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和成武看着肉夾馍攤讓連生也去吃飯,饅頭剩下十來個,散集的時候大人會給家裡的小孩帶好吃的,肉夾馍很快就能賣完。
“大表哥,你快去吃飯吧,我們看攤沒問題。”
俞荷催,成武也催,連生去吃飯。
連生一步三回頭回去了。
“二哥,你去附近轉轉,看看有沒有向手的小鋪子,試着問問一年租金大概多少。”
“我看攤,你去問。”成武知道自己幾斤幾兩,嘴還笨。
“好,那我去了。”俞荷抱着小手立刻走了,鋪子都還開門,一般明天過了才會關門。
俞荷挨個兒看過來,有關着大門的民房,有連着四間都是雜貨的鋪子,也有賣米糕點心的作坊,賣羊肉泡沫的有兩家,客人碗裡紅油辣椒很是誘人。
回來再往西走,碰到一家繡莊,一家賣成衣賣布的布店,對面有一家賣燒餅的饅頭店,俞荷嘚嘚嘚跑過去三文錢買了一個兩面金黃的大燒餅,站旁邊看了人家半天做餅的過程。
半發面的卷子放調料刷油,再次擀開卷起,先在碳火上烤到五成熟,再扔進火邊烤成焦黃脆爽,取出來發出咔咔的脆響,一看就好吃。
“阿叔,白面要十幾文一斤,燒餅你賣三文錢有賺頭嗎?”
“哈哈,你這麼小,還知道糧價呢,我和了米面和雜面,街上賣餅的店家都這麼做。隻用白面太貴了。”
“阿叔,你做的餅真好吃!”一點雜糧面味道都沒有,俞荷咬一口好香,誇道。
“好吃,明天再來,後天我們就回去過年。”張阿三大笑着說。
“阿叔這房子,一年多少租金?”
“門面要四兩銀子,裡面還有一間住房一個月八十文,不是自己的房子就這點不好。柴火米面都是家裡送,要不然這店子我也開不起。你問這做什麼?”老張反應過來,笑問道。
“阿叔,旁邊這門面也是四兩銀子一年嗎?”這個門面要大一點。
“這間大,一年要六兩,前一個租客去縣裡開羊肉泡馍店,還沒人租。”
張阿三還以為小孩子被家裡人打發來問,剛要問你們家準備做什麼買賣,他好提前有個心裡準備。
小孩子就揮着手要走了。
“阿叔,你忙呐!”
“嗯,好!”張阿三看着她到了顧大安的肉攤前,自拍腦門,看他這記性,這不是顧大安嶽家最小的孫女俞荷麼。
顧大安的饅頭都是跟他買的。
俞家今年碼頭擺攤又來西街賣燒雞,可是羨慕壞了四鄰八村的鄉鄰們,鎮上也有人打聽他們家。村裡一隻鴨子收來三十文,做成烤鴨,敢賣一百五十文擺攤的在白水鎮也就俞記一家。
四個月少能賺好幾十兩。可有些事,羨慕不來。
俞荷回來和成武說租店鋪要六兩銀子,成武連連搖頭。
“妹,我們先擺個小攤,我跟着三叔先學,一步步慢慢的來。”
“二哥,你看就在斜對面不遠,站門口都能看見大姑父的肉攤。”俞荷故意逗他。
她也舍不得六兩銀子,還要配置鍋碗瓢盆,一個店開門得花十幾兩,她沒錢。
“不開店,先試試看。”成武堅決的說,一張口被俞荷喂了一塊燒餅。
“二哥,這燒餅好吃嗎?”俞荷笑問。
“好吃,包了花生碎芝麻,面裡有鹽和花椒葉磨得粉。”
“二哥,你再吃一口我們把燒餅手藝也學了,大叔說他白面裡加了米面和……”
臘月二十八,馬三面俞有地帶着成文幾個去賣對聯,李二娘去趕集,俞有錢和俞荷吃過早飯正屋裡開始算賬。
冬月的十來天,一天約有六七百文,臘月的賬就有點複雜。
“除過肉錢,我們有三十二兩多,你十一我十一,再給家裡十兩。”
俞有錢對自己的收入很滿意,往年冬天他都在家貓冬,零活也找不到,一點進項都沒有,天天兩頓飯都是稀粥,他一個大男人喝了一泡尿就又餓了。
大哥吃的好點,也隻不過多個雜糧饅頭。不像現在家裡吃上三頓飯,頓頓都能吃飽,比王大富差的就是頓頓白面大米了。
想到此,俞有錢恨不得過年不歇氣,把自己的打算說了出來,“明年初五我們就開始賣燒雞,鹵肉生意給連生,一天十隻也有五百文。”
“嗯,挺好。元宵節吃湯圓,我們也可以做湯圓去擺攤。”
“擺。我現在鎮上去買點糯米,買點紅豆做豆沙餡兒,再看看有沒有蜂蜜和紅糖。做就做到最好吃的人多。”俞有錢說着飛快的收拾賬本算盤,拿上錢直奔白水鎮。
俞荷抱着自己沉甸甸的錢箱子回屋,太好了,有了錢,她就可以雇人種地。
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