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何處飛來雙白鹭 > 第147章 得元子臘八逢雙喜

第147章 得元子臘八逢雙喜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因着骐哥兒的降生,崇文十一年的春節過得格外歡欣熱鬧。吃畢春酒,又逢元宵,借着這點喜意,娉姐兒便央求姚氏,許她們姐妹二人出去走百病。

走百病乃是南北直隸都有的舊俗,在北方謂之走百病,在南直隸則名為“走三橋”。在正月十五、十六兩日,婦女可以身着白绫衣裳,結伴夜遊,走橋渡危、摸釘求子,消災厄,祈康健,乃是寓意吉祥的慶祝活動。

不過對于娉姐兒、婷姐兒來說,什麼消災和求子對她們來說還很遙遠,主要是趁着節令出去走走,賞賞燈花,也算是為平淡乏味的閨閣生活增添幾分趣緻。

實則早在兩三年前,甫從閨友處聽說了這一習俗,娉姐兒早就動了念頭請求家人允準。不過彼時她們年紀太小,姚氏憂心小姑娘跑到人堆裡,人小個矮,眼錯不見就跑丢了,打發再多人跟着也不濟事,故而執意不準。

如今娉姐兒與婷姐兒吃畢年夜飯,也已經十五歲了,已經出落成高挑窈窕的大姑娘了,倒是不必憂心混進人堆就不見。不過娉姐兒與婷姐兒長成之後,美貌較之幼年更甚,姚氏的擔心非但沒有消歇,還又轉而沉重了幾分——這樣美麗的小娘子,一向最容易招惹人牙子、拍花子的注意了。

娉姐兒眼看姚氏雖然不允,但話風不似前兩年堅定,心思就活動起來,幹脆改了口,說要一家人同去賞燈猜燈謎,撺掇了一個好哥兒,又捎帶上娟姐兒,還百般央告說動了柳氏。如此事情就從姚氏允不允,變為花老太太和餘氏允不允了。

花老太太素日裡也愛熱鬧,隻是年高不愛動彈。再想到自己若要出門,一家子都要圍繞在身邊精心侍奉,倒是叫小輩們玩得不安樂,便擺了擺手不去,卻也沒将孩子們拘在家裡。殷苈沅與餘氏善于體察母親心意,見母親不去,他們當然也不去,要在家中陪伴。姚氏難得與兄嫂意見統一,當下便出主意道:“外頭人那樣多,烏泱泱的處處是人擠人,究竟是看花燈呢,還是看人頭呢?我看倒不如發動下人一起動手,在自己家裡挂幾盞燈,貼個燈謎,我們預備好彩頭,無論是主是仆,猜對了都可以拿彩頭,豈不熱鬧有趣?又能免于出門擁擠之苦。”

娉姐兒急了,百般央告道:“家裡做的如何能與外頭做的一樣?小厮做的那幾個燈籠,年年看,早就看膩了。”婷姐兒也道:“我們就在城内走一走,不到郊區去,有大哥哥和好哥兒護送,又有許多家丁陪護,絕不會出岔子的。”

娉姐兒便罷了,婷姐兒素來貞靜,難得渴望出遊,她破天荒地開了口,一衆長輩們倒是都有些心軟,又有柳氏幫小姑子說幾句好話,磨了半日,長輩們也漸漸地松了口。最終便議定正月十五那一日,由殷萓沅、姚氏領着松哥兒、柳氏并二房的四個孩子出門走百病,殷苈沅、餘氏留在家中陪伴、看顧花老太太和骐哥兒。

幾個小孩子都歡喜得了不得,特别是娟姐兒,她出門的機會比起兩個姐姐,隻有更少。萬姨娘知道這會女兒也有份出門,還是娉姐兒提起的話頭,心中也很感激。

萬姨娘是小戶出身,對于這種民間的習俗,知道得更詳細些,知道走百病要穿白绫裙子。殷家自打崇文元年之後,許多年沒有遇到白事了,家中定然沒有合身的白衣裳。萬姨娘估摸着幾個主子都沒有預備,便做主扯了幾匹白绫,和涼風、清風兩個丫鬟一道,日夜趕工,趕在正月十五之前,替要出門的幾位女眷各裁了一身襖裙,親自分送過去。又拿出自己的月例銀子,到艾媽媽處破開了,把銅闆放進荷包裡,縫在褙子内側,給娟姐兒出門時花銷。

衆人收到裙子,見雖是趕工,但針腳細密,又很合身,足見是用了心思的,都贊萬姨娘仔細。又從她處獲得啟發,意識到成錠的銀子在外頭不好花銷,都忙着破銀子,又将頭上身上的首飾都卸了,省得在外頭混亂遺失。娉姐兒還有些可惜道:“本打算戴太後娘娘賞賜的雪柳的,又好看,又應了節令。”婷姐兒笑道:“能出去,已經比什麼都強了。太後娘娘賞賜的鬧妝,就等十六再戴罷。”

連着同去的家丁,都細細點選了壯健有力的,一來起戍守護衛的作用,二來内眷們難得有機會出門逛街,想必要買回許多小玩意兒,若跟去的人力怯些,隻怕還提不動大包小包呢。

到正月十五當日,一行人便熱熱鬧鬧,挨挨擠擠地從甯國公府的角門出來,混入尋常百姓的人流中,順着鳳箫聲與玉壺光,步入了喧嚣熱鬧的火樹琪花之中。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