顔真卿破壞了李希烈的籌謀。李希烈震怒,當庭殘殺顔真卿随侍,将顔真卿秘密囚禁。
李希烈不再給顔真卿鼓動叛鎮居民,兵将回歸朝廷,動搖叛鎮根基機會。
一年後,李希烈如願稱帝,自稱楚帝,他派部将勸降顔真卿。
兵将們在囚禁顔真卿的院子裡點起柴禾,搭起油鍋,威脅他說:“再不投降,讓你屍骨無存。"
顔真卿并不理會,他縱身往柴火台跳去。叛将們急忙攔住他,無計可施後,隻得向李希烈禀報。
公元785年,即唐德宗貞元元年,李希烈用盡各種辦法沒能使顔真卿屈服。
顔真卿斷絕了李希烈讓他為宰相,為李希烈收買人心,為他平定内部矛盾的希望。
李希烈自知敗勢已定,無力回天。李希烈羞怒交結後派部将缢殺顔真卿。
長安月圓,至親永逝。東宮鳳梧院中,太子妃長跪聽瀾廳外,泣不成聲。清冷月光下,她蜷縮成一團,脆弱而孤絕。
圓月懸挂中天,小太監王守澄跟随太孫急匆匆跑到鳳梧院。
他們遠遠看着鳳梧院門前,守着一小隊侍衛。兩人趕忙尋到僻靜角落。
太孫皺着雙濃墨似的劍眉,睨着雙漂亮的丹鳳眼說:“事情有點嚴重了,這次父王竟然派侍衛看守母妃。你們可知道事情具體緣由。″
王守澄為人機警,他觀察入微。他知道小太孫不喜身邊侍候的人比他高,比他強壯的秘密。
他便假裝弱小而堅強,平時就有意弓腰屈膝,比小殿下矮一頭,經兩年堅持鑽營,終于在殿下面前露眼。
這一次是機會,他要努力表現争取調到殿下身邊伺候的機會。
王守澄稍微垂首屈膝,露出臉偷偷觀察太孫神色。他趕緊說:“奴才回禀太孫殿下,奴才雖然勢單力薄,遠離太子殿下身邊,遠離太子妃娘娘身邊,但是奴才心細膽大。奴才會根據得到的消息,以及奴才們之間的八卦消息猜測事情的始末。"
他說完稍頓觀察太孫便沒不耐煩表情就接着說:“太子殿下得到太子太師顔真卿大人被李希烈叛賊缢殺的消息。太子殿下怕太子妃娘娘沖動,做出不合适的事,所以太子殿下暫時封禁鳳梧院。"
李純绯色嘴角稍動,稍微思考一會兒。李純認可王守澄的推斷。
他輕輕歎息,李純努力回憶一下,始終記不起,母妃叙述中待自己極好的外祖祖。
整個東宮,太子太師顔真卿是個禁忌。除了母妃沒人敢在父王跟前提起關于顔真卿出使淮西之事!
母妃每次提到顔真卿一次,父王便和母妃争吵一次。
李純貓着腰躲開巡邏的羽林軍,跑到院角一棵梧桐樹下。
這是棵枝丫盤伸的大樹,枝幹伸向院牆。李純将直裰下袍掀起紮在腰上,摩拳擦掌準備爬樹。
王守澄立即申請由他先去打探情況:“奴才回禀太孫殿下,奴才先去為太孫殿下探路,為殿下打前哨,奴才願為太孫殿下效死。’’
李純輕揚下颌示意王守澄先爬樹。王守澄為了伺候李純,已打探到李純已經跟随,曾經的郭子儀大帥習武兩年。現在太孫殿下已有武學根底。
王守澄也拜有武學的大伴為義父,現在他也有些武學根底。王守澄敏捷地爬樹,再由樹枝桠攀到院牆上。
李純很滿意王守澄的靈敏迅捷。李純比王守澄更敏捷,更精準。兩人樊上牆頭,又輕松跳下地,主仆二人快速地穿梭在鳳梧院。
李純在鳳梧院出生,在這裡成長到六歲,他對鳳梧院熟悉。他很快找到母妃。
李純遠遠看着跪伏在聽瀾亭前的母妃,他有些不敢靠近。
李純聽母妃講過關于外祖祖教導太子李誦的典故,很多典故就發生在聽瀾亭。
李純沒有一點記憶。那些事,那些人就是故事。他無法體驗故事中的悲歡離合。此時此景,李純卻體會到母妃的悲痛和淒苦。
李純感覺世界冷寂,他害怕起來,他不喜歡這種氣氛。
李純離開聽瀾亭,他輕悄悄轉移到廳堂,然後又腳步沉重地跑起來。
轉朱閣,抵廊坊。李純腳步響徹鳳梧院,驚動了潛在暗處的宮奴。
他們紛紛現身,卻不敢阻攔李純。李純跑到聽瀾亭時,顔芊芊已經起身。
李純跑到她身邊問:“母妃發生了什麼事?嚴重到父王封禁鳳梧院,禁你足。"
顔芊芊剛剛從地上站直身,她雙腿麻木,渾身僵直。
顔芊芊杏眸充血,眼睑紅腫。李純盯着母妃看。顔芊芊家學森嚴,自幼禀承庭訓,從不會在人前失儀。
顔芊芊狼狽的樣子被兒子看見,她崩潰地想死一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