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上你中文

繁體版 簡體版
恋上你中文 > 替身弟弟黑化後 > 第36章 替她擇婿

第36章 替她擇婿

章節錯誤,點此舉報(免註冊),舉報後維護人員會在兩分鐘內校正章節內容,請耐心等待,並刷新頁面。

九九重陽,金秋送爽,丹桂飄香。

張歧安治水方略一遞上去,各部衙門便立即行動起來,加之上天庇佑,不再降雨,水患很快便遏制住。

接着便是祈福法會,地點選在西郊,一片開闊的山野間。環山而設,視野極好。外頭為了安全,還圍了數圈鐵騎。

中央戲台早已搭好,朱漆梁柱,繡簾高懸。台前立着一座高大的香爐,爐中檀香袅袅,氤氲缭繞。

兩旁火工道人鳴鐘擊鼓,一派仙樂。他們背後豎着的幡子上,即是謝令儀畫的十副喜神像,打頭的便是河伯、共工。

天家看戲,自與尋常百姓不同。戲台周圍已建起一座座镂空小亭。

亭内設有長案,鋪着繡金桌布,擺滿了時令果馔與細點佳肴。外設煙籠紗,裡頭能看清外頭,外頭卻看不清裡頭。

“老二媳婦,我眼睛不好,你來幫我看看,這裡這麼多人,哪個是你上回說的張家公子?”

“母親,您放心。”何夫人笑道:“人還沒到呢,等他一到,我一定給您指明。”

又見馮氏在一旁扯她衣袖,心裡明白,便也小聲道:“放心,待會我也指給大嫂看。”

老太太前日裡留下她們,就是為了祈福這天,提早過來,讓她們指看一下那對容君有意的人。

沒成想,放眼一瞧,這人都快到齊了,張歧安還沒來。

“容君呢?怎的也沒來?還有瓊丫頭和翊小子,怎麼也不見到他們人影?”

“容君想是有什麼事耽擱了。”馮氏聞言,低聲回應,“母親,我已經派人去催了。”

“另外,玉章怕生,明棠就陪着她另找個僻靜的地兒觀戲了。”

“好。”

謝郜氏點頭,此時又有幾波官家夫人過來寒暄,這事很快便被她抛在腦後。

——

謝令儀這邊确實在忙,她正坐轎子裡,捏着帕子等璞玉。直到看見人匆匆忙忙跑進來,才舒了一口氣。

“怎麼樣,見到他人了嗎?”

“小姐,您放心。”璞玉擦擦額上的汗,氣喘籲籲道:“見到了,見到了。那小太監聽了消息就走,估摸着,這時候已經告訴他師父了。”

“那就好。”謝令儀放下心來,“那現在趕緊吩咐車夫快走,不然趕不上祈福的時辰了。”

“好,小姐,不過,咱們真的不去看看應奴呀。”

“不去。”她重重搖了搖頭,腦中還在想着他上次說的那番話,心裡憋着氣,“有花見在那盯着,不怕。”

馬車緊趕慢趕,總算沒遲了去。高座上聖上還沒來,謝令儀趁着人多,帶着璞玉左拐右拐,一路溜進自家坐席。

本以為到了能喝口茶,喘口氣。誰知,一露面便被三姑六婆的給圍住了。

“這便是謝家嫡長女吧,瞧這一雙眼,明秋水潤。臉似蓮萼,分明卓氏文君嘛。”

“可不是,姑娘端莊清雅,神采非凡,通身氣度更是難得。老祖宗教了個好孫女,老身真是羨慕。”

“世家出生就是不一般,我們家那位,跟您孫女一比,真真一個天上,一個地下的差距。”

謝郜氏被這幾句話,誇得是心花怒放,笑得眼睛都眯起來。忙招呼她們幾個坐下,又吩咐兩個媳婦親自奉茶。

謝令儀心裡雖尴尬,面上還是保持着得體的笑,待人散後,才松口氣問璞玉,“她們是誰?”

璞玉細細回憶了一下,方道。

“梳狄髻,穿石青灑花襖的是平陽侯夫人;三角眼,手上拿把金佛檀香手串的是工部侍郎夫人。”

“至于最後一個,穿玫瑰紫平紋對衿褂子,頭上還戴了織金抹額的,便是大理寺卿夫人了。”

謝令儀聽完,挑了挑眉,“那這些夫人圍着我做什麼?”

她自認平日裡甚少出門,交際圈有限。與這些官家夫人更是少有來往。實在想不明白,她們今日為何如此殷勤。

“呃......”璞玉想到了什麼,面上有些尴尬,片刻後才遲疑道:“大約是因為小姐您已經及笄,她們家中多有兒孫,這會兒正是該為他們張羅姻緣的時候。”

“而且,三松堂那邊最近好像放出風聲,說要替小姐擇婿。這些人聞風而動,自然想來探探底。”

謝令儀:“......”

她什麼時候說過,她要嫁人了?

不過,她腦中略一思索,便想出了緣由。祈福道場既成定局,她不費吹灰之力,便從謝承手中赢下這盤棋,昨日與他的談話,他想是看出了自己不願嫁入天家,雖口頭上承諾婚事由她做主,暗地卻讓老太太來施壓,他躲在背後當好人。

天底下,哪有這麼好的事。

謝令儀唇邊勾起一抹冷笑。既然這個人靠不住,那索性就換一個能靠得住的人來。

她眼睛望向明黃高座,那裡熙熙攘攘已坐滿了人。

“皇上您看,如今太子也來了,奴才這招好使吧。”

元堅目光掃過左側的太子,嘴皮向上扯了扯,“确實好使,高順,當賞。”

“哎呦,皇上,奴才不敢當,不敢當。”高順忙不疊點頭哈腰,“這都是皇上您教導有方。奴才愚鈍,隻是跟在您身邊學了些皮毛罷了。”

他一邊笑着奉承,一邊心有餘悸。

說來也怪,那日送太子出宮後,他原以為自己的小命就要交代了。畢竟伺候聖上十幾年,他從未見過他發過那樣大的火,連書房裡的案桌都被他一刀砍斷,裂木橫飛,令人心驚膽寒。

可誰知,聖上冷靜下來後,竟放過了他們。

第二日,他便收到自己徒弟——樓子送過來的信。說他有一計可解聖上當前困局,還将這計謀說給了他。

此計妙處,便在于——換個名頭。

太子不是不願這祈福落在自己身上麼?那就換個說法。将祈福定為‘為民祈福,與民消災’,強調太子也是萬千黎民百姓中的一員。

『加入書簽,方便閱讀』
熱門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