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晚上龍龍回來,馬三面也給他五文錢,喜得小家夥笑成了眯縫眼。
等他拿着錢寶貝的回屋,這錢就被趙娟收起來了,俞荷來找他借,遲了一步。
白水縣從白水鎮往北走,隻有陸路,大清早起來俞有地就給花臉牛再次添好草料,又用厚厚的稻草鋪平架子車,吃過早飯,一家五口拿上走親戚的禮,朝縣城出發。
俞梅本來不願意去,臨走了又要去,所以是一家五口沒錯。
俞荷低頭看看身上的藍布白花小褂,藍色的褲子,繡花鞋,摸摸兩個包包頭,抿嘴偷笑,她現在——名副其實一個五歲小村姑。
再看姐姐俞梅,就不同了,她穿着一身粉色的斜襟上衣,搭配一個同色繡花羅裙和褲子,頭上紮着兩個順耳的小辮,餘下的頭發順着肩背披下來,長相甜美,坐姿優雅,妥妥的一枚小淑女。
阿娘也仔細打扮了,換了一身湘妃色羅裙,濃黑的頭發梳起,在腦後挽一個髻,眉眼裡透着說不出的愉悅。
大哥俞成文一身月白的長衫,目不斜視,念念叨叨一上車就背書。
阿爹,阿爹是他們的車把頭,穿着灰布褂子和黑褲子,腳上是一雙毛底新的布鞋,揮着鞭子,吆喝着牛兒,慢慢走。
駕車的俞有地偶爾回頭,看着娘四個神态各個不同,又極是相似的長相,眼睛裡掩不住的笑,溫柔的能把人融化了。
兩刻鐘到了鎮上,俞荷目不暇接,今天八月初十,正逢集,街上人頭攢動,非常熱鬧。
“俞荷,要不要下來走走?”俞有地看俞荷哪哪好奇,笑着說。
李二娘立刻給了他一個白眼,道:“街上這樣人多,你也不怕把孩子擠丢了。”
俞荷轉過頭去,很想抛個白眼仁兒給阿爹。
六月時候跟阿奶走水路來,來去匆匆,集市上的這熱鬧她還是第一次見,四輛馬車同行寬闊的馬路,兩邊是各色店鋪,一路走過來,王家半條街的糧店,李家人滿為患的客棧,五層閣樓庭院式高雅的顧家酒樓,最是讓人印象深刻。
“俞荷,你知道嗎?你養的鴨子賣出去三十文,顧家酒樓一隻烤鴨要半兩銀子。”走出白水鎮,俞有地放松下來,終于有時間逗小孩。
“那烤鴨秘制而成,鴨皮赤紅,薄脆,鴨肉緊實一股子醬香,再卷一張薄餅,加上蔥絲,吃上一口可真是唇齒留香,回味無窮呀。”
“嗯,等我攢錢。”俞荷配合的點點頭,不自禁的咽口水。
李二娘又給了俞有地一計刀子眼,道:“好好地,怎麼又逗孩子,俞荷,快,問你阿爹要錢買烤鴨。”
“嗯。好。”半兩銀子還是貴了,她爹沒錢。
俞成文,俞梅看着老老實實坐着,一副阿爹沒錢的俞荷,相視一笑,看來妹妹也很聰明,知道銀錢都在阿娘手裡。
俞荷突然想起個正經,問俞有地,說:“阿爹,我怎麼沒看見大姑父的肉攤?現在豬肉多少錢一斤呢?”
“大姑父的肉攤在西街,趙秀才的私塾也在那邊,回頭大哥帶你去私塾門口看看,大姑父熱情的好,時不時叫我和二弟去他家吃中午飯,頓頓都要大姑做肉,去過兩次,現在我們都躲着他,有時他會讓表哥送肉饅頭給我們吃。”俞成文說起顧大安總算像個孩子,滔滔不絕也把私塾給兩個妹妹介紹了一遍。
俞荷知道,他們分三個班,大哥在乙班,成義哥去年讀了一年在啟蒙班也就是丙班,甲班有十個人,都是十四五歲,一個叫趙維世的學生有望參加明年二月開考的童生試。
說起童生試,俞成文又成了啞巴,還偷瞄自己的父親。
俞有地故作嚴肅的咳嗽,俞成文吓得正襟危坐,俞荷轉過頭去不看,知道阿爹故意吓人,十四五歲考過童生試又怎樣,後面還有秀才,舉人,進士等着考。
阿爹性子豁達,才不計較。
想起阿爹那一手館閣體繁體毛筆字,俞荷呼吸一滞,她現在是個一字不識的小文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