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先,他毫不在意,以為是山民擡高收購價格的噱頭,直到他瞧見了采藥人帶來的東西。
是一塊太歲。
“太歲”二字力透紙背,看得雲星起眉頭一下皺了起來。
他最近在徐家少爺口中聽見過“太歲”。
一把翻回筆記封皮,沒寫署名,甚至整篇草草看下去沒透露任何個人信息。
有意無意看了兩眼靜靜待在桌前的發黴肉塊,他接着看了下去。
經過一段冗長核實與确認,确定采藥人帶來的是貨真價實的太歲。
至于是如何确定的,筆記中記載,關鍵是用刀割下一片,之後竟又慢慢長了回來。
花費高昂價格買下太歲後,另提起一本筆記主人祖上傳下來的奇書。
書中除藥材藥效介紹外,另記有奇門遁甲八卦六爻,按筆記記載,他們徐家能有今天這番成功,多虧此書。
一看到“徐家”二字,雲星起心下猜測得到了證實。
奇書帶領徐家趨吉避兇,書中最讓曆代徐家當家人為之魂牽夢繞念念不忘的,是一方記載長生不老的方子。
年輕時,筆記主人混不在意,權當故事來看。
當歲月侵蝕,身子一日不如一日後,他慢慢理解了父輩在死之前對長生之法的執念。
長生之法,一切前提條件是獲得太歲。
太歲因生長環境不同,分為許多種,石太歲、水太歲、土太歲,無論獲得哪種都行。
其後是培育過程,以鮮活五髒六腑豢養,用未凝固血液浸泡,每隔一日一換,九九八十一天後生吞服下,自此與天地同壽。
筆記中特别注明,奇書要求需以人為最佳。
經過一番混亂與四處打聽路數後,徐家當家人找到了一個穩定的供貨源。
靠近城郊的城隍廟。
坐擁一個穿過整座城市水運碼頭的芳原城,經濟繁華,人口流動大,夏季臨近,會有許多附近城鎮的無家可歸者前來尋求一方庇護。
幾乎無人供奉的城郊城隍廟是再好不過的住處。
他們均未登記在冊,府衙對此的管理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不發生惡性案件,基本不管理。
即使不小心發生了,依照徐家在芳原城内錯綜複雜的人際關系不是不能壓下去。
一頓利弊剖析後,記述好似回到了之前的貨物流水記載:
五月初五,晚,派人帶足量蒙汗藥前往城郊城隍廟,進展順利,已用之。
......
六月初七,晚,派人前往城隍廟歸途中,被一路人驚覺,幸而蒙汗藥剩餘,進展順利,前者已用之,後者暫關,待三日後使用。
......
六月廿五,知情人告知,京城欲下派轉運使至芳原城監察,城隍廟内無家可歸者大多被登記在冊,近幾日小心行事。
這是最後一個記錄日期,後面是大片空白。
數數日子,遠沒到八十一天,是被誰給打斷了嗎?
之前他從杜樓主口中得知,徐家當家人被砍頭之日大概是在六月廿八或廿九,因頭顱是在六月廿九上午被發現。
或是死在廿八深夜,或是死在廿九淩晨。
徐家、太歲、六月廿五的最後日期,筆記主人八九不離十是徐家上任當家人徐覓。
他為了所謂長生不惜派人去殺人,最後在他兒子口中是夜遇仇敵,落得個屍首分離的下場。
不過,奚自為什麼會有筆記與太歲?
難道他是徐家少爺口中的徐覓仇敵?
之前兩人第一次見面,他交予他項鍊後,飛上屋檐,消失得無影無蹤無聲無息,雲星起不會武功,亦能看出他輕功一定不差。
他記起對方曾對他說起過,“本來是準備用來救我女兒的藥。”
他以為太歲能救他女兒,所以偷走了太歲?
按照徐府對太歲的重視程度,斷不會輕易示人,他是怎樣知曉太歲的?
若有所思翻回筆記前面幾頁,是關于每日藥材的進出貨。
徐家是芳原城有名的售賣藥材的商戶,奚自和他說起過,他多年奔波所圖不過是一副能救他女兒的藥。
是不是奚自救女心切,疑心徐府私藏秘藥,偷偷潛入宅邸,意外撞破了取活人五髒六腑豢養太歲一事?
奚自雙眼直視他,信誓旦旦和他說起過,包裹裡的東西對他或許有用。
是什麼地方的用處?
筆記被他翻來覆去看了幾遍,實在看不出别的東西來,視線緩緩轉移到了放在桌面上的黑乎乎一團上。
它......是太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