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河驚訝地望着她。
怎麼可能!
“你忘記了嗎?村裡所有的鑰匙,都要經過誰的手?”
提起這個,李鎖匠的名字一下子就串進了林河的腦子裡。
因為他們村所有的鑰匙配對,都得經過他得手。
“今早上,你記得是誰第一個說……兩名死者是自相殘殺的?”
是李鎖匠!
“又是誰……最希望兩名死者是自相殘殺,從此了結此事的?”
是兇手!
那兇手就有可能是……
李鎖匠????
“今早上發現屍體的時候,村民去找你,沿途播報死人了,而李鎖匠的家并不在那條路上,他是從哪裡确定死人了,并趕過來的?”
“除非……他就在附近……可他的家并不在附近,那你說……大早上,他在附近做什麼?”
隻有誰恰巧在附近?
除了發現屍體的證人,就隻有兇手了……
兇手應該比誰都想讓人發現這一幕,然後引導大家往死者自相殘殺的方面去想。
“隻有兇手想讓大家誤會,想盡快了結此案,所以他必須要在現場,引導大家結束這一切。”
說到這裡,未清宴又停了停。
“還記得嗎?”
她用手指點了點自己的頭。
“昨天在許家搜證的時候,是誰第一個發現了邪書?又是誰第一個發現了兇器?”
全都是一個人!
李鎖匠!
“不覺得太巧合了一點嗎?”
是誰能準确無誤的找到線索?
當然是兇手啊。
隻有兇手最了解了。
“還有更巧合的呢。”
未清宴冷哼一聲。
“你想起來了嗎?鬧洞房事件是在什麼時候?是誰提出來的,又是誰……帶着人去鬧洞房的?”
還是李鎖匠哦……
案件就發生在前幾日,林河腦海裡無比清晰的放映着那天晚上鬧洞房的那一幕。
醉醺醺的李鎖匠手裡提着一個酒瓶帶着衆人去鬧了洞房,因此發現了死者。
巧合嗎?
可太巧合了……
所有案件的重要節點,竟然都和李鎖匠有關系。
甚至……
這個有關系到不可思議的地步。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
未清宴提醒林河。
“第一案裡,我們推測的時間線,是以誰的證詞為标準的?”
是李鎖匠啊!
“他說過,在九點十分左右的時候,見到了新娘開窗戶……正是因為他這個說法,我們才确定了死者在九點十點的時候還活着。”
而因為這個證詞,他們才推測兇手行兇時間是九點到十點之間。
“可如果……作為證人的李鎖匠撒謊了呢?真正的行兇時間,根本不是九點到十點呢?”
如果證人的證詞是假的,那麼時間線将被徹底地推翻。
“如果真正的行兇時間,是八點到九點呢?”
什麼?
林河有些沒反應過來,未清宴就給他詳細解釋。
“首先,如果李鎖匠是兇手,他是兇手,肯定要給自己制造不在場證明,對吧?”
沒錯,是這樣。
“他的證詞裡,他從九點十分到十點之間,都在大壩上喝酒,這是有人能證明的,對吧?”
對啊!
“所以他提供的證詞是九點十分見到了還活着的死者,這樣……他就能完全把自己摘出去。”
這就是他提供這個所謂假證的其中一個原因。
“我說過這案子是預謀的,對吧?那替罪羊也是提前找好的,如果是這樣,作為兇手,是不是就必須要把行兇時間控制在他想要的時間點?”
因此……
“這就是鬧洞房事件的由來。”
他鬧洞房就是為了把行兇時時間壓在了九點到十點之間,讓替罪羊完美地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