臘月初十,是白水鎮大集,俞有錢帶了八十隻燒雞,一百塊東坡肉,雞雜小雞蛋家裡人都洗幹淨,煮出來今天算搭頭。還有原來的洋芋片辣子夾馍繼續送。
鹵好的豬頭肉肥腸饅頭由俞有糧看着連生賣,唐大丫今天家裡休息沒來。
“好吃的燒雞!”俞有錢打出俞記的招牌和幌子,開始叫賣。
“買燒雞,就送雞雜和洋芋片辣子夾馍!”
“辣子夾馍多少錢一個?”俞有錢覺得這人故意跟他作對,偏偏要買洋芋片辣子夾馍。
“四文,買洋芋片辣子夾馍,送一個豆腐片!”
“小哥,給我來五個洋芋片辣子夾馍。”對方把二十文錢給到俞有糧手裡。
俞有糧樂呵呵的手錢,連生飛快的把熱饅頭一切兩半加上油辣子裡涮過的洋芋片和豆腐片,用柿子也包好,一個個遞過去。
半響,來了個熟了徑直朝燒雞走過來,“俞小哥,來兩隻燒雞,一大一小,勞煩:再送點你們的油辣椒!”
“沒問題。”俞有錢笑着給他挑燒雞,送的東西也一并給他。
顧大安推着推車和俞有花連魚出來擺攤,攤子上漸漸的熱鬧起來。
等太陽出來,白水鎮像戳了一棍的馬蜂窩,熱鬧起來,趕集的人從四面八方趕來,街道上密密麻麻的人,摩肩接踵,各種叫賣聲此起彼伏不絕于耳。
俞有錢的生意正式開始,這一忙就忙的他根本顧不上東坡肉賣了沒賣。
到下午收攤,總算買的差不多,幾個客人挑剩下最後一隻,俞有錢一邊笑容燦爛的收攤,一邊說這隻不賣了送給四個外甥打牙祭。
“小弟,放着賣,或者拿回去給俞荷龍龍吃!”俞有花不好意思要啊,瞞着丈夫答應合夥,她到現在都心虛。
顧大安看兩姐弟一眼。
“姐,姐夫,你們别跟我客氣,家裡有呢,夠吃呢!”
商量好,俞有糧留下幫忙收攤,晚上陪顧大安鄉下收豬,俞有錢坐上老爹的牛車拉着家什回家準備第二天要賣的貨。
經過從早上的清淡到繁忙,中午時累的直不起腰,隻這一天,俞有錢決定沉下心來,專注做好味道,用好的味道留住回頭客,口碑是關鍵。
也想起賣胡辣湯第一天全家出動聲勢浩大,起的關鍵作用。
不偷工減料,口碑好,人願意相信你,生意才能細水長流。
東西不好,再好的言語搭對,自己再誇說的天花亂墜,無用。
俞荷就發現今晚的三叔格外認真,觀察火候,試味道,特意拿了漏沙看時辰,連鍋底架什麼柴都在做筆記。
這是要偷師哇?嘿。
“三叔,你弄的動靜這麼大,不給錢是不行了。”俞荷笑着說。
“那給多少合适啊?”俞有錢也覺得過意不去,說是他們分,但活是家裡人幫忙幹的,就他們兩個二十隻雞都處理不好。
“三叔,快過年了,我們兩個出錢,請阿爹,我大哥幾個寫對聯,讓四個哥哥拿着去白水鎮賣,好賺個明年的紙筆錢,怎麼樣?”
“對啊,我怎麼沒想到。賣對聯是文人們喜歡做的雅事,好多秀才過年這幾天都要上街寫對聯!”俞有錢激動的拍手,恨不得馬上去辦。
俞荷覺得他總算正常點,愉快的去睡覺了。
俞有錢把賣燒雞的交給俞有糧,興沖沖去書店,買了夠寫三百付對聯的紅紙,買了一點專門寫對聯的金粉和四支粗筆,讓等在攤位上不知道他整什麼幺蛾子的俞老頭帶回去。
“阿爹,晚上等我回去細說。”
俞有錢接過燒雞生意開始忙了,今天來買的大多是附近的熟人,和俞有錢也比較熟,有時候少個一文兩文都不當回事。
“有錢掌櫃,你忙什麼去了?沒見你,這燒雞買着都不香了!”
“多謝王掌櫃您看重。給家裡侄兒們買了點紙筆,費了點時間。”
“不錯不錯。有錢兄弟,聽你這話,你家不止一個讀書人呐!”王掌櫃驚愕寫在臉上,笑問道。
“不瞞您說,不算兩個小侄女和正貪玩小兒,有四個侄兒在讀書。以後不做睜眼瞎。”俞有錢得意的笑着說。
“了不得,了不得了,你這說不定将來還是狀元燒雞。以後逢集都給我留一隻。”
“謝您吉言!”俞有錢又送他一塊東坡肉。
王掌櫃滿意的提着東西走了,心裡一琢磨,買誰家的不是買,以後就沖這一家四個學童,他就買俞記的了。
俞有錢不知道王掌櫃回去和李管事說起這事,周圍幫工也知道了,供一個讀書人都不是件容易的事,何況四個。
自此,狀元燒雞的名頭在私下默默傳開,消息靈通的俞有錢是完全不知道。
臘月二十二,下午,這是今年最後一堂課,别人繡花,俞荷和往日一樣認真練繁體字。
“你怎麼在練字?”俞荷聞聲擡頭看趙夫子,圓溜溜的大眼睛好像在說,我練字不對嗎?
趙德花下意識看了看四周,這是女工課,旁邊幾個女童交頭接耳說話繡花,後排的嫂子嬸子們哈哈大笑,一邊講話一邊做繡針線活,整個女學堂吵吵的像是鬧市。
“夫子,怎麼了?”俞荷站起來,抖抖褲腿,是有些冷。
“你繼續吧!”
“是。”
乖乖坐下,俞荷看眼自己寫在紙上的“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總算有點字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