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宜年幾乎蹦着跳着回到家裡。
李清華還沒睡,聽到聲音披着衣服從房間走出來。
宋宜年剛準備踮起的腳尖收了回去。
李清華:“老閨女今天咋這麼高興呢?有啥好事啊?”
“沒有啊,就是放學了,開心。”宋宜年說着,進了廚房給自己洗了個蘋果,邊啃邊往房間走。
李清華在她身後孜孜不倦地囑咐:“放學了也别懈怠,買的練習冊得寫,好好學習啊。”
宋宜年本來雀躍的心情一下子涼了不少,悶悶“嗯”了一聲。
李清華進廚房倒了一杯水,什麼都沒發生一般,回到了房間,醞釀着睡意。
就好像蝴蝶輕輕振動翅膀,一場海嘯就襲來。
宋宜年有時候會思考,大人為什麼會這樣?
她今天學習已經很累了,而且明明她每天晚上到家都會溫習到淩晨往後,媽媽明明也知道她的學習規律,還總要時不時提醒一句。
莫名的壓力落在頭頂,宋宜年又無可辯駁。
誰讓自己是小孩子呢?也許長大就有反駁的權力了吧。
-
隔幾日,終于迎來了月考。
這次的考場仍舊是按照上次月考的成績排序。
宋宜年剛好坐在梁頌後面,第一門科目是考語文,她對此很有把握。
倒是梁頌……
進了考場,宋宜年将書包整齊擺在講台上,梁頌比她進來的稍晚一些,目光在教室裡環顧一周。
撞到宋宜年的目光,宋宜年朝他揚了揚嘴角。
梁頌淡淡颔首,将書包背到前面,拿出語文課本,然後将書包放在講台上,剛好在宋宜年的書包旁邊。
他走過來,面朝宋宜年坐下,把書遞給她,兩條長腿往外支出一節。
“小宋老師,我真的都記住了。”
他打趣似地喊她,有些耍賴似的。
宋宜年接過書本,随便翻兩頁:“真的嗎?昨天還不會背《蜀道難》。”
梁頌:“今天已經會了。”
宋宜年比星星還亮的眼珠子轉了一下:“那背《琵琶行》吧?”
梁頌:“……”
“不是《蜀道難》嗎?”
宋宜年狡黠地看他:“你說你會背了,我肯定相信你。”
梁頌:“……”
宋宜年輕咳一聲開嗓:“钿頭銀篦擊節碎的下句是什麼?”
梁頌沉默,點墨一般的雙眸靜止地落在宋宜年臉上。
兩人的心思都被彼此戳穿,誰也沒忍住,對視笑出來。
宋宜年的頭發三個月沒剪了,發尾一股腦堆在頸窩處,笑起來在身上晃蕩着,連帶着白皙的脖頸,惹人目光。
笑過了,宋宜年揚了揚眉:“騙你的,一般不考這句,其實你先把重點句子記住吧。”
“好。”梁頌應了一聲,從宋宜年手裡接過書,半轉過身,收起一條長腿,再轉正一點身子,再收進去一條長腿。
動作很慢,和樹袋熊一樣。
宋宜年看着他開闊,但仍有屬于少年瘦削的後背,小幅度笑了笑。
很快,監考老師進來了,考試就這樣開始了。
連着三天的大晴天,連續考了三天,連續三天,宋宜年一擡頭,就能看到梁頌。
和第一次在圖書館見到他時一般。
也許梁頌根本不記得那一天了。
這次考試,宋宜年全程下來自我感覺問題不大。
原本有些含糊的物理,這次也思路清晰,對各種公式的運用十分娴熟,洋洋灑灑寫下來,即便遇到了一些難題,也完整寫下來了。
薛敏陽忍不住和宋宜年對答案:“數學最後一道大題是多少?”
宋宜年說:“1/3吧?”
薛敏陽:“我算的是1/2.”
兩人答案不同,于是又去問梁頌。
梁頌沉吟片刻:“好像是1/2。”
宋宜年一顆心往下沉了沉,嘴角往下。
“也許是我記錯了,”梁頌看了她一眼,“中午了,先去吃飯吧。”
考完最後一科的是在周四的下午。
晚自習還沒開始,老沈就将班裡的好學生叫去辦公室發答案,再根據好學生們的錯題,進行一對一地快速講解。
然後讓他們先給班裡同學講卷子。
宋宜年、薛敏陽和梁頌三人穿梭在不同的辦公室。
語文老師誇梁頌:“這次默寫全對了,作文也寫得還行,挺不錯的,繼續保持。”
梁頌淡淡地應了聲,倒是宋宜年一直笑,看上去比事件中心人物還開心。
最後一道數學題是宋宜年錯了,但是她的物理成績也不錯,其他科目粗略算了一下成績,應該也不會差。
周五最後一節課,從後排飛過來一張小紙條。
【樂樂,周末出去玩呀?廣興商場新開了一家電玩城,剛考完試,别學習了呗】
雖然沒有署名,但宋宜年還是一眼看出,是喬夢瑤發射來的小紙條。
宋宜年也想出去玩,可是要去電玩城。
宋宜年平時買學習用品都是家裡拿錢,生活費另外給,她平時不怎麼花錢,也攢了一些零花錢。
可是去電玩城,玩一次就最少一塊錢。
她手裡的錢可能不太夠用,那還得問李清華要。
李清華一定是會給的,但她難免一通教育。
宋宜年有些遲疑。
梁頌在後面戳了戳她。
她回頭。
“喬夢瑤給你的。”
喬夢瑤見她久久不回複,又寫了一張紙條。
【玩呗玩呗,梁頌也出來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