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團和圓圓過了滿月,大名也定了下來,團團叫周雲莳,圓圓叫周雲安。
倆娃娃如今看起來肥嘟嘟,白嫩嫩,别提多可愛了,藕節版的小胳膊,抓到東西手勁兒老大,有時周宵都不能從圓圓手裡輕易奪過東西,一把子的大力氣。
寒冬臘月,雪花飄飄,到了臘月二十的時候,家裡的豬隻留了一隻做年豬用,剩下的都賣了出去。
周宵和喜哥兒夫夫二人閑來無事,團團和圓圓被顧筠和周銘抱走了,便把櫃子裡今年的銀錢倒了出來,清算了一番。
“今年三十一頭豬,和小爹那邊分了十六兩八錢。”喜哥兒把裝着賣豬肉的錢袋裡的銀錢數了一遍道。
“賣蛋,還有不怎麼下蛋的老了的家禽肉,加上蓮藕和其他的是不是拉鎮上去賣的蔬菜,和小爹那邊分了四十五兩九錢來。”周宵把銀子推到一邊,笑道。
喜哥兒訝然,“竟有這般多!看來還是賣蛋掙銀錢!”
周宵樂道:“自打開了春,家裡的家禽陸陸續續開始下蛋,最多的時候,一日能收六七百顆,且不說鴨蛋鵝蛋那些還貴一些,全算一文一顆,你算算一日能掙多少?”
喜哥兒喜不自禁,樂的牙不見眼:“果園子夠大,咱們明年再多買些家禽養着。”
周宵點了點頭,如今看來再買個一兩百隻的家禽養起來在院子裡也是能養的開的,之前圍的雞圈就夠大。
喜哥兒把整銀數好,裝了起來,“想想,養豬真是又累又掙不了太多的銀錢,還不如養雞呢,吃的不多,好養!”
周宵繼續低頭數着剩下的銀錢,聞言道:“養豬也有好處,你沒看咱家的地肥了許多,都靠它們呢。”
喜哥兒想想也是,民以食為天,地好了比那些蛋更得他的心,這養豬還是有其他的好處的。
果園那陣子果子最盛的時候,也掙了一筆銀錢,分了五兩七錢,看着不多,也是許多人家幾畝地的糧食錢了。
剩下的都是些散銅闆,多是喜哥兒夏時賣紫蘇桃子姜掙來的,喜哥兒當時想着跟小爹一起把銀錢分上一分,但顧筠沒要,數下來,也掙了不少,三兩六錢呢!
“去年留的今年的家用,如今隻剩不到一錢銀子了,也是沒能撐過這一年。”喜哥兒看着家用錢袋癟癟的樣子,樂道。
周宵把碎銀子歸攏到一邊,銅闆串起來,聞言道:“今年多了長工的銀錢,花不到一年也能理解。”
喜哥兒點了點頭,“算下來,今年入賬七十二兩整,光是賣蛋掙的便占了一大半。”
隻聽周宵道:“還有團團圓圓滿月的銀錢呢。”
喜哥兒笑道:“那些算下來咱們還虧了一頭豬呢,這些銀錢存多少?”
周宵想了想道:“留二十二兩還有那些散錢做明年的家用,剩下的五十兩和之前的銀子一起存放起來,銅闆我就不去鎮上換成銀子了,你以後用起來也方便。”
喜哥兒點了點頭,把錢袋和銀子都藏放了起來,留做家用的銅闆碎銀放到了另一個箱櫃裡。
等夫夫二人忙完,才想起來去顧筠院子裡接團團圓圓回來,穿上厚實的棉衣,一打開屋門,還是被冷風給吹了滿面。
“哎,團團和圓圓我和你爹幫你們照看着,白日裡,你們有什麼事兒便去忙好了。”顧筠和周銘現在還稀罕的緊,不舍得讓倆大孫子跟他們爹爹回去。
周宵無奈,看了眼喜哥兒,輕聲道:“咱們去鎮上轉轉?昨兒雲齊說是想去鎮上把年貨都買回來,怕後面雪再下大了不好走路。”
喜哥兒逗了逗團團和圓圓,聞言笑道:“行。”
今兒下的雪不大,主要是喜哥兒夜裡被這兩個小魔王折騰的不成,能撒手讓小爹他們看着,他心裡自是樂意。
對于村裡人來說,下雪不是啥影響出行的大事兒,除非是那種大暴雪,小雪抖摟一下便行了,講究些的戴上帽子,不會白了頭。
喜哥兒他們剛駕着牛車到雲家門口,便看到似是王家那邊圍了一圈兒的人,雲叔麼開門道:“喜哥兒和宵小子啊?是來找雲齊他們的?”
周宵點了點頭,雲叔麼無奈道:“他倆去王家瞧熱鬧去了,你們進來等會兒,外面這般冷的,我去叫他們回來。”
喜哥兒連忙道:“叔麼,不急,我和阿宵去找他們便行,大黃放您家一會兒。”
“成,你們且去,我幫你們把大黃牽去我家牛圈那兒。”雲叔麼笑道。
喜哥兒笑着點了點頭,“麻煩叔麼了。”
說着便拉着周宵往王家走去,看起來步履匆匆的。
雲叔麼搖了搖頭,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