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英政府暫治下的香江黑色幫派林立,當街砍人巷戰火并的情況比比皆是,像火車站這種人流量大的地方更是異常混亂。
車站外攔下一輛出租車,霍骁北報上地點,把發揮空間留給曲平安。
曲平安望着窗外的高樓大廈感覺眼睛都不夠使了,揪着司機問這個問那個,林朝陽偶爾也好奇地插句嘴。
經過兩個多月的曆練,現在這兩個已經能熟練使用這裡的方言,兩種外語也基本掌握了常用溝通用語。
難得的是因為一直在模仿溫苒和霍骁北的口音,這倆人說的外語還挺地道。
出租車駛過海底隧道來到灣寶區,最終停在一家酒店前。
富陽酒店,老闆楊富林正是一名如今在鵬城投資的港商,此次來港,他發話豪爽地包下了四人的吃住,打電話讓經理預留了兩間豪華套房。
報上楊富林的名字,在酒店工作人員一衆驚奇的目光中,四個大陸仔被經理熱情地迎上了頂層的豪華套房。
來到香江的第一天,見識到了現代摩登都市的繁華,曲平安和林朝陽徹夜未眠。
次日,這邊溫苒磨蹭到十點多才起,洗漱好和霍骁北下樓,去附近一家餐館吃了個早午飯。
飯後兩人溜達着去了酒店不遠處的股交所,這也是此行的最終目的地。
溫苒思來想去,短時間來錢的方式也就那幾種。
去隔壁香澳來錢更快但有沒有命拿很難說,但股票投資可沒聽說誰賺大發了就不能走,而且上輩子霍骁北深耕此道,專業十分對口。
另外,購買國外的生産線或機器以内地工廠的名義或許很困難,所以溫苒打算在香江注冊一家公司,屆時某些不方便的交易可以由這邊的公司完成。
借助楊富林楊老闆搞定銀行賬戶和股票賬戶,霍骁北開始了他的工作。
溫苒這邊,負責帶曲平安和林朝陽搜集信息,彙總交給霍骁北,由他做最終判斷和交易決定。
曲平安兩人甚至來不及開口好奇,就陷入到各種豪門八卦商業報道的海洋中。
也就這兩個是門外漢,加上對夫妻倆迷之信任才這麼好糊弄,換成别人不是覺得小兩口在胡鬧就是覺得肯定會賠個底朝天,股交所對面的大廈天台可三不五時就有人爬呢。
到年前幾個月的期間,四個人的行程表固定成周一到周五去股交所,周六周日去某些宴會或聚會打探消息。
與此同時,銀行賬戶裡的數字飛漲,從五位數到六位數乃至逼近百萬大關。
新年前夕,一行人和回香江過年的楊富林吃了頓飯,就通過羅譚橋返回了鵬城。
1981年的春節,四個人在鵬城租的院子裡度過。
剛出正月,林朝陽去銀行申請貸款,曲平安去政府部門辦理租地建廠的手續。
溫苒和霍骁北兵分兩路,一個找上倭國商人談購買生産線的生意,一個找上美國商人打探歐洲尤其是德國的消息。
小野寺最終答應向溫苒出售一條已經淘汰的生産線,但關于機床,隻要溫苒提到他就顧左右而言他地裝傻。
看來去德國勢在必行。
1981年6月,啟明電子廠正式建成。
1981年8月,電子廠招工60人。
首月生産收錄機二百台,零售定價五十元,首月門店銷售一空。
次月生産三百六十台,散往附近各市百貨大樓,全部銷售一空。
1981年10月,溫苒向小野寺購買的生産線到華。
意料之中的是,整條生産線幾乎報廢,這樣的東西相當于一堆廢銅爛鐵,賣給回收公司都隻能論斤。
不愧是倭國人。
溫苒帶林朝陽足足忙活了半年,白天拆理機器晚上翻書苦讀,真正的極限挑戰。
期間還不得不幾次回長京市,請通機廠的八級工老師傅手搓零件,才将整條報廢生産線搶救回來,正式投産。
溫苒上輩子在醫學的海洋裡撲騰好歹有個神醫技能全程指導,上上輩子大學的專業是計算機就不說什麼了,這輩子一頭紮進電子和機械領域完全自學速成專家。
1982年夏,啟明電子門店上新兩款新産品:台扇和随身聽。
随身聽一經推出便火爆南方,因體積小方便攜帶和樣式美觀成為年輕人追捧的單品。
同時啟明随身聽的價格也十分親民,迅速搶占了随身聽市場。
新年前夕,啟明電子舉行促銷打折活動,門店産品幾乎被哄搶一光。
鵬城新建的小區裡,今年隻有霍骁北和溫苒兩人一起吃年夜飯。
曲平安和林朝陽被家長喊回長京相親,走的時候一個個都拉拉着臉不情不願的。
房間裡隻有兩人,卻不顯得冷清。
一邊包餃子,溫苒和霍骁北商量着明年去歐洲的事情。
叮鈴鈴——
霍骁北去了廚房燒水煮餃子,溫苒拿起電話接通,話筒裡沖出慌亂的尖叫:
“不好了老闆,咱們店被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