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将竹片削成大小均等的長條之後,蕭靖初取了一個給蕭臨清玩,瞧着她好玩地驗證好這竹條很韌之後,蕭靖初才把她放在了一邊。轉而讓蕭臨清将花燈制作工具遞給她,還有那些裁剪好的燈紙,燈紙在她的巧手下翻飛,輕盈而熟練。
“姨母的手不應該是批奏疏,降烈馬的嗎?沒有想到姨母還會做花燈......”
蕭臨清很驚喜,也很期待,自己馬上就要有一個自己和姨母做的兔子花燈了,花燈的樣式還是自己畫的,特别的可愛。蕭臨清笑容燦爛如陽光,與低頭認真的女子相映成趣,如一幅溫馨的畫,而兩人的交談聲在微風中輕輕飄蕩,散在夏末初秋的微風之中。
“立政殿之中你的那位姨母更是一位會做花燈的,她能做出雙層旋轉花燈,我做的可還及不上她。但是讓我們安慶玩,已經足夠了。”
“等做完,姨母帶你放孔明燈,夜了,姨母帶你去東河放河燈。”
鎮子上面熱熱鬧鬧,水峪村相比之下就安靜很多。這裡沒有什麼熱鬧的集市,也沒有什麼熱鬧的活動。家家戶戶在這一天也都是按部就班地生活,唯一不同的是那關起門來的日子,他們都會一家人聚在一起,吃那些過年的時候才舍得買的葷腥,一家人搬着個闆凳坐在土胚不平的地上賞月。
至于宋離家,這一天,宋離會把自己釀造的葡萄酒拿出來,與宋晨喝上一杯。今年多了一個人,就變成了三個人一起喝。宋離将那一小壇葡萄酒拿出來,倒在了一個大海碗裡面,然後又仔細地分出了三小杯,生怕撒出來,一人一杯。
這酒的度數很低,對于上輩子的宋離來說簡直就隻能用飲料來形容,也因此她不會起疹子,喝多一點也不過是大睡一場,宋晨也不會阻止。
看着桌上豐富的菜,還有一道色澤光鮮的紅燒肉,宋離覺得自己口水都要流下來了,當然宋高興也是一樣,就宋晨規規矩矩的,好像一點不在乎紅燒肉一樣。不着急動筷,宋離咳嗽了兩下,又開始了自己與宋晨之前每逢中秋的慣用流程,先來一段祝酒詞,然後就是打油詩。宋離端着裝着酒的飯碗,一邊笑一邊站了起來,俨然一家之主,大家長姿态。
“今年是高興到我們家來過的第一個中秋,往後我們就是一家人了,有我一口吃的,就絕不會叫你和先生餓肚子,有我一件衣服穿的,你們就穿我剩下的,也絕對不會讓你們凍死啊......現在獻上宋離打油詩一首,以住水峪将三年,家有餘糧又有魚,年年中秋人團圓,歲歲平安不愁錢。”
“幹杯,幹杯。”
最後的最後,宋晨都已經熟能生巧了起來,囑咐宋高興不要多吃油膩葷腥的紅燒肉,随後就扶着喝了兩杯酒就笑得傻兮兮的宋離回房,全程宋離都沒有來得及動筷子就醉倒了。
“莫惜金尊數,清光喜共君。”
宋晨回去,又從廚房的小酒壇裡面取了兩杯酒,走到院子中,撒在了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