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皇宮。
“皇後娘娘!陛下已經休息了,您還是請回吧!”永泰帝身邊的大太監寇全彎腰對跪在地上的皇後道。
語氣和态度都很恭敬,但眼裡卻滿是譏諷。
這位皇後娘娘教出來的好兒子惹出了那麼大的麻煩,她卻以為隻要自己來陛下面前跪上一跪就能平息事端,想法未免太過天真。
如今四皇子劫殺七皇子和長樂郡主的消息已經傳得滿城風雨,連皇城根下的耗子都知道,即使沒有什麼實質性的證據,但定安王想要問罪又何需什麼證據?
陛下為此急得嘴上都起了燎泡,不知如何面對定安王的诘問,好在定安王這幾日不知道是抽了什麼風,待在府裡根本不出來見人,對外隻宣稱要在府裡照顧重傷的女兒,甚至連他奉陛下的命派去定安王府送補品的太監也都吃了閉門羹。
可長樂郡主重傷,定安王又能起到什麼作用?他又不是大夫?難不成還能給長樂郡主治傷不成?
這明顯就是找借口不想見陛下派去的人。
他這樣不發難,也不相見的态度弄得陛下心中很是忐忑。
而且,據他派出去打探消息的人說,那日定安王帶着長樂郡主回王府,雖然定安王妃哭得稀裡嘩啦,可長樂郡主卻并不見什麼受了重傷的樣子,當時圍觀的百姓有許多都看到長樂郡主行動自如,神色不見絲毫痛苦。
雖說如傳言那般,長樂郡主受的是内傷,從外表根本看不出來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但他總覺得,事情沒那麼簡單。
以定安王的性格,自己的女兒被人追殺,險些丢了性命,他隻要還能動彈,都不可能這麼平靜的。
如果他平靜,那麼,在這平靜的表象下,一定醞釀着巨大的危機。
也不知道等他願意走出王府的那一日,會給雲京帶來怎樣的驚濤駭浪,這也是這些日子,陛下最擔心的事。
皇後這個不知輕重的,此時不想辦法替陛下分憂,反而跑到這裡來求陛下寬恕,簡直是不知所謂。
定安王有多護犢子,這雲京城誰人不知誰人不曉,四殿下針對誰不好?偏偏要針對聞希月。
這跟捅了馬蜂窩有什麼區别?
要是真把聞希月殺死在了蒼山,将罪名扣在了蒼山山匪的頭上也便罷了,可偏偏四殿下不僅沒能殺了聞希月,還讓定安王順利把人接了回來。
現在,這位四殿下見色起意,因愛生恨,追殺手足和長樂郡主的消息已經傳得人盡皆知了。
雖然皇家手足相殘,甚至父子相殘的事都不是沒有發生過,但,那都是在私底下進行的,明面上都會維持着虛假的和平。
可現在,四殿下鬧了這麼一出,将自己兇狠殘暴的一面展露于人前,成了一個搶弟弟女人不成,惱羞成怒要殘殺手足和無辜女子的人面獸心的禽獸。
這樣的名聲傳揚出去,以後怕是也沒機會再肖想皇位了。
他自己作死,斷了自己競争皇位的路也就算了,還給陛下挖了個大坑。
四殿下怎麼說都是陛下的兒子,自己的兒子做出這等事,陛下無論如何也得給苦主一個交代。
如果四殿下幹的蠢事沒有鬧到人盡皆知的地步,陛下還能想辦法私底下安撫定安王,給點補償,做出一些利益割讓,以此來平息定安王的怒火。
左右長樂郡主人也沒事,定安王多少也會給陛下一些面子的。
可現在,這雲京城人人都知道了四殿下做的好事,陛下現在不光要給定安王府一個交代,還得給天下人一個交代了。
俗話說,子不教,父之過,陛下的兒子做出這等豬狗不如的事,他這個做父皇的,要是不給出個合适的态度,一個拿捏不好,隻怕會叫天下人唾罵。
皇子犯法與庶民同罪這種話雖然是說來安慰那些無知百姓的,但事情鬧到了明面上,如果他包庇自己的兒子,不讓四殿下受到應有的處置,一定會在朝野掀起軒然大波。
連定安王那樣權勢滔天的人物都要在面對皇家時委曲求全,那若是換成普通人又當如何?
是不是就算皇子殺了普通人全家,也不會被追究?
那些原本頂着定安王的壓力也要堅定擁護陛下的人又是否會因此有所動搖?
況且定安王本就不是個好打發的,這件事情鬧到這個地步,在四殿下的事情上,陛下已經做不得主了。
本就是皇家理虧,陛下别說包庇不了自己的兒子,怕是這位跪在這裡的皇後娘娘,也别想在這件事裡脫身,甚至是陛下自己,說不定也會因為教子無方而被逼着下罪己诏,向天下人忏悔。
現在定安王按兵不動,怕是在醞釀什麼狠招,等他一旦出手,怕是要朝野動蕩,誰也不得安甯。
皇後仰起頭,隻見高高的台階上,皇帝寝宮的窗口已經暗了下來,顯示皇帝是真的已經睡下了,她眼底閃過一絲悲涼。
盛兒是她的兒子,她這個做母親的,為了給兒子脫罪,可以在這裡跪上整整一天。
可那高高台階上寝宮裡的人也是盛兒的親生父親,自己的兒子出了這樣大的事,那位做父親的是如何能睡得着覺的?
難道天家父子間的親情就如此淡薄嗎?實在是叫人心寒。
可她不能埋怨,甚至不能露出埋怨的神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