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你造謠二哥喜歡男人,等二嬸想清楚,小心她罵上門。”龍龍小聲逼逼。
“唐家外公說的,又不是我。不怕。”這小子很機靈。
“明年你就五歲了,得啟蒙讀書。”
“姐,你比我大,你先學。”
龍龍看着水面上悠閑自在的鴨群,問道:“鴨子什麼時候能換錢?”
“九月九重陽節以後。”
俞荷龍龍河邊回來,李二娘給他們看黑底暗黃字的粗布幌子。
“俞記肉丸胡辣湯!阿娘,你繡的真好看,會不會太大了!”立着像一面旗幟一樣。
“比着你爹做的招牌大小做的,你們确定十八就要出攤?”
“是的,阿娘,前面三天先試賣,給周圍的人嘗味道,後面就正經擺攤。”
李二娘盤算着肉丸費事點,胡辣湯的配料簡單,黃花菜和木耳家裡不多,到時候得從村裡買,豆腐買唐家的,包菜青菜地裡就有,洋芋切丁,最後倒米糊糊。
“俞荷,辣椒用鮮辣椒嗎?”
“對,胡椒用藤椒代替。肉丸不用油炸,像做魚丸一樣做水汆丸子。阿娘再想想還可以放什麼菜,便宜一點的。先做一甕,要是買的人多,再做點雜糧饅頭和賣。”
俞荷越想越來勁,恨不得馬上做一鍋今天就出攤賣賣看。
俞老頭聽到俞荷的聲音,從後院新搭的棚子裡出來。
“俞荷,走,我帶你們去碼頭看地方,順便砌個簡單的竈台,壘個石頭桌子,從家裡拿鍋和闆凳就成。碼頭空地很多,攤子要擺在人多的地方。這會兒去時間剛剛好。”
俞老頭劃着船帶着俞荷和龍龍去白水鎮,中途順便撒了一網,收獲多少都行。
這會兒正是清晨碼頭上最繁忙的時候,大船停靠,腳力雇工們卸貨的卸貨,裝貨的裝貨,正對着碼頭的岸邊,坐落着十幾家倉庫,倉庫前有兩個個精明商販挑着擔子正賣吃食。
有熱乎乎的肉餅和雜糧餅,還有雜糧粥和菜卷餅,四五個匆匆趕來的壯漢停在肉餅攤前問價。
俞荷跟着聽了一耳朵,肉餅5文,比縣裡便宜2文,雜糧粥和菜卷子五文,搭配着賣,有人選了肉餅,有人買了雜糧餅,也有人吃粥,攤子上一直有人來買,買的人急匆匆的吃完加入了卸貨裝貨的人群。
“三位,你們吃點什麼,有肉餅和雜糧餅,都不多了。”南海笑問道,沒想到今天進貨來碰運氣還來對了,四個肉餅賺一文,二十個也有五文,雜糧餅80個都賣出去了。
“小哥,我們也準備來做生意。”俞老頭笑着說。
南海一下緊張,不會是來問貨源的吧。
“這邊生意不好做也就早上這一會兒功夫,得寅時來,這會兒已經是最後一波生意,我馬上也要收攤,四五家已經賣完東西回了。”南海說着還給俞老頭看白布蓋着兩個裝稻谷那種笸籮裡的肉餅和雜糧餅。
“有官差收稅嗎?”
“沒有。随便你賣。”
俞老頭帶着俞荷沿着碼頭兩邊轉了一圈,祖孫兩個同時選定離碼頭不遠不近的上手位,要起竈台生火,接下來就要打聽一下這是哪個地主的地方,租一月多少錢。
如果貴的話,肯定就先不租。
俞荷牢牢記着大哥說過大姑父在西街富人區擺攤,要去看看大姑父的肉攤子,俞老頭怕自己去了女兒女婿為難,在路口等着他們兩個。
看到人,俞荷和龍龍朝着顧大安沖過來,“大姑父!”
“大姑父!”
忙着給主顧切肉的顧大安被兩個脆生生熱情的娃兒一喊,忘了算賬,笑着說:“怎麼就你們兩個,大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