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上的竹碗裡,臘腸和紅薯雜米粥還是滿的,沒動過。
但許易水此時心裡已經無暇顧及那些了,幾乎是用跑的,許易水疾步走到了柴火堆邊。
殺了她。
許易水的心裡生出了一個聲音,催促着她。
殺了她!
許易水從沒有去驗證過那個古怪夢境的真實性,幾乎從第一個夢起,她就相信了。
因為她了解自己。
她不會在深山雪重時去獵殺兔子,也不會看見溫泉裡有個陌生姑娘洗澡還跳下去共浴,因為那隻是混沌的幻象夢境,脫離現實,不可能成真。
但另外那些有邏輯的夢境裡,那些事情,自己确實做得出來。
并且在夢裡那樣的情形下,自己一定會那樣做。
如果不是因為夢,那天自己就會去買罪奴,還一定會買長得好看又柔弱,需要幫助,需要全身心依賴她的蘇拂苓。
扶桑葉,花燭夜,這個買來的罪奴就成了她唯一的家人,自己會像季翠翠對蕊香一樣對蘇拂苓,會渴求,會給她治眼睛,會幫她找記憶。
而蘇拂苓,當朝太女,未來的帝王,恢複記憶和身份後,會怎麼處置這個用扶桑葉綁住了她的人?會怎麼處置整個目睹她眼盲心瞎的上河村村民?
殺。
死人保守秘密。
同理,許易水若是不想自己死,不想上河村的其他人死。
最直接的辦法,也是殺。
殺了蘇拂苓,先下手為強!
瘦弱的女人向右側身躺着,兩隻腳團着,整個人蜷縮在席子上,看上去格外單純無害。
白玉一般的脖子就那麼微微歪斜着,一副引頸就戮的姿态,纖細又脆弱,似乎用手輕輕一掐,就可以折斷。
骨節分明的手帶着薄繭,緩緩放上了軟白的肌膚。
溫熱的血液在掌心下流動,許易水能夠清晰的感覺到蘇拂苓跳動的平穩脈搏。
如果就這麼在睡夢中窒息死去,應該沒有被刀割喉痛苦。
夜深露重,大概還是有些冷,而許易水的手很暖,所以,在睡夢中,蘇拂苓無意識地用臉蹭了蹭扣在自己脖子上的手。
她睡得很沉。
身上的衣服半濕半幹,正是白天穿的那件,衣領邊還有不少泥水點子,應該是當時在河裡的時候飛濺上去的。
是了,白天蘇拂苓跳河,要去死,是她親自把人撈上來的。
許易水還未握緊的手卸了幾分力。
所以她現在是在幹什麼?
白天不讓蘇拂苓自殺,現在卻又要殺了蘇拂苓?
是不是太奇怪了?
許易水晃了晃腦袋,懷疑是夢的原因,被殺的感覺太真實了,所以自己的腦子也有些不清醒。
不能這麼算的。
不能這麼算。
白天是白天,現在是現在。
白天救蘇拂苓是下意識的,可是現在她明明白白的在夢裡看清了上河村的慘象,清清楚楚的看見了自己的死狀。
這些的罪魁禍首,都是因為蘇拂苓!
想到季嘤嘤,許易水的手再度握實。
蘇拂苓要是就這麼死了,以後皇家發現端倪,查過來了怎麼辦?
為了防止活着的罪奴生亂,官府極為重視她們的文書,一查就能清晰明了。若是知道七殿下死在了上河村,無論是現在的皇帝還是以後的新帝,為了皇家威嚴和忠孝仁義,上河村又會如何?
許易水的腦海裡仿佛住進了兩個人。
甲乃是長着四隻胳膊的夜叉,手裡握着刀槍劍戟,恨不得把蘇拂苓戳成篩子千刀萬剮:
那也是要等皇家發現端倪之後的事情了,現在殺了蘇拂苓,說不定就死無對證無從查起了!
反正皇家那邊七殿下已經死在了火場裡,蘇拂苓不出現,死人是無人在意的,這樁事未必會被追究起來!
死了的蘇拂苓,也下不了令,屠不了上河村!
殺了她!殺了她是你最好的選擇!
而乙則披着一層聖潔白紗,宛若菩薩,想找一個兩全其美不上傷人命的好辦法。
可皇帝與柳妃感情甚笃,又一向寵愛七殿下,三殿下謀反是敗了又不是勝了,皇帝無論是為了情還是為了利益,都必定會裡裡外外徹查一遍,若是真的毫無纰漏,那蘇拂苓又是怎麼回的京城,怎麼當的太女?
皇帝會随便讓一個人當儲君嗎?就算兩張臉一模一樣,或者還知道一些皇室密辛,也是不夠的吧?
你沒動她還算是有恩,就算要殺也得是暗夜裡悄悄滅口,若是你真殺了蘇拂苓,謀害皇親國戚,一旦暴露,那可就是有正大光明的理由午門斬首了!
夜叉表示:斬首就斬首!當今皇帝政見上并不昏庸,更何況還有律法擺在那兒,内閣也不是吃幹飯的,若你真殺了蘇拂苓,事情敗露三司會審,那到時候按法也是有幹系的人死!
留着蘇拂苓,她可是屠了整個上河村!
這樣恩将仇報的人也配當皇帝?殺了!好的話屁事沒有,最差也是有個皇親給你陪葬,也算為黎民百姓做了一件好事!
菩薩搖頭:可從夢裡的那兩年來看,蘇拂苓是個好皇帝。初當太女百姓們對她質疑頗深,可她興修水利,減免了很多苛捐雜稅,還改善糧種,新發了一茬又一茬的作物下來,什麼土豆辣椒葡萄,當年的紅薯不也是她作為七殿下時向陛下舉薦的麼,還是後來新作物下來才被人知曉功績,可見其政績。
夜叉不屑:狗屁!好皇帝會派人夜襲屠村?!她還主戰蠻狄呢!明明有更平和的方式可以解決,她卻那麼堅定的要打,戰争,一個農民的兒子千裡迢迢跑去殺另一個農民的兒子,不論輸赢,都是她們這些人穩坐高台握手言和,苦得全是黎民百姓!
許易水死的早,隻知道蘇拂苓準備開戰,不知道這場仗她們大夏打赢了沒有。
再說了,夜叉表示:蘇拂苓又不懂種地,那些東西又不是她種出來的,還不都是臣下的功勞!
論起打仗,一直戍邊的大殿下不是更有經驗麼!
這個世界上能人多的是,皇帝的位置換誰來都可以坐!
許易水的手重新掐緊。
她讀過書,所以她理解蘇拂苓的帝王心術,她也知道臣下要“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要想得大,想得長遠。
但許易水不是臣,所以她不會為君奉獻一生。
她隻是個農民,天下亂不亂有什麼,上河村安穩不就行了。
菩薩搖頭:天下亂了,上河村怎麼可能安穩?
若是皇帝換誰都可以,前朝何以覆滅亡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