更久一點,一個氣喘籲籲的聲音傳來:“呼,喂,我是劉長義,您哪位呀?”
這個電話是按分鐘算錢的,市内也是兩分錢一分鐘,這會兒估計一毛出頭了,難怪對方連跑帶颠兒的。
“您好,我是北省紅星公社杏花大隊的,我姓燕,您朋友給您帶了封信。”
“。。。呃、好好,他們、他們還好麼?”對方挺意外的,顯得有些激動。
“挺好的。”
電話費太貴,中間還有接線員,也不方便多說,對方問了他住哪兒,然後約定下班後見面再談。
“東方紅,太陽升。。。。。。”
燕九如和陳茵辦完事,也有心情了。
倆人駐足傾聽,這是他們第二次聽見這首曲子了。
“這是整點報時的。”
郵電大樓裡有熱心群衆給他們解惑,顯然是看外地人這樣看多了。
兩人謝過對方,出了郵電大樓不由噗嗤一笑,自嘲道:“還真是鄉下人進城,啥啥都新鮮。”
“走吧,趁着好有半個點下班,咱們去藥店買點藥,省得到時候現買還浪費時間。”
***
兩人跟人打聽着找到一家大藥店。
燕九如盤算着都需要買什麼藥,“不知道有沒有外傷,肺子上有傷,肯定是要消炎的。。。。。。”
“人參酒要是有最好。”他親身體會過,對人類的凡體确實有奇效。
陳茵低聲道:“要我說,最好帶些熱乎的細粥,好些天沒正經吃東西了,不知道怎麼樣了。。。。。。還有棉被,棉衣,最好有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