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心中思緒不停,心下按捺不住有些激動,慧陽公主,竟是慧陽公主要見她。
這慧陽公主是泰和帝的親生姐姐,性情溫柔,樂施好善。據說她每年都會從自己的庫房中撥出銀兩,拿去救濟窮苦人民,因而深得百姓愛戴。
這是一個在襄朝非常出名的女人,但是真正令慧陽公主出名的原因不是因為她善良,是因為慧陽公主到如今都未嫁人。
要知道這位公主可是比泰和帝還要大上五歲的,不知泰和帝是不是因為當皇帝勞累的原因,已經是半腦袋蒼蒼白發。
許多百姓不叫她慧陽公主,反而笑稱她“深宮老公主”。
戲谑,不禮貌,看不起。
因而“據說”中的“深得百姓愛戴”也許隻是據說。
江雲熙卻打心眼兒裡十分敬佩這位公主,雖然未曾謀面,但心裡已然覺得十分親切。
女子不婚,放在她的時代都有人覺得大逆不道,慧陽公主卻能突破時代局限,令江雲熙不服不行。
“水雲宮”這名字聽上去典雅不俗,總讓江雲熙聯想到霧氣飄飄,仙女神姿的天庭。
但是慧陽公主的這個水雲宮卻是金碧輝煌,陽光下閃亮道刺眼的程度,十分誇張。
江雲熙甚至忍不住懷疑,這座宮殿是不是用金子做的。
“我們公主呐,最是喜歡華麗美好的東西,因而這座水雲宮全依着她的喜好來建造的。”宮女笑吟吟解釋道。
江雲熙被刺得眯了眯眼睛:“金的?”
“上等黃銅鍍的。”宮女仍舊笑眯眯,好脾氣解答,情緒穩定極了。
看來這位水雲宮的慧陽公主果然性情溫柔,待人和善,否則底下做事的人哪有沒有怨氣的。
在見到慧陽公主時,江雲熙忍不住真心實意誇出口:“公主殿下真是姿色過人,保養得當,若微臣未得提前知道,當真以為公主殿下處在花信年華呢。”
此話絕不誇張。
慧陽公主身材豐腴,看上去便健康有力氣,穿着奔放,十分美貌,具有超強生命力。
不像泰和帝的姐姐,倒像是泰和帝的女兒輩,當然泰和帝也并沒有女兒。
“江姑娘真會說話,請坐請坐,”慧陽一笑,對那宮女道:“快,将我的養顔美容湯端上來,要兩個碗,江姑娘也喝。”
真是個好女子,江雲熙覺得慧陽親切。
喝完湯,慧陽便道:“我與貞妃交好,她常對我提起你,稱贊你是才氣過人的女子,今日看來,江姑娘果然不俗。”
“今日請你來,是因為我有幾句話想提醒你,”話音一轉,她的聲音稍微沉下來一些:“我知道皇後找過你。但皇後此人心思深沉,醉心權利,她一心要大皇子做大襄朝的皇帝,你要小心她。”
“還有我知道皇帝為何讓你做東閣大學士,江姑娘,你得好好做,用心做。”慧陽語重心長道:“但你也要明白,帝王最是無情,你得爬得夠高,站得夠穩,才不會被人輕易打下來。”
竟是這樣的肺腑之言,江雲熙鄭重地點頭應諾。
慧陽笑了,如長輩一般撫摸江雲熙的頭頂,和藹地笑道:“真是聰明的女子,不要令我失望。若碰上什麼難處,盡可以來找我,本宮還是公主。”
二人聊得投緣,江雲熙待了許久才離開水雲宮。
出宮後,她原本還想去找羅央,但是擡頭一看,京都的燈籠又亮了起來,實在天色太晚,且不說她也乏了,現在上門不合禮數。
于是隻能暫時作罷,反正風水輪流轉,當下該着急的人已經不是她了。
走在回府的路上時,她正好碰上正在點石燈的人,突然之間腦袋裡電光一閃,心中喜悅。
她忙于去翻閱有可能的官員,但是她每天路過的這條路不就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嗎?因為對古代社會還不能完全适應,她竟一直忽略了一些細節。
石燈這種裝飾物,是修築好固定在路邊的,其頂部中間一部分掏出來一個洞,蠟燭便會放在中間。
而且京都的石燈是要從晚上燃到第二天天亮的,自然而然,一根蠟燭不能燃燒到天亮。
于是每天夜裡有專門的人員負責看守蠟燭,每當蠟燭燃盡便要換上新的蠟燭。再因為京都很大,街道很長,所以每次負責點蠟燭的人會有好幾個。
而當碰上特殊情況,比如下雨,大風時候,這些負責看護京都石燈的專門人員會頻繁上崗查看蠟燭,若蠟燭熄滅,便要及時點亮。
江雲熙腦海中有這段記憶。
那天原主江雲熙回來時天已經很晚了,吹着冷風,還下着雨。
江雲熙記得那天路上燈光不算亮,因為有的蠟燭被風吹滅了。
她低着頭,餘光中看到有人縮着身子去換蠟燭,但這一幕太平常了,她沒有多加注意,于是繼續走。
走到前面的時候,風更大了,又有蠟燭被風吹滅。
那時候有人快速沖到她身邊,用力地砸她的腦袋。
每當她一回想,那種鈍痛的,鮮血緩慢留下來的感覺便十分真實,那些記憶,這副身體永不會忘。
江雲熙狠狠抖了一下,那天一定有人看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