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送他們進了村裡的水道,俞荷回頭繼續盯着水面。
“你大姑父來晚上準有肉吃。隻是他家四個男娃,要種田,還要收豬賣肉,兩個人負擔也重。”俞老頭眉頭不展。
“阿爺年輕的時候去過最遠的地方是哪裡?”俞荷天真的問。
“那說來就話長了。我是吃村裡百家飯長大的,這個堂哥跟前學點木匠,給那個堂叔幫幾天忙混口飯。大點了跟着村裡人去做木工,去給地主幹活,去北方當麥客,跟一個堂爺爺去給人彈棉花,趕羊毛氈,修橋鋪路上也做過工,進城蓋房子,挖地窖,打水井,什麼活都幹過。
那時候,可真是憑着一把子力氣吃飽飯,也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
吧嗒,突然一條大魚跳進船艙,濺了俞荷一身的水,吓了兩人一跳。
俞荷撲上來一把摟住大魚,憑它左右掙紮牢牢抱在懷裡。
惹得俞老頭哈哈大笑,“走了,阿爺這就收網,我們回家。”
漁網裡除了四條七八斤的白鲢,還有五六斤小雜魚和小蝦,七八隻嗷嗷叫的大螃蟹。
俞老頭把大魚養在桶裡,小魚一股腦倒進水盆,嫌棄的把大螃蟹扔回水裡。
邊往回走,邊說:“今兒我們兩個運氣不錯。這條大草魚晚上讓你阿奶做一魚四吃。魚頭泡餅,魚丸,紅燒魚塊,酸菜水煮魚片。”
聽了一頭故事的俞荷,不自覺的咽口水。
爺孫兩個剛到村頭,就被村裡的小孩子圍觀了,不一會兒俞有地卷着袖子趕來。俞有花和顧大安緊跟其後,接着俞荷的小背簍,放孩子自由去玩兒。
“阿爹,虎子幾個專門到家裡叫人,說你和俞荷捕到大魚了!”俞有花往丈夫手裡的水桶一看,驚訝道:“阿爹,還真是大魚,得有十二三斤。”
“跳到俞荷懷裡的,孩子使了吃奶的勁沒讓跑了。”
俞重覺得小孫女身上有些運道在呢。
“哈哈,回去給俞荷吃豬手,抓錢。”顧大安樂呵呵看一眼跟在大人身後小小個兒的毛孩子。
俞荷黑葡萄眼珠一動,大姑父真是個好人。
回到家,大人們院子裡看魚陪鄰居們說話,俞荷溜進廚房,鍋裡果然一股肉香,案闆上還放着一條四五斤的大肥肉。
揭開笨重的大鍋蓋,鍋裡煮着半鍋肉,有豬皮,肥肉,瘦肉,排骨,大骨頭,還有兩個全乎的豬手,鍋底的水滋滋作響,肉熟,快出鍋了。
“我就知道你鼻子最靈。”俞荷回頭見是姐姐,趕緊蓋好鍋蓋。
俞梅看一眼鍋裡,把火弄小,讓俞荷身邊坐。
“大姑父和大姑拿了一盒顧家賣的月餅,一瓶燒酒,半個豬腿,還有這半鍋肉。想想,表弟們每天有肉吃,真幸福。”
“大姑父人真好!”也是真舍得,親戚總算像親戚了。
“那是,大姑父最愛孩子,可表弟們都是男孩。你小的時候,大姑父最愛帶着你,吃青蛙肉,吃兔子肉,吃老鼠,牛蛋大人們不叫你吃,你還會耍脾氣。”
“脾氣還不小,難哄。”俞梅有些嫌棄,俞荷這兩年兩年淘氣歸淘氣,不怎麼耍脾氣了。
“牛蛋是咱花臉牛的嗎?”
俞梅不說話,狠狠地瞪了妹妹一眼,“要不然呢!”
俞荷不明白姐為什麼生氣,俞梅看着一團孩子氣的毛孩妹妹,給她講道理。
“公牛養到半歲,要骟了,調教半年,才不會攻擊人,才會老老實實耕地拉車。”
“哎呀呀,沒想到俞梅是個小大人了,連這都知道。”唐大丫本來想蹭塊肉的,想法破滅,陰陽怪氣的說。
“二嬸,我知道的多着呢。”俞梅聽出她話中有話,嗆聲道。
唐大丫黑着臉出去,沒多會兒,馬三面,李二娘提着殺好的大魚進來,一聽鍋裡叮叮響,水幹,肉可以出鍋。
“俞梅,去淘米,今兒我們吃幹飯。”馬三面旁邊的大鍋揭開,先潤鍋,等米下鍋倒好水。
這邊,李二娘把肉全部撈到陶盆裡,俞荷噔噔噔跑了,心下一松。
家裡吃飯先喂一口孩子沒人說,今天待客,習慣了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