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明]權二代,但抄家流放 > 第18章 英雄入彀 擇婦擇婿

第18章 英雄入彀 擇婦擇婿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幸而他是那種哪怕不喜歡一件事,也能把它做得很好的人。于渙編的第一條史就獲得了翰林們的肯定,平時工作之餘就去翻看翰林院藏書,有人找他幫忙,隻要力所能及且不違法原則,于渙絕不推辭。這樣下來,于渙慢慢在翰林院的口碑越來越好。

不過相比著作等身、文章傳世,于渙更追求造福蒼生,功利千秋。可惜這種心思在翰林院少有人能體會。商辂同他交往較多,倒是隐約能察覺出來。有一天晚上,商辂還對妻子說起這件事,感慨道:“以象觀的才華,整日在翰林院看書修史,未免太屈才了。”

妻子問:“你說的是那個三元及第的于象觀吧?”

“是啊,怎麼了?”商辂有點莫名其妙。

“你與他相熟?”妻子又追問。

商辂說:“平時來往多一些。我看于象觀這個人有些外熱内冷,他同每個人都合得來,又和大部分人沒有深交。”

“哎呀,你真是的,怎麼不早說?”妻子埋怨道,“既然你這麼欣賞他,何不結個親?現在想同大司馬家結親的人都要把他們家門檻踏破了!”

商辂一愣,自己怎麼沒早點想到呢?他再一琢磨,越想越覺得有道理:他和于謙都是浙江人,土木之變後他也支持了于謙反對南遷的決議,于渙還是他的門生,他又很欣賞這個年輕人,自己女兒的年紀也合适。

“夫人說得對,我明天就去探探他的口風。”商辂說。

——

于謙摘下官帽放在桌子上,問:“何事叫我回家一趟?”

于渙看着他腰間挂的一枚白石印章,笑道:“不能是我想爹了嗎?”這是今年四月二十七于謙生辰時他送的,印章是于渙自己選的石料又親手刻的“廷益”,于謙的字。

“再胡說就出去。”于謙越來越懶得搭理他這種插科打诨了。

“我有要事禀告您,請您定奪。”于渙正色道。

“快說。”

“商學士想做郗鑒,讓我做王右軍。”于渙說。這是“東床快婿”的典故,郗鑒是王羲之的嶽父。

于謙先是說了句:“讓你去東床坦腹,我看你真幹得出來。”轉而陷入思考。他不欲和朝中重臣結親,而商辂雖然在閣,但位在陳循、高谷等人之下,門第不算太高。他對商辂的印象還不錯,此人有文才也有雅量,更難得的是有氣節,大事上不妥協。

“你近日在翰林院,與商素庵相交頗多?”素庵是商辂的号。

“商學士對我有些青眼。”

“那就是你也還把商素庵放在眼裡。”于謙知道若是于渙看不上的人,絕不會和他多說,而且還不會讓人發現他對其冷待。

于謙又沉吟片刻,說:“我叫你嫂子給商府送個帖子,讓她先去看看。若是商家的千金好,不妨再設法讓你們相看相看。”

“謹遵父命。”于渙躬身道。

于謙拿書輕輕打了一下他:“沒有你的首肯,我還敢應?”要是于渙不感興趣,都不會讓他知道有這事,遑論專門把他叫回來一趟。

于渙笑嘻嘻地說:“我知道爹疼我。我不是看家裡人都為我的婚事發愁嗎?”

尤其自于渙中狀元,打馬遊街後,有許多媒人上門,還有許多夫人給邵氏遞帖子。倒是沒有文官幾位重臣,但有不少武勳人家,甚至範廣也來問過,落得被于謙一頓說。範廣是于謙最信任看重的将領,如今團營制推行,朱祁钰堅持命于謙節制軍務,範廣這麼湊上來還嫌不夠招風嗎?當然,很難說那些武勳人家不是看重于謙以文臣且不受爵位的身份,仍然手握兵權。

邵氏很發愁,選擇太多實在挑花了眼。她畢竟不是母親,也不好太過給小叔子拿定主意。而且那些很好的人家給出的人選就會有些缺憾,許是覺得于渙不是嫡子——雖然沒有人覺得他不是于謙的親生兒子,但畢竟他是于謙領着上京這一點很容易知道,董珍哪能突然冒出來這麼大的兒子?所以很多人覺得于渙是妾生子,甚至私生子。邵氏也不理解,大明朝獨兩份的三元及第,居然還能被人挑上嫡庶了。也或許是爵位高家道又尚可的人家嫌于家沒爵位?

總之,邵氏得到于謙的指示還是很高興的。她這個兒媳也難當,上面沒有婆婆,要管這一家子,得直接跟公公對接;小叔子跟丈夫年齡相差大,她還要操心他的婚事。幸好于家人都好相處,于謙也不喜歡虛頭巴腦的規矩和繁文缛節。

邵氏高高興興地去了,高高興興地回了。

“渙弟,我看那姑娘好。人長得俊,又念過書,還會打理家務,為人很爽利。我同商夫人約好了,下回咱們去上門拜訪!”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