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光不是個意志堅定的人,在鞠武幾次三番的懇求下,他最終還是去見了太子丹。
燕丹為人有禮節,也懂得如何籠絡人心,圍繞在他身邊的門客都受到了禮遇和細緻的照顧,因此十分忠誠。
對普通門客尚且如此,對田光就更不必多說了。
為了這次會面,太子丹做了許多準備,在簡單寒暄後,二人就到了舉行宴會的地方。
這個宴會是一場私宴,并沒有繁雜的規矩,但太子丹的行為依然令田光大吃一驚,因為燕丹堂堂太子竟欲侍候他一介草民飲酒進食。
田光:“太子身份貴重,小人不敢。”
“诶。”太子丹輕描淡寫道:“如今是我有求于您,再怎麼侍奉也不為過,先生莫要推辭。”
說完,他走到田光近前,筷箸輕移,一塊炙肉就落在了盤中。
田光看着眼前的炙肉有些猶豫,但太子正熱切的注視着他,他無法,隻好把炙肉送入口中。
燕丹滿意了,他回到自己的席位,舉酒敬田光,田光忙回敬道:“太子憐臣孤老,臣感激不盡。”
他把燕丹對他的禮遇說成憐惜,就是在委婉的拒絕對方請他出山的要求,一旁的鞠武聽出來了,太子丹自然也聽懂了。
鞠武怕太子會生氣,但出乎意料的是太子神色如常,沒有一絲一毫要動怒的痕迹,反而愈發尊敬了。
田光忐忑地吃完了一頓飯,宴會結束後,太子丹就派人将他送回家,但田光知道此事遠沒有結束。
果不其然,僅僅隻是兩日之後,燕丹的人就又找上門來。
以田光的身份是拒絕不了作為一國太子的燕丹的,他隻能采取溫和的态度不斷的委婉表達自己年老已無力輔佐的事實。
燕丹也不急于求成,而是徐徐圖之,一點一點蠶食對方的心理防線。
哪個大丈夫不曾懷有一腔報國之心,渴望建功立業。田光也是一樣的,隻是多年的避世,再加上衰老的身體,讓他躊躇不前。
面對太子抛出的橄榄枝,他不是毫不動心。無數次,面對秦國的強橫,他都想為燕國做點什麼。
但他清晰知道自己的情況,他這個年紀連脊背尚且都不能挺直,還能輔佐一國儲君做什麼呢?
輔佐治理内政他還能勉強支撐,謀劃抗秦的大事,他就真的有心無力了。
他的憂愁非常明顯,和他交好的朋友也都看出來了,譬如高漸離就很是擔憂。
漸離曾想做些什麼開解他,卻被慶轲攔住了。
“田先生的事非同尋常,牽涉太深對你沒有好處。”
說這話的時候,慶轲很冷靜,甚至到了有些涼薄的地步,這讓高漸離覺得他很陌生。
他怨道:“我一直以為你是最講義氣的人。”
“講義氣……”慶轲有一瞬間遲疑,不過很快就恢複尋常,“再講義氣,也不能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顧吧。”
高漸離語氣悶悶的,“話是這麼說,但此事果真有如此嚴重嗎?”
見他這郁悶的樣子,慶轲有些于心不忍,又知他不懂政治,便寬慰道:“于你我而言自然是萬分危險,但對田先生來說或許不算什麼,畢竟他的才能遠在常人之上。”
無獨有偶,在慶轲吹捧田光的同時,田光也誇獎了他。
燕丹連日的努力是有作用的,他成功扣開了田光的心扉,雖然田光依然不肯出仕,但卻表示願意為他出謀劃策。